被誉为光伏茅,却连续巨亏,龙台宝座不保

来源: 新能源正前方 2024-06-01 02:58:2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806 bytes)

你是什么茅,我是什么茅?人比人得死,茅比茅得扔!

01

“炸裂”的业绩

茅台本茅贵州茅台,2024年一季度依然大赚240.65亿,管它沧海桑海,世道狂卷,这边依然风景独好;而市值一度超过5000亿,高瓴资本不惜高价接盘,万千光伏投资者首推的光伏茅,隆基绿能,2024年一季度巨亏23.5亿。

这样的业绩堪称“炸裂”— — 业绩炸了,投资人的脑袋都要裂开了……

其实在2024年Q1录得亏损之前,2023年Q4单季度,隆基就已经亏了9.42亿,上一次的单季度亏损则要追溯到11年前,也就是2013年的Q1 !

熟悉光伏行业的朋友都知道,2012和2013年,光伏行业正经历美国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双反政策打压,那个时候光伏行业才堪堪努力摆脱“原材料、设备、市场三头在外”的困境,几乎没啥话语权和定价权,美国双反政策对于中国光伏企业而言堪称生死劫难,在那两年,光伏企业亏损都只是小事,更多的是倒闭。

但十几年过去了,中国光伏行业早已经摆脱了三头在外的困境,却依然在2024年出现亏损,不由得让人有恍若隔世的感觉。

当然了,对于光伏从业者和投资者而言,倒也多多少少见怪不怪了,毕竟都知道光伏行业过去两年面临的困境,阶段性的产能严重过剩引发的价格大跌。只是对于隆基而言,问题还更大一些。

2023年隆基录得营收1294.98亿,同比增长0.39%,基本维持2022年水平,归母净利润107.51亿,同比下降27.41%;扣非净利润108.34亿,同比下滑24.84%。具体到2024年Q4,营收为176.74亿,同比下滑37.59%,归母净利润为亏损9.42亿,扣非净利润为亏损6.81亿。

2024年一季度经营情况继续恶化,营收176.74亿,同比下降37.59%,归母净亏损23.50亿,扣非净利润为亏损24.19亿。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隆基表示“主要原因是组件、硅片价格下降,联营企业投资收益下降,存货等资产减值增加”。

这确实也是事实,虽然2023年光伏行业的新增装机量还在增长,但产能的释放增速更快,导致价格大幅度下跌。根据市场调研公司InfoLink数据,2023年多晶致密料价格下降约70%,硅片价格下降约60%,组件价格下降约50%。

而且进入2024年后,行业的降价趋势依然没有到头,反而还在加速下滑,自从组件价格在2023年Q4 跌破1元/W后,今年一季度P型组件价格最低已经逼近0.8元/W了,产业链集体承受了巨大的价格压力。

这一点在隆基的毛利率上体现得清清楚楚,从2023年Q3的20.77%到Q4的14.47%,再到2024年Q1的8.89%,完全是跳水式的下降。

行业价格的加速跳水,不仅带来营收的下降,更是带来了巨额资产减值损失的大增,其中大部分都是存货跌价损失,对比一下去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的业绩就非常清楚了。

可以看到,去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完全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上半年营收647亿,归母净利润92亿,下半年营收648.46亿,虽然没啥增长,但好歹还苟住了,但净利润却跳水到了16亿,同比暴跌81%,如果扣除掉投资利润,更是只有7亿,同比暴跌86%。到了23年Q4,干脆亏损了近10个亿。

原因就是2023年隆基全年计提了70亿的减值损失,其中下半年就计提了50亿,到了2024年Q1,再次计提了近27亿。正是这些存货减值计提导致公司从去年Q4出现亏损。

到了一季度,在光伏行业产业链价格继续下滑的情况下,亏损幅度加大也不足为奇了。

其实吧,要新能源正前方说,因为行业产能过剩、产业链价格大跌导致出现阶段性的亏损,也不算太大的事情,毕竟行业周期性如此,你难,大家都难,熬过去就好了,行业还有广阔的成长空间,行业龙头本身血条更厚,熬得起。

现在对于隆基而言,最大的问题是技术路线问题。

02

未来看不清的隆基

从去年开始,N型技术迎来了轰轰烈烈的扩产大潮,前几年大家对选哪个路线还有所争议,但去年开始,大家不约而同选择了TOPCon 路线,随之而来的是PERC 产品市场空间被快速压缩。

但是隆基却瞧不上TOPCon,而是把宝押在了BC技术上,坚信下一代光伏电池技术就是BC技术,而且认为BC电池是晶硅电池领域最后一次效率革命,以后在晶硅领域不会再有较大的效率革命了,如果有,可能是钙钛矿电池。

只是从目前来看,除了光电转化效率稍高一些之外, 技术难度更大、成本更高、生产工序繁多、与当前P型生产线不兼容以及工艺不成熟还无法大规模量产等,都是BC电池的硬伤。

相反,TOPCon在量产销量、量产成本、良率、可以兼容P型生产线等方面都更具备优势,是当下最具性价比和商业化价值的技术路线。

下游新招标的订单中,TOPCon的占比也是越来越高,也倒逼了很多电池厂商,不管此前看好BC还是HJT或者其他路线,都主动或者被动地新建或者扩产了TOPCon产能,包括爱旭和隆基这两个坚定看好BC路线的选手。

隆基对TOPCon技术的不屑,加上这几年偏保守的经营风格,导致它现在在TOPCon路线上处于落后态势,而且跟晶科能源、钧达这样坚决押注TOPCon路线的厂商差距可能越来越大。

因为之前覆盖追踪隆基的时候,针对隆基提出了一些疑问,很多人就觉得新能源正前方对隆基有意见,其实完全是错误的解读,相反,对于隆基这个企业,包括所有对光伏行业的进步做出贡献的企业,我们都是非常尊敬的。

对于隆基这样的龙头企业更没有什么偏见,之前其实说得很清楚了,对于隆基是看不清(具体可以搜索关注新能源正前方后,在对话框里输入“隆基绿能”查看)。

之前新能源正前方很难理解,隆基既然那么看不上TOPCon技术,为何还要砸几十亿去上TOPCon产能?

官方说是迫于客户的需求,好吧,就当理解了隆基的苦衷吧。

光伏行业永恒的主题是降本增效,因为去年业绩和今年一季度业绩的低迷,就说隆基选择BC路线是错误的,显然不够客观。BC路线的转化率更高是事实,问题是如何尽快降低成本,如何尽快实现量产,量产后良率如何?这些问题暂时都没办法得到确切的答案,隆基自然也很难看得清。

隆基现在的说法是,接下来以HPBC 2代产品为主,明年上半年可以实现大规模量产,未来3年公司将建设100GW 的 HPBC 2代产品。

1年之后又1年,3年之后又3年,到哪个时候,行业是什么情况,谁知道呢?

对于隆基和晶科各自的投资者而言,似乎选择他们是选择要未来还是要现在的问题,但其实未来同样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选择TOPCon的,至少现在是确定性的。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