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跨界10年造出“中国第一”品牌,年销40亿

来源: 天下网商 2024-05-27 03:25:44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8037 bytes)

刚来到山东聊城时,杜欣芳没想过要在这里待上11年。

她预计,花费三五年时间,把自己创立的品牌做到过亿体量,也就可以功成身退,“我的阶段性任务就完成了。”

但时代的浪潮一路奔涌向前,中国近2亿只猫狗催生出千亿量级的宠物赛道。麦富迪,这个诞生于2013年的宠粮品牌,以令人目眩的速度拿下了狗零食、狗主粮、猫零食等品类冠军,其母公司乖宝宠物食品集团于2023年上市,市值最高时达到312亿元。

这家原本主做外贸生意的代工厂转向国内市场,并创立了麦富迪、弗列加特等多个自有品牌。

如今,杜欣芳已是乖宝宠物新的掌舵人。她接过集团创始人秦华手中的棒,继续向前。2023年,乖宝宠物营收43.27亿元,归母净利润4.29亿元,同比增长60.68%。

从伊利、蒙牛、康师傅等企业的高管,到从零开始培育一个新品牌,杜欣芳亲历了麦富迪和整个乖宝宠物的发展壮大。她说,麦富迪之所以能得到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靠的是对宠物天性的尊重,以及愿意数年如一日长期投入的、无与伦比的耐心。

拔地而起的工厂

对麦富迪超级工厂的第一印象,首先来自嗅觉:新鲜禽肉和鱼肉等食材的气味,飘散在占地近30万平方米的厂区里。

鸡肉、鸭肉、三文鱼、各类蔬菜……采自全球9大产地的原材料,经过挑拣修整后投入到流水线中,产出上千种不同的宠物食品。

在建造时,麦富迪超级工厂就特意预留了大量玻璃窗、悬空连廊,打造适于参观的“透明工厂”,并从2015年起安排工厂开放日活动,把这做成了品牌宣传的一部分。每隔一阵子,就会有络绎不绝的媒体、经销商、网红达人前来直播探厂。

“每个人走的时候都留给我两个字:震撼。”杜欣芳说。

研发,是杜欣芳介绍麦富迪时最愿意强调的部分:来自国际国内的专业研发团队、300余只犬猫、进口的温格尔生产线……

2006年,时年38岁的秦华创立了乖宝宠物,为海外厂商代工宠物食品。背靠山东这个“肉鸡大省”,乖宝每年的出口额能达到1.6亿美元。但由于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2013年,乖宝业绩下滑至不足3000万美元,工厂关停、员工骤减。

为了求生,乖宝注册了自有品牌“麦富迪”,把目标转向国内市场。杜欣芳也是在这个时点从北京来到了聊城。

转型带来了剧烈的阵痛。从代工转向自有品牌、从外贸转向内销,意味着要重新搭建起一套研发和销售体系。那时候,国产宠粮普遍还在低端市场打转,受限于供应链鱼龙混杂的环境,麦富迪头几年的发展并不顺利。

杜欣芳来这里对秦华开出的唯一条件是:乖宝必须建主粮和湿粮生产线,下大力气狠抓研发,“产品不行,何谈品牌?”

双方达成了一致,杜欣芳背起行囊,南下聊城。那时的她有两个心愿:第一,创立一个品牌,“像养小孩一样”把它养大;第二,挖掘到一条像10年前的乳业那样的黄金赛道。

“这就是10年前、20年前我看到的乳业的状态。”她坚定地说。

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坚定的人最早看到太阳。

“换道超车”的秘诀

创牌的过程当然是艰难的。杜欣芳初次去往线下拓客时,屡屡遭到经销商的质疑:“麦富迪是什么东西?”

那时,麦富迪一年的销售额仅有数百万元。一没销量,二没名气,自然很难得到经销商的重视。当然,杜欣芳也没有贸然撤出线下渠道,她认为线下有教育和推广的功能,犬猫繁育者和宠物医生是最好的KOL。

为了打开销售渠道,麦富迪采取了一波经典的迂回攻势:先从线上突破,打响品牌知名度后,再反攻线下。

2013年,移动化浪潮方兴未艾,电商平台同样处在重要的变革期。淘宝在这一年喊出了“All in无线”的口号,带着4亿用户和上万亿元的年度交易额,全面转向手机端。而麦富迪对电商的认知几乎为零,它最早的电商团队仅有7人,且都是没有从业经验的“小白”。

但杜欣芳坚持自己的战略:“线上是一个弯道超车的好渠道,也是树立品牌的好渠道。”

乖宝宠物总裁 杜欣芳(右二)

她从北京找来电商咨询公司,给麦富迪进行了为期一年的业务陪跑,帮助这支年轻团队运转起来。尽管聊城的电商气氛比不上大城市,但杜欣芳认为“学习能力和开放的心态”才是最重要的。直到今天,她仍然会要求电商部门每个月去上海、北京等地待一个星期,接触前沿信息。

在电商江湖的征战中,麦富迪取得了显著增长。从狗零食到猫零食,再到狗主粮,麦富迪都冲到了类目头部,“2020年做到了宠物食品类综合排名第一”。

而在猫主粮这个竞争最为激烈的类目,麦富迪也动作频频。近年来,乖宝宠物创立了自有品牌“弗列加特”,又围绕麦富迪品牌开辟出“霸弗”高端副品牌,主打“天性喂养”理念。

膨化粮、烘焙粮、湿粮、冻干粮……麦富迪的产品版图不断扩大。杜欣芳介绍,基于麦富迪的上千个SKU,除直营部分外,它还可以给各级分销商和终端门店供应不同货品,让这支“蚂蚁雄兵”彼此协同,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作战矩阵。

如今,麦富迪共有2000多个线上分销渠道,线下网点超过3.7万个。其品牌手册记载,2022年、2023年双11,麦富迪是天猫宠物行业中唯一销售额破亿的品牌。在日渐拥挤的宠物食品赛道上,麦富迪延续了自己奔跑的势头。

专注、付出和爱

在产品和渠道之外,杜欣芳并不讳言自己在品牌建设上的付出。事实上,高昂的营销费用,始终是麦富迪身上的争议焦点之一。

财报数据显示,2021-2023年,乖宝宠物的销售费用分别为3.56亿元、5.45亿元和7.21亿元,占据当年总营收的13.82%、16.05%和16.66%。

如果从快消品的角度来衡量,这个数字不算大,但横向对比其他宠粮品牌,这一比例显然偏高。杜欣芳记得,她在天猫上花费的第一笔营销费用是800万元,制造业出身的秦华难以接受,两人互不相让,有时会吵到拍桌子。

但杜欣芳坚持,品牌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塑造过程。多年来,麦富迪赞助了《家有恶猫》《向往的生活》《朋友请听好》等一系列综艺节目,与故宫、美国探索频道等IP联动,并邀请谢霆锋作为其品牌代言人。

杜欣芳认为,正是通过这些曝光,麦富迪触达并锁定了自己的核心客群,她称之为“中国第一代专业养宠人”:他们大多为90后生人,具备科学喂养的理念,愿意挑选优质宠粮而不是剩菜剩饭喂养宠物。

看到品牌营销的成效后,秦华也逐渐改变了看法。一开始,每次说服秦华投广告,杜欣芳都要费上一番口舌;后来,秦华开始主动找到她,“说这个(节目)挺好,咱们要不要投?我说先别投。我们两个倒过来了。”

秦华的包容给了杜欣芳贯彻战略的机会,杜欣芳的坚持也成就了麦富迪的品牌声誉。她笑着说,自己最大的优势也许是思维模式:不容易受销量和利润影响,坚持长期主义。

尽管宠物市场增长承压的观点频现,但在杜欣芳看来,行业大盘仍然呈现正向发展,只是增速回落到了正常区间。她表示,麦富迪作为行业冠军,市占率依然只有不到10%,证明国产宠物品牌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我们可以一起把这个蛋糕继续做大。”

无论如何,随着养宠人群的扩大和稳定,品牌效应将对他们的购物决策产生越来越重大的影响。正如杜欣芳最憧憬的品牌——可口可乐一样,她也希望麦富迪能和消费者缔结牢固的情感连接。这种情感既是对麦富迪的信赖和认可,也来自养宠人对“毛孩子”倾注的爱。

对宠物不计回报的爱,或许是从事这个行业必备的品质之一。刚来聊城时,杜欣芳养了一条宠物狗,后来为了研究猫的习性,她又养了两只猫。在乖宝,所有员工上班时都可以携带宠物,几乎每个部门都会有五六只猫狗来回游荡。

在接受《天下网商》的专访时,杜欣芳坐在一间养了30多只猫的活动室里,“喵呜喵呜”的叫声在身边此起彼伏。猫毛像蒲公英一样飞舞,但她安之若素。

以下是《天下网商》和乖宝宠物总裁杜欣芳的对话,经编辑整理:

“像养小孩一样养品牌”

《天下网商》:乖宝在2013年出口受阻时,工厂情况怎么样?

杜欣芳:当时有6个工厂都关了,就剩下2个工厂在运行,工人从上千人减到几百人。最低谷的时候,我们动员工人去一线跑市场,希望员工跟企业一起渡过难关。

但是幸好,出口受阻之前,我们就计划启动国内市场了,方向就是由OEM业务转型做自有品牌。加上那一次出口危机,这个想法更加坚定、更加强烈。所以从2013年开始大力度地转型,做中国市场,做自有品牌麦富迪。

《天下网商》:您是那时候加入的乖宝?

杜欣芳:对,我之前在北京工作了10年,康师傅、伊利、蒙牛我都做过。在做宠物食品行业之前,我经历了乳业从最早期到比较高峰的10年。2013年,我下决心来聊城工作,到现在也10年了,是麦富迪从无到有成长的10年。

我当时做完乳业之后,一直有个梦想:想自己做一个品牌,像养小孩一样把它从小养到大。

创业肯定要选一个好行业。我的主业是消费品,做Marketing出身的,我就想,哪一个行业能够像10年前的乳业?我之前就跟秦总认识,注意到了宠物行业。我花了一年的时间调研宠物食品市场,发现这就是10年前、20年前我看到的乳业的状态,是非常有机会跑出来国产品牌的。

《天下网商》:麦富迪在招股书上披露的最早的公司,叫北京麦富迪。

杜欣芳:北京麦富迪是我和秦总两个人合创的,当时其实可以说是失败的,没做好。我是产品经理出身,对产品要求非常苛刻,但那时候整个供应链都比较鱼龙混杂,标准非常低。产品不行,何谈品牌?

《天下网商》:当时做到了多大规模?

杜欣芳:当时一年就几百万,主要做线下。

后来,我觉得没有自己的供应链是做不成品牌的。我就跟秦总商量,说长期找外边的代工厂肯定不行,而且中国市场得以主粮为主,秦总说要不然你来聊城,咱们一块做国内市场。我说我去聊城可以,但是乖宝必须要上主粮生产线,要上主粮的研发,配套都要做起来。我们俩一拍即合,我就来了。说实在的,我当时想在这三五年,把麦富迪做到过亿的体量,我阶段性任务就完成了。

过去10年,(麦富迪)一直在高速成长,我也没有办法中间放手。我们从2013年才开始启动国内市场,2015年就做到了狗零食类目的第一,2020年做到了宠物食品类综合排名第一,首次在排名上超越了外资品牌。我自己还是蛮有成就感的,实现了当初的梦想。

“弯道超车的好渠道”

《天下网商》:你们选择完全从电商渠道开始打,还是线上线下同步?

杜欣芳:2013年上半年,我们其实还是以线下为主的。我去全国开经销商大会,跑了半年,到各个城市去拜访当地的宠物食品经销商。那时候麦富迪在全国没有什么声量,我拿的名片是麦富迪的,他(经销商)反问:麦富迪是什么东西?谈判非常不对等。别说订多少货了,人家愿意卖都很难。

我发现这种情况之后,下半年就决定转型做电商。先从线上把品牌知名度打出来,再返到线下去,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

《天下网商》:2015年麦富迪就做到了狗零食第一,两年时间,怎么突然成了第一?

杜欣芳:那个时候做线上的宠物食品品牌很少,大家还不知道电商是啥。我就觉得,线上是一个弯道超车的好渠道,也是一个树立品牌的好渠道。

线上有京东,也有天猫,麦富迪根据京东和天猫的渠道特点采取了不同的渠道营销策略。在天猫上,以麦富迪旗舰店为主,主要做品牌建设的营销活动,同时又能跟用户直接互动和(获得)反馈,所以当时新品推广主攻天猫。我在聊城招了7个人做电商,全是小白,连客服都没干过。

我之前在伊利蒙牛的时候也是做传统线下的,没玩过电商,就花了69万请了北京的团队做教练,在我们这儿陪跑,把怎么开店、怎么做客服、怎么做宝贝描述页,帮我们做了一年,然后就靠自己团队一点点摸索。

《天下网商》:线上线下的生意占比是多少?

杜欣芳:线下占20%。从销量来说,确实线下还比较小。我觉得它不是重要的销量来源,更多是一个品牌推广的渠道,还有教育的功能。比如宠物医生、繁育犬猫的专业人士,他们对消费者有口碑效应,所以线下渠道是一定要布局的。

《天下网商》:你们没有在线下自己开店铺吗?

杜欣芳:没有,更多还是渠道商去做。我觉得线下开店就是零售了,那不是我们的专长。我们的专长是做品牌、做供应链。

《天下网商》:今天的互联网形态不断变化,不只有天猫,还有很多平台。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麦富迪在抖音上有2967个账号,这是怎么回事?

杜欣芳:我们自己直营的没有那么多。麦富迪自营的部分只占50%,还有相当高的比例是分销的。线下的经销商和终端门店,也有一些在做直播卖货;线上有一些宠物垂类的大店铺,比如波奇、华元等。

《天下网商》:线上经销商的这个矩阵是怎么形成的?

杜欣芳:麦富迪是一个全品类产品的品牌,它的SKU超多(超过1000个),长尾很长。所以我们可以给客户推不同的主推 SKU或者系列。有的是跟旗舰店协同,你可以把它当成一艘“航空母舰”,有一些是“护卫舰”,分不同的客户级别,形成一个作战矩阵进行分销。

“中国第一代专业养宠人”

《天下网商》:刚开始做品牌的时候是想做全品类,但麦富迪却选择了宠物零食鸡胸肉这个赛道,为什么?聚焦这件事会更有价值吗?

杜欣芳:当时我也在分析,外资品牌都非常强势,如果麦富迪刚一起步就去打主粮,我觉得很难跳出来。就还是用户思维,你怎么样能够得到第一批养宠物的用户?我们想着先从狗零食切入。第一,这是我们有绝对产品优势的品类;第二,赛道竞争相对不那么激烈;第三,消费者对零食的品牌依赖度没那么高,尝新意愿会更强一些。

《天下网商》:从零食转向主粮挑战很大,这是新增一种产能,绝不是复制粘贴那么简单。这个决策需要很谨慎,是怎么实现的?

杜欣芳: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确实是有这么一个鸿沟。能做主食才代表有真正的技术,麦富迪从零食到主食,的确是有一个非常本质的跨越。

麦富迪从2012年底就开始布局主食了,从2012年底到2015年,麦富迪一直在储备主食的研发能力。那时候国内的研发水平整体偏低,我们单独建立了主食的研发团队,就是现在的陈金发的团队,同时请了几个国外的专家帮我们做配方,以及一些工艺原料的指导,带动研发团队慢慢成长。

《天下网商》:主粮做出来之后,市场竞争压力就明显增大了。当时大品牌尤其是国际品牌,已经卡位主粮赛道很多年了,大家对国产品牌信心不足,麦富迪怎么破局?

杜欣芳:首先,从技术上解决产品研发问题。当时(狗粮)的适口性有两个极端,第一个极端是国外品牌不太注重适口性,第二是国内一些品牌非常专注于适口性,用一些人喜欢闻的味道或者是香精来调。麦富迪在这点上有一个产品破局,适口性配方是自研的“浓汤宝”,完全用牛肉、牛骨炖出来的汤,做成液态喷在粮食上,它是一个非常天然的味道。所以适口性这一点在行业里是秒杀各大品牌的。

第二个破局是在营销策略和产品策略上。当时外资品牌和国内一些品牌已经布局了狗主粮赛道,麦富迪进来后,如果从对方手中去抢用户,是抢不来的。所以我们就找买狗零食的那一批用户,靠一些促销手段转化他们,尝试麦富迪的主粮。这是一批种子用户。麦富迪做主粮也从来不是跟随竞品,而是有自己的品类创新,靠差异化的麦富迪双拼粮完成了主粮赛道的破局。

《天下网商》:所以不是把用户抢过来,而是市场非常蓝海,渗透率还非常低,你们想从完全没有影响到的那拨人入手是吗?

杜欣芳:对,我打的第一拨人群就是新养宠的年轻群体。当时竞品的用户群体大部分是70后80后,麦富迪做狗主粮的策略(人群),是90后新养宠的这一拨人。我们把这个群体定义成“中国第一代专业养宠人”,他们会买猫粮狗粮,不喂剩菜剩饭。我们就锁定了这一拨年轻用户去做传播。这就是后来大家看到的,麦富迪在泛娱乐营销——比如说各个综艺、请代言人这一块——做了很大的投入。

“相信人群累加的效应”

《天下网商》:麦富迪的营销费用占营收的比例约为15%,在快消品行业其实不高,但在宠物行业还挺高的,怎么说服秦总花这么多钱投入营销?那时候数据不太连通,也没有抖音、小红书这样的种草工具,综艺节目的品效是很难量化的。

杜欣芳:直白一点讲,就是一个吵架的过程。秦总是生产出身,供应链非常厉害,他原来花钱的模式是投个工厂、买台设备,特别舍得在这方面投入,因为那是看得见的。但确实就像您说的,看不见的东西,他质疑很多。

当时我和秦总之间是有一些博弈和争论。但我觉得,信任的建立是一个双向奔赴、互相接近的过程。比如说,秦总可能会担心,花了1000万到底行不行,会不会打水漂?我相信人群累加的效应,可能今年产生不了业绩,两年三年之后是会有效果的。我觉得秦总作为创始人非常优秀的一个品质,是能够包容和尊重别人的专业,放手让我们去做,充分授权。

《天下网商》:在所有投放中,您印象最深的杰作是什么?

杜欣芳:我们第一次投的综艺是《萌主来了》,跟腾讯一起做的,是非常垂直的综艺。说实话,综艺直接能带来的销量是看不见的,但对于麦富迪品牌在消费者脑中建立的品牌信任是有帮助的。

我们那些年做综艺蛮多的,效果最好的还是《向往的生活》,连续做了三四年,给麦富迪的人群快速扩圈带来了非常好的效果。这个投完之后,老板就特别热衷于(投综艺)。一开始是我和秦总博弈,说要不要花几百万。后来都是秦总主动说,有谁推荐他一个节目,说这个挺好,咱们要不要投?我说先别投。我们两个就倒过来了。

《天下网商》:你们的工厂做得特别漂亮,这是设计之初就考虑到的吗?打算开放工厂去跟经销商、跟消费者互动?

杜欣芳:这是个逐步演变的过程。一开始在老厂,每次有经销商或达人来访参观,走的时候都给我两个字,就是震撼。他们说没想到宠物食品会这么透明、这么规范。我们发现参观的效果非常好,后来建新厂的时候,就把工厂做成透明工厂,让消费者看得见,建立信任。

《天下网商》:有一段时间国产宠粮的争议比较大,消费者也有“毒狗粮”“毒猫粮”的刻板印象,你们怎么看待?

杜欣芳:这对国产品牌来说,绝对是一个很大的悲哀,但这也不是消费者的问题,他们确实不够信任。乖宝从一开始就是按照国际标准在做宠物食品,我们也想为这个行业打造一个标杆,那么就该把工厂开放给消费者,让他们真正看到,国内生产宠物食品的企业是不输给外资企业的。

“一起把蛋糕继续做大”

《天下网商》:宠物市场这两年也在发生变化,一是猫的数量超过了狗,二是整个行业的增长也有放缓的迹象。您觉得行业还会保持高速增长吗?麦富迪也可以增长吗?

杜欣芳:2019年之前是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一方面养宠的人越来越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线下用户转到了线上。他们本来可能是在宠物店和宠物医院里消费,现在转到天猫等渠道去买了,这些渠道的增速是很高的。2019年往后这几年,增速下来了,我觉得这是一个趋于正常的增速,该转到线上的(人群)都已经转完了。但是未来,行业的大盘增速还应该是一个比较快的增长趋势。麦富迪的增速肯定是要超过行业平均增速,这是我们的目标。

《天下网商》:现在中宠顽皮等品牌都在追赶,在分众传媒、小红书上的投放都非常大,零食赛道的品类也很相似,您怎么看待现在同行之间的竞争?

杜欣芳:宠物食品行业距离天花板还是有很大空间的,我觉得每一个代理品牌和国产品牌,都有机会去分得一杯羹。大家可以一起把这个蛋糕继续做大。

说实话,这几年大家确实卷得很厉害。但我认为这是一个阶段性的竞争现状,不会长久,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品牌可以靠复制别人获得成功。未来的竞争肯定是百花齐放的,无论哪一个品牌或厂家,都应该有自己的品牌个性和品牌定位,在某个领域里边把自己的品牌打出来。

《天下网商》:国内宠粮行业的品牌集中度比国外低很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杜欣芳:麦富迪现在做到第一,市场占有率不到10%。要是按照消费品行业,Top1、Top2加起来至少要超过50%,单一品牌做到第一,最少也要占20%-25%的市场占有率。再看麦富迪现在的市占率,第一的含金量还没那么高,未来的增长空间还是蛮大的。

那未来的增长在哪里?我觉得是宠物饲养越来越精细化,养宠人群也越来越理性、越来越成熟,懂的专业知识越来越多,他们选择的时候不会像以前那么盲目。现在品牌集中度这么分散,就是因为消费者不成熟,大部分会受品牌宣传或是一些概念的影响,喂了一段时间发现不好,就频繁地换品牌。

在(国内)宠物类目,品牌复购率不到20%,但是宠物食品在国外的复购率能达到60%。所以我还蛮有信心的。

“建立情感的连接”

《天下网商》:宠粮行业下一个机会点在哪里?麦富迪距离百亿品牌还差哪些环节?

杜欣芳:肯定是品类创新。这里边既包括品类本身的扩展,比如最早是膨化粮,后来出现了主食冻干,现在又出现烘焙粮这些赛道;再一个就是结合消费者需求端做的一些创新,比如我们现在推的“霸弗”,基于犬猫天性需求(的产品),另外还有针对幼宠品类的羊奶+肉。就是针对犬猫的全生命周期,包括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做出来的一些细分品类。未来还会去扩保健品,现在还在技术研发阶段。

《天下网商》:宠物行业除了猫狗外,还有水族、异宠等,麦富迪会扩展到这些类目吗?

杜欣芳:我们只专注在犬猫。乖宝的十年战略里面,只专注在宠物食品。药品、宠物用品,我们都不会去做。

《天下网商》:今天有人拓品类成功,也有人在做品类创新的时候,把企业给创新死了。麦富迪坚定做宠物,做宠物只做犬猫,做犬猫只做食品,如此坚定的核心是什么?

杜欣芳:核心和初心,还是回归到犬猫的基础营养去做研发和创新,而不是炒概念或搞噱头,这是底座,在这上面去创新不同的品类。现在流行的烘焙粮,前两年特别火的冻干粮、主食罐,它只是不同的工艺,最基础的还是满足了犬猫的饮食特性,或者消费者的痛点,这个是核心。

《天下网商》:您最喜欢哪个品牌?

杜欣芳:我比较佩服的是可口可乐。我觉得这个品牌已经达到了通过情感去跟消费者建立连接的状态,其他品牌还只在功能、效果、产品层面上建立连接。麦富迪走到最后,也是建立情感的连接。这个情感是什么?我觉得就是尊重犬猫天性的福祉。

《天下网商》:您觉得自己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杜欣芳:我是做品牌出身,有一种思维模式可能比别人有点优势,就是会坚持一个理念,持续做下去,不会因为一时的销量或是利润怀疑自己。长期主义的坚持,是我稍微好一点点的地方。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