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前首富,欠债1700亿!

来源: 投资家网蒋东文 2024-05-22 00:46:25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0339 bytes)

5000亿的房产巨头,最终还是要退市了!

曾经的福建首富,再不复当年“豪宅教父”之名,欠下1700多亿的债务,不谈归期。

令人唏嘘的是,世茂也曾辉煌过!

作为少数几家完成了A+H双上市平台的房地产企业,世茂集团曾斥资数百亿元收购泰禾、万通地产、粤泰股份、明发集团、福晟集团等房企旗下超过20个项目,成为继融创中国之后新的房企“并购王”;

高光时刻,世茂集团曾跻身行业前十,总资产近5000亿,并一举创下了年销售超3000亿元的业绩。

可惜,世茂集团大厦将倾之际,老板许荣茂,如今境遇岌岌可危!

世茂股份将在资本市场谢幕,世茂集团累计逾期债务超过1700亿...辛苦打拼40年的家业,在其退居幕后才4年光阴,几乎都被败光了!

许荣茂能否在这最后关头逆转乾坤,挽大厦之将倾?这是一个关于时间赛跑、金钱博弈的故事。

01

上海世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茂股份”,600823.SH)最终是走到了退市这一步!

前不久,*ST世茂(世茂股份)发布公告称,收到上交所下发的“拟终止上市”告知书,原因是触及“面值退市”。

自2024年4月12日起至5月15日,世茂股份已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上交所据相关规定,对公司股票作出终止上市的决定。自5月16日开市起停牌。

0.43元/股,这是世茂股份5月15日的收盘价,也是其在A股落幕的最终价格。

对世茂股份而言,这一最终摘牌日将在6月上旬到来,超30年的上市历程也即将画上句点。

作为曾经上海顶级的房地产开发商,如今却债台高筑,马上将要退出A股的舞台,令人唏嘘不已!

公开资料显示,世茂股份的实际控制人许荣茂,早在1989年就进军国内房地产行业,是最早的一批房地产商。

2000年,许荣茂入主上海老牌上市公司万象集团,将其更名为世茂股份(现为*ST世茂),专注于运营商业地产;2006年,许荣茂旗下的世茂集团(00813.HK)在香港上市,世茂集团成了世茂股份的间接控股股东。2020年,世茂服务(00873.HK)也在香港上市,成为许荣茂旗下第三家上市公司,许荣茂凭借世茂成为福建首富,更是一度被誉为“豪宅教父”。

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相信许荣茂晋升福建首富时,没有料到会有今天,境遇竟会危如累卵。

哪怕是那个曾经身价上百亿的他再回来,面对如今债务逾期超1700亿、公司将退市的严峻局面,怕也是毫无办法吧。

02

1950年出生的福建商人许荣茂,本是中医世家,不甘平凡的他很早就去了香港打工,毫无背景一个人闯天下,成功的概率还是很低的,基本上都是泯然众人。

不过,许荣茂是靠什么翻身的呢?

没错,就是炒股。

据说他后来去证券公司当经纪,再后来觉得股市可能要起来了,1981年他就自己成立了一个金融公司搞投资,干了六七年,不仅赶在“黑色星期一”之前清了仓,甚至还赚了几个亿,看来彼时大家的“第一桶金”来的都很玄妙。

总之,这次“股灾”股民损失惨重,对很多投资者而言宛如梦幻般的“黄金的80年代”也随之画上句号。

许荣茂也不得不考虑转行,思虑再三之后,他在1989年创办了一家带有其名字的企业——世茂集团,并带领这家企业进入房地产行业。

最开始许荣茂先是在北京、上海投资高端住宅项目,进入本世纪后,世茂集团顺着城镇化东风,迅速在全国布局。

2000年,入主上海老牌上市公司万象集团,将其更名为世茂股份,专注于运营商业地产。

逐渐的,写字楼、酒店等项目取代住宅项目,成为世茂集团的核心业务。

2006年至2020年,乘着国内房地产高速发展的东风,许荣茂旗下两家两家港股平台“世茂集团”和“世茂服务”相继上市,一时间风头无两。

手握三家上市公司,许荣茂身价跟着水涨船高,荣升福建首富。甚至有人说他彼时已经是上海首富(公司主体在上海),但许荣茂行事低调,上榜之后他又要求撤掉了他的名字。

总之,凭借在北京开发的亚运花园等各类高端住宅声名鹊起,以陆家嘴滨江的世茂滨江花园为标杆开辟出“滨江模式”,让许荣茂一举成为“豪宅教父”!

03

老爹40年攒下千亿家产,儿子4年快败光了?

2015-2020年,世茂集团签约销售额从670亿元大幅增长至3003亿元。

一项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世茂集团的总资产规模约为4714亿元,在售货值超过13000亿元,销售业绩连续创出新高,世茂集团也连续两年跻身中国房企销售额前十。

2017年,在世茂集团的房地产业务收入超过千亿元之后,许荣茂、许世坛父子二人带领世茂集团打造出一个令人惊叹的建筑作品——上海深坑酒店(现为上海佘山世茂洲际酒店),深坑酒店项目位于佘山的一个废弃矿坑,它并非建在地表之上,而是下探地表88米开拓建筑空间,依附深坑崖壁而建,是世界首个建造在废石坑内的自然生态酒店,被美国国家地理誉为“世界建筑奇迹”。

地产行业经过多年沉浮,已经拼下一番基业的老一辈们渐渐淡出,二代们陆续登上舞台。

打江山固然艰难险阻颇多,但守江山同样并非易事。对此,许荣茂父子或许有着很深的感触。

2019年1月,许荣茂任命儿子许世坛为世茂集团总裁,这被外界解读为许荣茂的正式接棒。

而雄心壮志的许世坛刚接手世茂集团没多久,就有了“并购王”之称。

许世坛上任后,花费近200亿先后收购万通地产、泰禾、明发股份等公司20多个项目。资料显示,2019年,世茂新增土储规模曾有大幅提升到3092万平方米。

2020年“世纪大并购”—— 世茂集团并购首个暴雷规模房企福晟。

过去这些年快速扩张也让世茂系公司累积了大量债务,而这些债务则成了压垮世茂系的“最后一根稻草”。

据世茂股份公告显示,截至2024年4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公开市场债务、非公开市场的银行和非银金融机构债务累计120.55亿元未能按期支付。

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世茂集团借贷合计约2640亿元,其中约1994亿元将于未来1年内到期偿还,而世茂集团的现金总额仅约为214亿元。

截至今年3月28日,世茂集团最新未按计划还款日期偿还的借贷增加至1741亿元。

如今,许世坛能够留给子孙后代的“家产”,似乎就只有沉重的债务了。

04

天底下的溃败,都是一模一样的!

高杠杆是把双刃剑,即为世茂集团带来丰厚的扩张资金,同时也为世茂集团的未来埋了颗“大雷”。

世茂集团在市场环境好的时候用高杠杆进行大规模并购,但很多资产包存在难以消化的问题,且债务关系复杂,有些甚至面临拆迁难题,比较难以推进资金回款。

而且,世茂集团的不少并购完成后,就遇到了市场下行周期,导致项目销售去化减速,资金面的压力也很快显现。

世茂集团2023年的业绩报告显示,公司营收595亿,却亏损了236亿。加上之前两年的亏损,世茂集团三年累计亏损高达732亿,即便是首富也难以承受这样的财务压力。

仅仅是港股上市的世茂集团就已经累计逾期债务超过1700亿,这对如今羸弱的世茂集团来说,宛如一座大山压在了胸口之上。

资本市场永远是对企业危机最敏感的那一个,世茂股份即将成为又一家触发面值退市的地产上市公司。

但这不是第一家面值退市的公司,也不会是最后一家!

“面值退市”不仅是市场规则的体现,更是股民意愿的反映。要想避免退市,唯一的方法那就是拿实力说话!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近期各地房地产相关政策的出台,世茂集团自5月9日至17日连续大涨,累计涨幅超过193%,其中在5月10日最高涨幅曾一度超过90%。截止20日收盘,世茂集团市值为44.81亿港元。

究其根本,楼市连发三“王炸”:取消商品房利率下限,下调公积金利率0.25%,首套首付比例降至15%,引爆了市场热情的同时,更提振了房企上市公司的股价。

世茂集团这点市值虽然在上千亿债务面前,不值一提。但在资本市场终归还是有一线生机,就看许荣茂还有翻身的希望吗?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