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新的动向,正在浙商群体中悄然发生。
不少女性企业家以接班人身份开启商海历程,
在经济浪潮中占据一席之地。
当企业经营融入女性特质,女接班人有何方法论?
她们如何解答企业传承这一命题?
至柔至韧,她们又将凝聚成怎样的商业力量?
《浙商》杂志记者对话8位浙商女接班人,
从她们的实践与思考中,寻得一些答案与路径。
舞台中央,她不止于她。
一些新的动向,正在浙商群体中悄然发生。
这种动向最近一次显现,是在2024年格外寒冷的早春。2月,一代浙商“宗”师、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离世。除了人们对宗庆后广泛而深远的哀思之外,他的女儿宗馥莉,也再一次受到了镁光灯聚焦。而在此之前,这位其实早已开始企业接班历程的女浙商鲜有站到台前,甚至很少接受采访。父辈的光芒绚烂,她的存在感并不强。但从此往后,宗馥莉需要寻找自己盛放光华的路径,她面临的是一条无数优秀企业家踏过的征途:向新,向上,永不止歇。
宗馥莉并不是孤例。像她这样以继承者身份开启商海历程的女性企业家,早已悄悄在经济的浪潮中占据一席之地。她们中间有一些人,如宗馥莉般,以接班人的姿态接下了父辈打下的江山;也有一些女性,早早就参与到父辈创业的过程中,比起接班人,她们更像是与父辈同行的“创二代”。
尤其在浙江,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万事利集团创始人沈爱琴之女屠红燕,早在2004年已经任万事利集团董事局执行主席,开始了她与丝绸文化缱绻难分的旅程;九洲药业董事长花莉蓉从基层干起,于2011年出任公司总经理,全面主持管理工作,成为九洲药业实际上的掌舵人;卧龙控股集团创始人陈建成之女陈嫣妮,在父亲身边学习、磨炼已17年,于2021年出任卧龙控股集团董事长……
放眼全国,这样的女性企业家名单里,还有信德集团创始人何鸿燊之女何超琼,新希望集团创始人刘永好之女刘畅,四川首富、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之女刘舒琪等等。
集体亮相的背后逻辑
女继承者们的集体亮相,与民营企业的代际更迭有直接联系: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启的改革开放,已经走入第46个年头。自改革开放初期如繁花盛景般涌现的民营企业,不少也早早开启了传承与接班的进程。
民营企业以家族企业居多。这一代企业家的后代,多数出生于计划生育的年代,其中不少是独生子女。与同龄人相比,他们自成长之初,就多了一份来自父辈的期待与可能面临的传承重任。相较于第一代民营企业家以男性为主的格局,到了“二代”这里,继承者的位置看起来更像一门“投胎学”,女继承者们自然而然走上了接班的舞台。
可是,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在外界眼中,“富二代”是令人艳羡的称号,但从企业经营的角度看,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人,意味着持续的付出与投入。父辈的光环越辉煌,外界对于接班人的审视与评价往往越苛刻,给予其试错的空间也越小。在这方面,无论男女,“二代”们都面临着同样的挑战与历练,并不会因性别的不同而有任何区分。
以屠红燕为例,她在企业管理专业毕业后,被母亲沈爱琴送到日本一家纺织服装公司研习。随后,屠红燕从一线工人做起,从缝纫车间到打版车间、品控部,逐渐熟悉了纺织服装业的整个生产流程。沈爱琴曾笑言:“我一步接一步设套,最终让小女儿屠红燕落入了接班的‘陷阱’。”
走过类似路径的,还有花莉蓉。1995年,她回归九洲药业,同样从基层做起,一步一脚印地积累经验,一直干到董事长,46岁时带领企业登陆上交所,此后连续9年保持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宗馥莉也是同样,早在2004年就进入娃哈哈集团,人生的第一个岗位是在娃哈哈萧山二号基地的车间从事生产管理。就这样,从车间起步,宗馥莉开始了她在娃哈哈的历程。
从本次的受访者案例来看,大部分的女继承者自进入企业开始,到真正接过掌舵人之位,往往要经过十年以上的“锤炼”。这样的经历,一方面来自一代创始人对于接班人传承路径的审慎规划与设计,另一方面也出于现实的需求:相较于商海摸爬滚打而站到中国经济潮头的老一辈们,“二代”们普遍缺少历练与经营的实践。从基层做起,是为“二代”们创造更多更好的成长机会。而在此过程中,民营企业创始人往往从“手把手”,到“放开手”,再到“放宽心任她走”。
女接班人的“武器”
相较于其他领域,商界对女性而言,既显得包容,又十分严苛。在这里,以经营业绩说话是最基本的法则,只有创造价值、实现盈利,企业才能生存;在这里,女性的柔性、坚韧、智慧等特质会成为最好的“武器”,助其披荆斩棘、开山辟路;在这里,女性企业家也会遭遇与男性企业家同样的问题——“名气”越大,争议越多,需要足够强大的内心,才能在纷乱中不迷茫、不彷徨。
当企业经营与传承融汇女性特质,女接班人有何优势?
2023年,一份出自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全球家族企业研究中心与汇丰中国的《传承浪潮与家族信托调查研究》显示,在沟通决策层面,女性企业家通常更关注情感因素,更注重协作,乐意倾听他人意见和需求,以取得共识;相比之下,男性企业家可能更注重权威,更偏好下达指令并期望他人遵循。因此,在企业传承过程中,女性往往更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商,集合家庭成员讨论传承计划,并尊重彼此意见;相比之下,男性可能更倾向于独立决策和实施传承计划。
而在关注重点层面,上述调研报告显示,女性企业家往往更重视风险管理和长期规划。她们更注重收集和分析信息,对传承规划进行细节打磨和把控,且更关注家庭成员的需求和福利,包括子女教育、养老、医疗、家庭内部关系平衡等。男性企业家可能更偏好快速决策、把控全局,并倾向于开拓创新,更关注财富的管理与增值。
这份调研报告还引用了一位受访专家的话:“女性接班人更擅长给企业带来管理导向增益,男性接班人更擅长给企业带来创业导向增益。”
不过,无论管理风格如何,市场是最公平的角斗场。企业家最终还是靠企业经营业绩来亮出身段,继承者们首先要扮演好“企业家”的角色,无所谓男女。诚如腾达建设集团董事长叶丽君对《浙商》杂志记者所说,刻板印象里定义女性企业家的标签或许的确存在,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市场竞争最终还是会回归到对实力的尊重。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战场,不少女接班人对此有清晰的认知。宗馥莉曾在采访中对记者强调,自己并不反对“二代”这个标签。“为什么要反对?我们的确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爸爸打下了那么好的基础。”作为浙江省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首任会长,宗馥莉也曾这样建议“二代”们,“不要否定过去,最重要的是把自己放小,把企业做好。不要想太多,脚踏实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总是从挑战甚至磨难中走出来的。而要走向伟大,经历的痛苦或许又要比常人多得多。从这一点而言,无论男性企业家还是女性企业家,都不可避免。舞台的中央,只属于勇者、智者和韧者。
我们期待,更多“她”力量登上这片高光的中央位置。
胡成中创业40年长跑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