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与先货后款模式的诞生

来源: 小北读财报 2024-02-25 01:42:46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9260 bytes)

AD钙奶是一代人的记忆,现在喝娃哈哈还会有一种童年的味道;作为“先款后货”模式的开创者,娃哈哈是很多企业学习的榜样,这是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留下的财富。

原来写书的时候专门搜集过娃哈哈收款方式的资料,格力电器实行先款后货要在娃哈哈之后。

格力电器的“股份制区域销售公司”跟娃哈哈的“联销体”就有很多相似之处;现在海天味业和贵州茅台等上市企业也都在使用“先货后款”的回款方式。

或许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理解基业长青。
基业长青不是说这个企业会一直存活下去,而是说企业的管理、文化等对后来人、后来的企业有启发,以此得到传承。


















一、“先货后款”模式诞生的背景

娃哈哈销售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联销体”,“先款后货”是“联销体”模式最大的特点。下面我们就来看下娃哈哈“联销体”是如何诞生的。


1994年娃哈哈就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公司,但是当时的娃哈哈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主要是通过糖烟酒、副食品和医药三大国有商业主渠道流通。

随着农贸市场的崛起,这些拥有灵活多变的机制优势的“大户”开始成为了娃哈哈经销商的主导力量,借助这些“大户”,娃哈哈将产品覆盖到了中国的各个角落。

但同时,这些“大户”也给娃哈哈带来了很多困扰,最大的问题是拖欠货款,回款困难。

当时的娃哈哈模仿医药行业的“赊销”行规,先发货,后付款,而且那时中国的大部分商业形态都是这样的,无论给予多低的折扣,都没有经销商愿意先付款后拿货。

娃哈哈经销商经常赖账,导致娃哈哈甚至面临着被经销商拖垮、现金流断裂的风险,于是,娃哈哈“先款后货”的方式应运而生。



















二、娃哈哈是怎样做到“先货后款”的?

“先货后款”最先触动的是经销商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没人愿意先把钱从口袋里掏出来。事实上刚开始推行这种方式的时候,娃哈哈损失了大量的经销商,失去了大量的市场。


但是娃哈哈的老板宗庆后当时没有第二条路可选,如果不采用先款后货,娃哈哈就只有死路一条。所以与其说宗庆后有魄力,倒不如说这是他当时被逼无奈的选择,当人陷入绝境的时候,总得有胆识去走出一条生路来。

“先款后货”的模式在当时属于行业的独创,娃哈哈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了该模式的推广。一级经销商要把钱预付给娃哈哈,二级批发商要把钱预付给一级批发商,从而保证了娃哈哈货款的回收。

但是先款后货的方式不是谁都可以复制的,娃哈哈至少做到了下面三点:
一是娃哈哈必须保证向经销商提供的是畅销产品;
二是娃哈哈必须给经销商足够的利润空间;
三是娃哈哈必须拥有强大的市场维护能力,不把市场管理和推广的成本转嫁到经销商的头上。



















三、娃哈哈:得渠道者得天下

娃哈哈强大的渠道能力是显而易见的。

每到一个地方我们几乎都能看到娃哈哈的产品,在城里可以看到,山里也一样。虽然元气森林现在很火,但是有娃哈哈的地方未必有元气森林。

官网显示,目前娃哈哈拥有180多家分公司,7000多个经销商,10万多个批发商,以及超过300万个销售终端。




宗庆后曾说:

——娃哈哈遍布全乡、所向无敌的强势销售网络,是娃哈哈独有的强势所在,它的核心是为消费者提供便利,这是娃哈哈品牌竞争制胜的关键所在。

——把价值60亿元的饮料卖到全中国,需要多少营销人员?

我的答案是2000人。比起三株15万营销大军,这2000人不算多。比如号称黄埔军校的可口可乐来,这2000人学历不算高。但是这支精干的队伍却能够屡建奇功。

正所谓“得渠道者得天下”,娃哈哈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销售渠道的成功。

“联销体”的实施,让娃哈哈可以提前收到货款,给公司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娃哈哈即使不上市手里也很有钱;另外,娃哈哈不再为催账而烦恼了,就可以集中精力做产品、做渠道、做品牌,让娃哈哈发展得更快更好。

娃哈哈的销售模式不仅让自身变大变强,也影响到了其他公司。
如前文所说,格力电器的“股份制区域销售公司”跟娃哈哈的“联销体”就有很多相似之处;现在海天味业和贵州茅台等上市企业也都在使用“先货后款”的回款方式。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