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颖记者,做空中国经济的任性一锤

来源: 陶舜聊财经 2024-02-08 23:56:1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386 bytes)

貌似雄辩滔滔,实则愚不可及。

说的是经济日报社的佘颖记者。

锤商家

《经济日报》2月7日刊登了一篇文章,题为《莫让“被套餐”绑架年夜饭》,栏目名称“市场监管”的蓝字十分醒目,作者佘颖。

这是一篇反市场的文章。

这名记者随机咨询了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等地的10家餐厅,有7家表示年夜饭只提供套餐,且套餐人均价格远高于餐厅日常客单价;支持单点的3家中,有2家表示包间有最低消费。

这种取样非常随机,不具备代表性,且未披露任何有说服力的市场数据,她却在此基础上徒然贴标签为“天价年夜饭套餐”、“奢侈品”。紧接着呼吁大棒侍候:“期待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主动作为,为消费者争取选择空间”。

从文章本身来做技术分析,这是一篇臭烘烘的文章。

抽样随意,评述缺乏数据支撑,呼吁强监管,搞得监管部门都很不好意思,直呼“法无禁止即可为”。

一名从业近14年,做市场监管报道的记者,连基本的市场和法治常识都不具备,令人惊诧。

像这样一篇文章,如果发布在个人博客空间,并无问题,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利,哪怕就是错话。

但是它发表在《经济日报》的关键位置上,这就是我要写作一篇文章揭示其谬误的原因。

《经济日报》在中国的地位,举足轻重,它的发言具备公共属性,而且是很强的公共属性,一些权威稿件是有市场风向、信号作用的。

海内外市场人士,可能不会逐字逐句看它的每一篇文章,但是重要的版面文章一定会仔细翻阅并且予以分析研判的。

这篇文章最大问题在于,作者缺失了距离感,身份沉浸代入了消费者这边,完全没有想到,那边商家作为消费者的交易方和服务方,也有市场中的利益诉求。

不仅如此,除了明面上的店家与消费者,在年夜饭的经济链条中,还有食品供应链条上的诸多参与者。

做生意不是做公益,做老板更不是做慈善,节假日尤其如此,员工放弃了法定节假日,老板要支付加班费,这些都叫“成本”。如果收益打不过成本,饭店就要关门。

三年口罩期间,年夜饭遇冷的情况发生过。管控有规定,消费者也害怕病毒,年夜饭被退订的情况很多。

2020年1月23日,湖北武汉市民纷纷响应疫情相关防控措施规定,取消了在酒店预定的年夜饭。一酒店因无人就餐提前关门,将为年夜饭准备的食材放在路边低价甩卖。酒店老板说,海鲜不甩卖就可惜了,只想卖完回家过年。

2021年1月,超15个省市陆续发布通知,要求取消团拜、联欢、聚餐、年会等群体性聚会和人员密集型活动。

彼时,年夜饭有人订吗?商家敢营业吗?

像这些原因导致的经营亏损,商家只能打脱牙和血吞,含泪过年。

现在解除了那个,年夜饭重新又有人订了,是好事。价格是高是低,各人的消费感受不同,收入参照系也不同,商家会按需求预测做价格规划,消费者更会瞅好自己钱包下订单。

双方都能照顾好自己,看不懂经济现象的经济日报记者,您这捣什么乱呢。

至于佘颖文章谈及,“不会做饭、有聚餐“刚需”的消费者只能高价订餐”。这属于巨婴话题了,你不会做饭,就敢逼迫商家在该涨价的时候给你打骨折?

国外的圣诞节期间,各种商店关闭,不会做饭的人士外出就餐的需求敢叫“刚需”么?中式年夜饭要跑去饭店吃的,那可都是有体面收入的人,当然,巨婴除外。

拿“借机生财”说事,更是暴露了其潜意识里对商业的本能排斥。

商家如果不能各种借机生财,等着倒闭清盘吗?

锤新东方

这不是佘颖第一次胡抡乱锤。

2021年11月13日,佘颖在经济日报刊登文章《新东方不应照搬李佳琦》,就已经“出名”过一次。

文章说,客观条件决定了农货直播从市场到监管挑战极大,新东方要从校外培训跨界到直播电商并不轻松。但作为带有教育基因的企业,新东方也许可以成为职业新农人的摇篮。同时,建议新东方关注学生急需的周末研学市场。

2021年11月14日,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回应称,注意到了该文章和网友评论。新东方如果直播带货,会向李佳琦或者薇娅取经。对于新东方跨界到原本并不熟悉的农货直播领域,感谢记者给了一个非常善意的提示。

有意思的是,俞敏洪在回应里特意说道,“其实记者是谁我是完全不知道的”,给其留了面子。

这样的洋洋得意和自信满满,在投资界和创业者看来,每一个字都让人毛骨悚然。

走正道的一哥一姐不吃香了,走邪路的一锤出道了。

有锤不可任性

正常来讲,人们期望记者匡扶正义,为市场经济鼓与呼,而不是相反,经济领域的记者更是如此。

同样在经济领域,第一财经,经济观察报,财经,财新,每日经济新闻,等等,他们有很多坚决捍卫市场逻辑法治精神的优秀报道,长久地被人称道。

记者应当争做劈开蛮荒世界的斧头,而不是敲打正常市场参与者的锤子。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近日对中国颇有微辞,担忧这里的市场经济地位是否牢固。

我当然希望他是错的。

中国需要用强有力的市场经济活力复苏,以事实去回击那样的担忧。

希望佘颖不要给鲍威尔的观点提供唱衰中国的证据。

当时,经济复苏处在微弱的平稳和爬坡阶段,需要各行各业,有向心力,加一把力。

而不是反作用力。

那向心力会是什么?答案早就写进了各种文件和央媒头条: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新闻界的老前辈邹韬奋有句名言:书生报国无长物,唯有手中笔如刀。

他老人家绝对不会想到,有些人的刀刃,向着民营经济乱挥。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