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半导体产业纵横(ID:ICVIEWS)综合
鸿海集团旗下富士康2024年扩大对河南业务布局,计划在周口、兰考、济源等地扩大产业转型投资,项目涵盖消费电子关键零部件、5G手机精密结构件、新产能提升等。
河南省发改委近日公布了2024年第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名单,入选项目共计520个,年度计划投资约5830亿元,涵盖创新驱动能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民生社会事业改善等六大领域。鸿海“富士康周口科技工业园”、“富士康兰考科技园智能有限公司2024年5G智能手机精密机构件技术改造项目”、“富联科技(济源)产能提升项目”共3个项目在列。
根据河南省发改委日前公布资料,鸿海旗下中国富士康在河南周口、兰考、济源等地,扩大产业转型投资项目。
其中在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富士康今年在周口科技工业园区扩大建设生产车间、研发大楼、宿舍等配套设施,生产研发手机、平板、PC及穿戴装置等关键零部件产品,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在开封市兰考县对G12栋、GO3开封市兰考县栋、G05栋、G06栋、GO9栋厂房实施新产品工艺技术改造,更新机器设备,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
据悉,鸿海在河南开封市兰考县设有富联科技、兰考裕展智造科技、兰考裕富精密科技以及兰考裕德环保材料科技等子公司。
此外富士康旗下富联科技(济源)今年规划提升产能,总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标准化厂房、生产附楼及配套基础设施等。
最近,富士康频繁对印度进行大规模投资,共计投入资金高达230亿元人民币。
此前有传闻称富士康郭台铭宣布决定,低端、高端都不留在大陆。2023年12月13日,富士康宣布将在印度追加120亿元的投资;更早之前的11月27日,富士康还宣布将在印度投资110亿元,用于建设更多工厂,扩大印度地区的iPhone产能。
从富士康在印度的大手笔投资情况可以看出,其加速向非中国地区转移的步伐正在日渐加快。这与过去数年形成强烈对比,尽管郭台铭也有意识到在中国单一依赖的风险,但实际撤离进展一直比较缓慢。然而,近两个月情况发生逆转,撤离步伐不断提速,变化之快令人瞠目结舌。有分析认为,此前种种迹象只是敲警钟,而最近一波事件,才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迫使郭台铭不再犹豫,大刀阔斧地采取行动,加快撤离中国的步伐。
因此,富士康加速从中国转移生产的决心已经成型,未来其缩减在华投资和业务规模的速度或将继续保持这一惊人速度。但此前富士康到印度建设芯片工厂已经受挫了一次,甚至还表示放弃印度建厂计划,如今却态度发生了改变,有业内人士猜测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此前鸿海科技集团(即富士康)公布了11月份的财务业绩。数据显示,该公司在该月实现了6500.21亿新台币的营收,相较于上月环比下降12.3%,但同比增长了17.95%。这一数据使得该公司在今年同期的第二季度中获得了第二高的营收。
据统计,在2023年的前11个月里,鸿海科技集团实现了5.6994万亿新台币的总营收,相较于去年同期下降了4.89%,并成为该公司历史上第二高的一个年度。同时,在今年11月份时,该公司发布了其2023年三季度财报。报告显示,该企业在第三季度中实现了1.54万亿新台币的营收,与去年同季相比下降了12%,这主要由于个人电脑、云计算和网络产品需求疲软以及消费电子产品基数较高所致。
然而,即便如此,在第三季度里鸿海科技集团还是取得了盈利,并实现了431.3亿新台币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利润率的提高。值得一提的是,在刚刚过去的11月份期间,该公司还上调了第四季度的业绩预期。根据一份声明显示,该公司预计第四季度前两个月的营收将略高于预期。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的11月份期间,鸿海科技集团发布了其2023年三季度财报。报告显示,该企业在第三季度实现了1.54万台新台币的营收。
*声明:本文系原作者创作。文章内容系其个人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与讨论,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如有异议,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