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消金发展隐忧:业绩倒数 小贷成“双刃剑”

来源: 柒财经 2023-09-06 04:29:51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1213 bytes)



近日,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渝农商行 ")发布了 2023 年中报,同时披露了其持股 30% 的小米消费金融(以下简称 " 小米消金 ")业绩情况。中报显示,小米消金在今年上半年再度出现亏损,净亏损约为 5700 万元。

虽然亏损同比收窄了 38.84%,但 2022 年小米消金实现了 1084 万元净利润,因此其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其实是由盈转亏。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消金在过去几年也曾出现上半年巨亏,下半年转亏为盈的情况,比如其在 2022 年上半年的净亏损高达 9319.6 万元,但最终全年盈利却为 1084 万元。为什么小米消金能屡次扭转业绩,这跟其业务模式是否有一定关系呢?

01

小米消金何以 " 转危为安 "

自成立以来,小米消金就有这种扭转业绩的神奇能力。

2020 年渝农商行中报披露,小米消金自成立之日(2020 年 5 月)起至 2020 年中,亏损约为 906.9 万元,但截至 2020 年年底,小米消金实现净利润 109.4 万元。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 2021 年。2021 年上半年,渝农商行披露小米消金净亏损约 6500 万元,到了 2021 年底,小米消金实现净利润 368 万元。



对此,小米消金曾对蓝鲸财经回应道, 2021 年前三季度账面显示亏损的情况,是因为金融机构在前三季度的业务通常增长较快,贷款余额时点数相对较高,存在拨备的问题。至年末随着业务的稳定,余额会有一定幅度的下降,拨备也会减少,拨备后利润账自然就高了,而拨备前利润一直都在稳步上升。

不过,翻查过去三年小米消金的业绩情况,实际上其并非一直是前三个季度亏损,最后一个季度才盈利的,比如 2020 年就只有三季度实现盈利。

除了拨备金可能会是小米消金每年都能 " 转危为安 " 的原因之外,小米消金的经营状况也可能是另一个原因。

如澎湃新闻报道,在 2021 年 7 月,有疑似小米消金员工在脉脉爆料,称公司全员变相降薪,每月只能拿到原底薪的 60%~80%。虽然小米消金之后回应,这是因为公司进一步规范了固定薪酬和浮动薪酬比例,但通过 " 优化 " 基层员工薪资,确实有望带动公司利润 " 回暖 "。

另外,从 2022 年下半年开始,小米消金调整了方向,加大力度在二三线市场,如四川、湖北、河南、河北、陕西、贵州等地布局线下直销团队,主要目标是省会城市以下的地级市、县。

据镭射财经,除了线下扩张,小米消金线上承接小米小贷资产也在提速。接近小米消金的从业者称,小米消金从去年初就已开始接入天星数科旗下的现金贷品牌 " 随星借 ",在吸收了消费贷相关资产后,小米消金的业务体量出现了明显增长,估计可以达到 400 到 500 亿。

这可能也是小米消金能在 2022 年实现 " 业绩逆转 " 的一个原因,2022 年小米消金的资产规模从年中的 97 亿元增加至年底的 112.86 亿元,为创造利润带来了更具价值的土壤。

但是,在资产规模进一步 " 膨胀 " 的同时,小米消金今年上半年的利润却又一次陷入亏损,这跟小米同时扩大线上、线下的小贷版图有没有一定的关系呢?

02

暴力催收、套路贷…小米消金屡遭投诉

事实上,早在小米消金接手 " 随星借 " 之前,其就已经烦恼缠身。仅在 2021 年 1-10 月,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 " 随星借 " 的投诉就多达 5000 多条,其中大部分投诉内容为 " 随星借 " 用恐吓、恶意骚扰等不正当手段催收。

也有用户投诉 " 随星借 " 对正常还款用户进行 " 续借套路 ",有用户在知乎发文表示,自己在还款后收到小米金融客服的电话,承诺续借会提额降息,但续借后出借人却变成了厦门国际银行,且也没有提额。



▲图源:知乎用户留言截图

在小米消金接过 " 随星借 " 后,其差评也似乎 " 有增无减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 " 天星金融 " " 随星贷 " 等词条,仍有不少用户投诉平台暴力催收。

更有不少用户表示 " 被贷款 ",自己不曾向小米消金申请过借款,但征信报告中却出现了相关的借贷记录,可能存在个人信息被盗用或未经授权而使用的情况。



▲图源:黑猫投诉

去年 9 月,小米消金还因为贷后管理不到位,消费贷款资金挪用等问题,被监管部门罚款 50 万元。从这点来看,小米消金在风险管理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疏失,这也说明了小米消金似乎还没完全做好迎接 " 规模膨胀 " 的准备,它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管理能力来消化天星数科的存量业务。

所以,小贷业务对小米消金来说也是一把 " 双刃剑 ",在提高资产规模的同时,由于消费贷存在需求旺盛、贷款期限短且贷款金额不大等特点,一旦金融机构的审批及监管不到位,就很容易为金融机构带来管理上的风险。

但这一问题似乎仍会成为小米消金后续发展的 " 隐患 "。今年以来,小米消金陆续释放出消息,表示将在今年大规模扩展业务,进一步深耕二三线城市。据镭射财经,小米消金当前的授信审批门槛较高,通过率仅 30% 左右,但今年新政落地后,客群有望大大放开。

贷款审批的放松,容易引起贷款质量的直接下降,对小米消金而言,到底是要拼速度还是拼质量,似乎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从今年上半年的盈利情况来看,小米消金已经把过去三年的利润都亏光了。

03

小米金融未来想象力在哪

值得一提的是,在已经披露上半年业绩的 10 家消金机构里,小米消金净利润暂时垫底,跟同样位于重庆的马上消费和蚂蚁消金相比,小米消金的体量更是逊色不少。那么,小米消金在小米金融版图中,到底处在什么位置呢?

目前,小米已拿下小贷、消金、征信、第三方支付、民营 / 虚拟银行、保险、保理金融牌照。2020 年,是小米金融最为高调的一年,小米消金和小米集团旗下的香港虚拟银行——天星银行正式开业,雷军更在微博发文表示," 这是小米金融业务新的里程碑 "。

但这一情况并没有持续太久,这两年,金融科技业务的权重在小米集团的年报中已逐渐 " 黯淡 "。小米在 2022 年年报中表示,电视增值服务、广告业务及游戏业务收入增加,惟部分被金融科技业务收入减少所抵销。

跟阿里、京东等平台不同,小米从事的是硬件制造业,这本身就不是一个高毛利的行业,还要求高现金流转,可以说小米本身就是一个 " 缺现金流 " 的企业,其资金池自然比不上有用户资金沉淀的阿里、京东等平台,资金成本偏高,小米金融想赚钱自然不易。

在小米刚刚发布的 2023 中报中,其提到了手机业务、人工智能、汽车业务,却并未提及金融业务。因此,小米要将科技业务与金融业务进一步切割,也成了外界揣测的方向之一。

去年 12 月,小米旗下小贷公司 " 重庆市小米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 正式变更为 " 重庆融渝科技有限公司 ",这意味着小米已经正式将消费贷业务并入小米消金。

近年,小米消金也出现了多位高管的人事变动,先是去年 3 月,小米联合创始人王川退出董事职位,后由季春江出任小米消费金融总裁。

今年 3 月,一手搭建小米集团的金融科技服务板块的洪峰卸任小米消金董事长职务,由曾担任天星数科总裁的岳凯接任。此外,洪峰从去年 9 月开始也不再担任天星数科的董事长一职。



小米将小贷业务直接并入旗下消费金融公司,一方面是响应金融监管要求,明确金融与科技业务之间的界限,更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规范金融业务经营与发展。

另一方面,小米贷款业务在小米集团中的发展一直不温不火,但却频繁惹来差评,小米此举或也存在优化业务的考虑。

从小米集团的角度出发,金融业务对小米总收入贡献较少,想以金融业务反哺整体业务,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但对小米来说,硬件业务越来越卷,赚钱越来越难,而造车业务则仍处于需要 " 输血 " 的阶段,小米金融仍是其变现的一条重要出路,虽然在总收入中占比小,但存在较大的盈利想象空间。

与此同时,对于盈利尚不稳定的小米消金来说,到底要如何全面接入小米小贷 300-500 亿元的贷款资产,并且尽量降低不良贷款率,这仍是一件让小米头疼的事情。

虽然小米消金已经吹响了冲锋号角,但要以 " 一己之力 " 跻身腰部,恐怕并不容易。对雷军来说," 造车 " 情怀固然感人,但似乎也必须分神来为小米的 " 钱袋子 " 纾困了。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