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启动赴美IPO估值千亿美元 港交所回应

阿里启动赴美IPO估值千亿美元 与京东抢上市先机

 

阿里巴巴集团昨日通过官方微博宣布,已经启动公司的上市事宜,上市地择定美国。阿里同时表示,“未来条件允许,我们将积极参与回归国内资本市场。”

青睐港交所却未获绿灯

“尽管更青睐香港上市,但马云已经等不及了。” 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告诉上证报记者。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一天前,新浪微博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IPO申请文件,计划筹集最多5亿美元。

去年4月,阿里巴巴5.86亿美元战略入股新浪微博,获得其18%股份。根据双方协议,新浪微博一旦上市,阿里的持股比例有权由18%继续增持到30%。刘兴亮告诉记者,本以为阿里会借新浪微博上市试探一下美股市场的反应,没想到阿里自己的动作会这么快。

事实上,阿里早在三年前已经开始着手IPO。2007年,阿里巴巴从港交所退市后,曾于2012年5月回购雅虎所持有的公司股权的一半,为整体上市铺路。根据约定,阿里如果没有在2015年前启动IPO的话,其未来上市时将无权买回另外一半雅虎所持有的股份。

而从目前阿里巴巴的股权结构来看,算上马云本人持有的7.4%股权,整个管理层的持股比例也只有10.4%。根据日本软银和美国雅虎披露的数据,这两家公司各持有阿里巴巴集团36.7%和24%的股权,显然不利于管理层对于公司的把握。这正是阿里巴巴集团提请香港监管部门批准其“合伙人结构”的直接原因。不过,由于港交所始终未为其打开“绿灯”,阿里最终选择了在美国IPO。

与京东抢占上市先机

随着竞争对手京东在年初递交赴美上市申请,计划融资5亿美元,随即又获得腾讯15%入股,获注腾讯基因,阿里巴巴启动赴美IPO无疑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一位接近阿里巴巴的投行人士告诉记者,以“电商”基因起家的阿里近来频频出手投资并购,以扩建自己的生态圈,这加剧了其IPO融资的迫切性。

一位互联网企业上市负责人告诉记者,战略入股有利于其提高上市估值,但对本身的财务和资金要求也更高。“故事都已经编好,在这种情况下,阿里和京东谁能够抢占上市先机才是最重要的,这从当年优酷和土豆上市的情况可见一斑。”

雅虎集团披露的阿里财报显示,如剔除2012年第三季度阿里支付雅虎5.5亿美元的技术转让费的影响,阿里自2010年开始,收入与毛利均进入高速增长阶段,2012年至2013年第三季度,平均每个季度收入增速都超过了50%,甚至有时候高达80%。

据报道,阿里巴巴集团计划于4月份在美国提交IPO申请。接受相关调查的10名分析师平均预期阿里巴巴集团的估值为1530亿美元。业界预计,阿里IPO融资额有望达到180亿美元,很可能超越Facebook的160亿美元规模而创下互联网公司上市纪录。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上市资产并不包括支付宝在内的阿里小微金融集团。按照阿里巴巴多位高管的说法,其金融业务倾向于单独IPO。

根据马云在2014年致员工信中的战略重点部署,阿里的年度重心将是“全面从云打到端”,而在未来十年内,阿里的战略目标是“建立DT(data technology)数据时代中国商业发展的基础设施”。由此看来,阿里云也将成为其整体上市中的一大看点。“更有可能成为其向华尔街讲述的电商之外的故事。”上述互联网企业上市负责人告诉记者。



李小加回应阿里美国IPO:为香港坚持原则自豪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上海) 



数月的博弈后,阿里巴巴最终选择了赴美国上市,香港市场一片哗然。

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00388.HK,下称“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昨日对记者称,为阿里巴巴赴美国上市祝福,同时强调上市委员会对股权架构的咨询不会因为阿里巴巴结束。有分析人士认为,香港近期对互联网的追捧已经达到“狂热”,阿里巴巴的最佳选择仍旧是香港。

在阿里巴巴宣布上市事宜后,李小加也在第一时间回应《第一财经日报》查询时称:“首先我为阿里巴巴祝福,也同时为香港感到自豪,但现在也绝不能自我陶醉。”

李小加称,阿里巴巴是中国最伟大的新型企业之一,希望公司能在美国取得成功,同时他对香港在这件事情上坚持原则感到自豪,香港最终选择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不会为了单一公司而牺牲原则。

据市场人士向记者透露,在最新一期的上市委员会会议上,曾经就股权架构的问题有过讨论,一切都还在讨论阶段,但目前并没有任何结果。李小加称,上市委员会就股权架构的讨论事宜不会因为单一公司开始,更不会因此而结束,在中国新的经济形势下,港交所会依照审慎的程序改革创新。

李小加强调,不能因为坚持原则而在“情感上”自我陶醉,自己作为香港金融界的领头人之一,反而应该更清晰地意识到责任所在,香港不能只有一成不变的制度,应该利用社会创新能力坚持改革,保持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市场长久的竞争力。

丰盛金融资产管理部分析师冯宏远对记者称,阿里巴巴赴美国上市属于意料之中,由于美国法律制度中有一项“集体诉讼”的权利,主要目标是保护中小投资者,这种保障制度也令美国对上市制度审核的容忍度更高。

但目前香港市场对于科技类股份的追捧程度也是几乎狂热,阿里巴巴先后入股的中信21世纪(00241.HK)和文化中国传播(01060.HK)上涨程度几乎可以用疯狂来形容,两股都在阿里巴巴宣布入股后成倍增长,显示香港市场中对该板块存投机心理的投资者居多。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估计阿里巴巴如果真的在香港上市,估值能较美国上市高25%或以上,而目前分析师普遍预计阿里巴巴市值达到1530亿美元。”冯宏远说。

同时,冯宏远称,在获得这么高市值估计的情况下,阿里巴巴要达到目标,将会选择将集团业务整体上市,其中包括支付系统及互联网金融部分,因为这部分才是市场认为未来最有前景的业务。

而一名外资基金经理对记者称,由于阿里巴巴曾经也多次宣布赴美国上市的可能性,所以此次也可能是给香港监管机构最后通牒,施加压力。

“如果非要在美国上市,阿里巴巴上市的资产应该只有B2B和B2C,因为行业相对透明,但C2C的淘宝业务,可能会有一些涉嫌侵权的活动,比如淘宝上卖的A货,未来会给上市带来不确定的因素。”上述基金经理称。

而有分析员称,目前中国概念股在美国市场的估值几乎处在顶峰阶段,京东去年年三十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IPO申请,新浪微博也在不久前宣布赴美集资的计划,阿里巴巴选择此时趁着美国投资者对科技热潮的向往入市,或许也能获得一个较好的估值,这与2007年阿里巴巴B2B业务赴香港上市的情况也非常类似。

但相比之下,最近香港新股市场情况变得难以捉摸,目前已经有三家公司因市况波动最终延迟上市计划,其中包括新丰泰集团(01771.HK)、瀚华金控(03903.HK)和从事健康用品业务的盛诺集团,反映香港市场开始冷淡,而自从3月以来,恒生指数一路下滑,累计跌幅接近5.7%,上周五收报21539.49点。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