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3月份IPO重启、信托和债券到期高峰月,以及马来西亚飞北京航班事件等众多负面因素影响,周一中国股市上证综指重挫2.86%, 重回“1”时代;创业板指数大跌3.67%。个股呈现普跌格局,多只个股跌停。
上周末,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跌幅扩大,连续两年负增长,再结合早前公布的PMI、发电量、货运量等多项数据,说明需求仍显疲软,可以预见中国经济一季度下行压力很大。
对此,国泰君安首席策略师乔永远认为,宏观经济预期恶化,成为短期A股市场大幅回落的催化剂,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市场信心极度脆弱,市场对风险的认知能力较前期大幅提升,在这个过程中,任何层面的负面影响都有可能被市场放大。
交银国际首席策略师洪灏也认为中国经济数据恶化是股市大跌的主要原因。他表示,2月份出口数据一反1月强劲表现,同比骤降近两成,尽管涵盖假期因素,但过去也不乏春节出现在2月份的年份,如果仅从假期因素解释2月出口数据大幅回落,显然有些偏颇,背后隐含的还是需求的持续疲软。
不仅上述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形势下行压力加大,始于上周的全球大宗商品下跌以及中国工业品期货市场恐慌情绪蔓延,包括焦煤、铜、铁矿石等大宗商品数次跌停,也反映出供应放量、下游需求萎缩的不利局面。
除了宏观经济因素,中国企业信用风险骤增,也是导致股市下跌的重要原因之一。3月份是信托、债券到期的高峰月,在经济增速下降、结构扭曲以及债务攀升的大背景下,该月有可能成为年内信用事件高发的时点,而超日债的违约进一步强化了市场预期。乔永远表示,未来如果违约事件继续出现,A股市场甚至会出现由信用风险导致的第三次“钱荒”,也就是继银行缺钱(第一次“钱荒”)、债券市场缺钱(第二次“钱荒”)之后的企业缺钱的“钱荒”;在这个过程中,股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将进一步放大。
此外,尽管3月份并无公司上市,但随着“两会”结束,IPO发审会即将重启,此举意味着市场加速扩容即将到来,对市场资金面构成冲击。还有,马来西亚飞北京航班事件也令A股相关板块承压,如航空股、旅游股以及保险股。
对于股市未来走势,洪灏认为,当前阶段投资者应以避险为主,在系统性风险大增的背景下,短线博利无异于火中取栗;而乔永远认为,防御性强的板块如食品饮料、交通运输和公用事业等板块可能会出现超额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