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上海,编辑 梓隆)讯,今日(3 月 31 日),三大指数均小幅上涨,成功收官 3 月行情。从本月表现来看,沪、深两指月线均微幅收跌,但从板块行情来看,依然有不少行业迎来爆发。截至今日收盘,以申万一级行业统计,传媒、计算机板块指数双双涨超 10%,通信、电子、建筑装饰板块也迎来上涨。若从概念板块统计,ChatGPT、AIGC、Web3.0、手游、数据安全等 AI 及数字经济主线概念表现最为活跃。
注:各行业板块指数 3 月涨跌幅情况(截至 3 月 31 日收盘)
3 月新发基金大增,关注公募配置方向
作为市场主要增量资金之一,偏股型新发基金的表现往往可反映 A 股市场的人气活跃度。本月以来,新发基金明显回暖。从数据上看,截止今日(3 月 31 日)发稿时,以基金成立日统计,3 月以来共有 150 余只基金新成立,较此前 2 月成立基金数量(75 只)翻倍增长,其累计发行份额近 1437 亿元,超此前 1 月(407 亿元)及 2 月(884 亿元)新基金发行份额总和。
分投资类型来看,以发行份额统计,3 月新成立的基金中,债券型基金占比近 64.6%,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分别占比近 22.2%、9.6%。与此前 1 月和 2 月相比,混合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本月发行份额环比增长明显,股票型基金则呈现逐步缓增态势。而从发行数量上看,股票型新基金个数增长最快,其环比增长近 185%,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个数也分别环比增长近 84%、65%。
注:3 月新成立基金概况(截至 3 月 31 日发稿时)
东北证券近日研报指出,后续来看,2023 年 3-12 月偏股型新成立基金规模仍可增加 6800-15000 亿。展望 2023 年,公募基金的配置方向可能为:一季度配置高景气且政策催化的计算机等;二季度后增配经济修复预期推动且估值回落的金融地产和消费等;下半年后盈利和信用双双上行,将明显增配 TMT 为主的成长;作为产业主要发展方向,国企改革、机械、电子超配比或呈趋势性上行。
北向融资数据续增,TMT 成热门方向
作为另一方面的增量资金,北向资金和融资余额本月也持续稳步流入。截至今日(3 月 31 日)收盘,北向资金月内累计加仓 A 股 354.4 亿元,较 2 月环比增长近 2.8 倍。融资余额方面,截至 3 月 30 日数据,A 市场获融资资金净买入近 286 亿元,较此前 2 月(430 亿元)有所回落,但仍为近半年以来的次高峰值,此外,其单月买入额刷新近一年(2022 年 1 月至今)以来记录。
注:北向资金及融资余额近年来单月数据(截至 3 月 31 日 /30 日)
从两者本月的布局来看,以近一个月数据统计,电子、传媒、建筑板块同时成为北向资金和融资客的重点关注方向,此外,北向资金也偏好酿酒、电网、医疗等板块,而融资客也重点关注了通信、军工、石化、煤炭等方向。从两者减持居前的板块来看,北向资金对银行、煤炭、钢铁、家电及保险板块净卖额居前,而融资客则减持了有色金属、医药、电力设备、汽车以及食品饮料板块。
注:北向资金与融资近一个月增持居前的行业(截至 3 月 30 日)
注:北向资金与融资近一个月减持居前的行业(截至 3 月 30 日)
爱建证券近日研报指出,2023 年一季度市场反弹,风险偏好提升,交易活跃度也提升,不过整体来说仍是存量博弈特征,市场交易量未有明显改善,同时结构性特征明显,市场仍是高位回落,低位回升,板块轮动,并未出现整体趋势性机会。市场领涨行业主要以政策和事件驱动的数字经济主导,计算机、通信、传媒、电子等整个 TMT 板块经过前两年的调整处于低位,因此成了高低位切换受益板块。这些仍是市场交易的特征。
对于后市行情,爱建证券认为,2023 年二季度流动性依然充裕但不会出现大水漫灌,市场有稳定的估值支撑。不从机会上看,前期涨幅较大的计算机、通信等相关板块,交易空间渐小,随着数字经济主题的深化,电子半导体、智能制造、国防军工等涨幅较小的安全产业链将具有较好的交易空间。同时前期调整幅度较大的新能源领域从交易角度看在二季度也有较好反弹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