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航千亿巨亏消耗十年积累 复苏明显“不影响今年资本开支”

3 月 31 日讯(记者 胡皓琼)" 航空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航空公司这些年来损失很大,三年全行业亏损了近 4000 亿,差不多把近十年的积累消耗差不多了。"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昨日晚间,中国东航(600115.SH)、中国国航(601111.SH)发布 2022 年业绩。

受外部环境影响,中国东航 2022 年生产量、收入等指标较同期有较大幅度下滑,完成运输总周转量 80.25 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 4,251.05 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 461.11 亿元,较 2021 年分别下降 38.49%、46.26%、31.31%,2022 年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373.86 亿元。

中国国航 2022 年实现营业收入 528.98 亿元,同比减少 29.03%。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为 509.08 亿元,同比减少 29.76%,其他业务收入为 19.90 亿元,同比减少 2.94%。归母净利润为 -386.19 亿元。

南方航空(600029.SH)28 日发布的业绩也显示,2022 年实现营收 870.59 亿元,同比减少 14.35%;归母净亏损 326.82 亿元。

上述业内人士进一步表示,前几年,各方都在扶持民航业,航司也在努力扩大现金流,通过增发等方式尽可能恢复输血能力。因此,21 年、22 年航司机队规模就有了明显恢复。随着外部环境因素影响的结束,航司的规模会重回正轨。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教授谢立告诉财联社记者,航司巨额亏损可能在短期内对航空公司飞机采购、投入带来一定影响。但飞机采购通常提前 3-5 年或更长时间确定,且疫情期间航空公司的机队引进也仅是推迟而非完全取消。若后续市场恢复情况较好,航空公司将根据对市场的预期继续执行已有的飞机采购和投入,并进一步计划未来的投入。因而,航司去年巨亏对机队引进不会有太大影响。

目前,各航司航班正逐渐恢复。根据航班管家数据,今年 3 月 20 日 -26 日,40 家客运航司中有 18 家航班量超 2019 年同期,其中排名前 20 的航司,执行航班量超 2019 年同期的有 9 家,分别为长龙航空(116.4%)、吉祥航空(603885.SH)(110.4%)、四川航空(109.4%)、中国联合航空(108.1%)、成都航空(105.7%)、中国国航(105.0%)、首都航空(102.7%)、春秋航空(601021.SH)(102.6%)、昆明航空(101.7%)。中国东航和南方航空航班量虽居于高位,但恢复水平仍未达到 2019 年同期水平。

(数据来源:航班管家)

26 日新航季到来,各航司因此增加了不少航线,投入运力也有所增多。南航集团(含厦航)日均执行航班量将超过 3000 班次;中国东航夏秋航季国际航班恢复至每周 426 班,地区航班达到 186 班,合计每周计划始发班次 612 班;中国国航在夏秋季计划执行国内航班日均 1547 班次,国际及地区航班日均 101 班次。

对此,南方航空有关负责人告诉财联社记者,南航将继续密切关注国内及国际航空市场政策调整及需求变化情况,持续优化国际及港澳台地区航班计划。

" 换季后航司航班、运力供给均有增加,但 3-4 月为传统淡季。我认为五一会是航司盈利的好时机,预计今年 6 月份暑运旺季开始,航司将加快全面减亏。" 谢立说。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