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首周 A 股震荡盘整,上证综指全周累计微跌 0.04% 至 3263.41 点,其余主要股指均涨,深综指、创业板综指周涨幅分别为 1.76%、2.04%,科创 50 指数全周涨 0.46%。两市权重股大多表现稍弱,故权重股较多的沪指表现就相对较弱。
虽然不是全部原因,但 A 股中权重股表现较弱应与内地基金或其他机构在操作上较保守相关。
关于内地机构保守,个人觉得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内地机构资金也许比较紧张,这点看看主流基金申赎数据就知;二是内地机构对于经济复苏的看法可能相对保守。
本周上市公司业绩预告结束,权重股扎堆的航空、钢铁、电力、房地产、券商等行业业绩较差,某种程度上应该也会强化了内地机构保守或谨慎的心态。
与内地机构相反,外资对 A 股显得积极得多。节后首个交易周,北向资金在前四天延续了节前净流入态势,只是在周五净流出了 42.46 亿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VCG211276657648
周五 A 股在基本面上其实并没啥特别之处,虽然有个 " 全面注册制 " 消息,但这多半不应该是外资转而离场依据,因这是个利多消息。
在我看来,在周五净流出之前北向资金已连续 17 个交易日净流入了,偶尔的流出其实很寻常,不代表什么。外资更为看重 A 股中长线逻辑,他们认为去年疫情、民营经济、平台经济、房地产政策及外围激进加息等不利于 A 股的因素在今年都会转向或接近转向。若细看他们的这些观点,不难发现是合情合理的,基本上也找不出啥错来。
因此,内外资操作上的分歧主要就出在 " 时间周期 " 上,即内资看重的因素相对短些,外资看重的因素相对长些,他们在各自的时间纬度内各自都有些理由。
对于吃瓜群众来看,只需注意上述 " 时差 " 即可,即在短期内或可顺应下内资节奏,但中长期应顺应外资节奏。若落实在操作上,我觉得就是 " 短线客可逢高抛售些筹码,长线客基本上可无视调整 "。
在外围情况方面,北京时间周四凌晨美联储宣布加息 25 基点,晚间英、欧央行均宣布加息 50 基点。上述三家全球主要央行的举动大致上均符合预期。由欧美主要经济体情况来看,虽然都有些衰退风险,但除了英国外,近期欧美经济陷入衰退的机会均有所下降。
周五晚间美国公布的 1 月非农就业数据出人意料地极好,美元闻讯大涨,但美股仅略跌。就业强劲一般暗示美国经济隐入衰退的概率进一步下滑,虽然强劲的就业指标或许也会使得美联储加息压力有所上升,但经济好毕竟会对许多股票构成支撑,故美股跌幅就较有限。
由去年 11 月初起,A 股进入反弹周期,迄今已走完十三周时间,即使由技术面角度看,多空也得争持一阵。个人估计 A 股即使进一步调整,可能也难有比较大回落空间——内资应还有些做空动机,但估计做空决心较难持久,毕竟去年的许多不利于 A 股的因素已经大幅改善或消失。对于外资来说,短期内欧美加息预期略有强化,也有机会促使他们在买入 A 股时慢上一拍,所以股指立即就结束调整并重新上攻的时机也不太成熟。
结合几周后的全国 " 两会 " 因素,个人猜测 A 股会震荡个几周,等到市场筹码换手消化之后大概率就会重拾升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