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混战2023:老将新贵攻防战

来源: 钛媒体 2023-01-27 23:54:4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5479 bytes)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文|零态 LT

2023 年伊始,一个容易被忽略的赛道——搜索,再次燃起硝烟。

这个围绕 " 流量积聚 + 内容分发 " 展开的生意,除了 BAT 等巨头和字节老将,也吸引了小红书等互联网新贵入局。新老玩家间的竞争,技术和算法都不再是决定因素,场景和内容才是。

微信搜一搜团队披露,2022 年微信搜一搜月活跃用户已达 8 亿,搜索量较上年同比增长 54%。

这份 " 傲人 " 成绩凸显了微信搜一搜在微信生态的 " 连接器 " 作用,但却令 " 搜索霸主 " 百度压力倍增。根据百度财报数据显示,去年 9 月百度 App 月活用户(MAU)才 6.34 亿,同比增长 5%。无论用户规模,还是用户增幅,都不及微信搜一搜,霸主地位受到挑战。

搜索赛道从来不乏竞争者,百度副总裁、百度 APP 总经理平晓黎在 2019 年曾公开表示:" 平均两年有一个入局者,但百度所占的份额一直在 80% 以上。"

这个围绕 " 流量积聚 + 内容分发 " 展开的生意,确如其所言吸引了大批玩家。

除了百度、360 和搜狗等依托搜索发展起来的公司外,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大厂也在旗下应用的网页端或移动端开放了搜索功能。如今,包括字节、小红书等互联网新贵也试图从中分一杯羹,布局了电商搜索等业务。

尽管各家搜索功能侧重点不同,打法策略也很低调,成长速度却很迅猛。

2021 年初,抖音集团 CEO 张楠就透露,抖音视频搜索月活用户已超 5.5 亿;同年 4 月,快手搜索负责人李岩公布,快手搜索月活用户已超 2.5 亿。

如果参照抖音超 8 亿月活、快手过 6 亿月活的数据推测,两家搜索业务还有一定成长空间;依托月活过 12 亿的微信(含 WeChat),微信搜一搜前景也被外界看好。而从百度 App 月活用户同比增速来看,增长显然已经逼近天花板。

这场互联网搜索新贵 " 围攻 " 老玩家的对决,战局如何?百度能否保住 " 搜索霸主 " 地位?

01搜索霸主百度从不缺挑战者

长达二十余年的搜索之战,几乎伴随着一部中国互联网发展史。

1999 年,李彦宏放弃美国高薪工作,带着融到的第一笔 120 万美元风险资金,回国创业。彼时正值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大量企业出现亏损,投资者信心遭受打击。大量搜索引擎或被收购,或融不到资,或企业延迟上市;不少人也从一夜暴富回到一无所有,从甲方争抢到面临失业,行业上下危机四伏。

这给李彦宏敲响了警钟。

他意识到,必须改变公司的商业模式,由对外提供技术服务转为重点发展搜索业务,做独立搜索网站。不仅如此,他还改变了搜索引擎按展示付费(CPM)运作的模式,而选用竞价排名。这样企业只要想有更好的曝光位置,无论展示效果如何,都需要向平台支付费用。

先发优势,配上从企业到媒体的线下市场推广计划,百度成功超越 Google 等海外搜索引擎,占据中文互联网搜索市场的半壁江山。2004 年 6 月,百度更是以超 3 亿的中文网页链接和超过 6000 万日流量宣布成为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

百度用五年时间拿下中国市场一半的份额,又用五年时间将这个份额进一步扩大,同时登陆纳斯达克。

可以说,百度的头十年顺风顺水,一路行走在互联网发展的快车道上。期间腾讯虽然在 2006 年发布过搜索引擎——搜搜,却因缺少核心技术等问题,未能改变搜索市场格局,最终在 2012 年被拆分合并进了搜狗,对百度影响微乎其微。

搜索市场的战争,始于百度的第二个十年。

2012 年 8 月,360 将其浏览器默认搜索引擎从 Google 正式替换为 360 自主搜索引擎,从而点燃了与百度的战事(即 "3B 大战 ")。

据第三方公司 Hitwise 数据显示,截至 2012 年 8 月 26 日,百度、360、谷歌、搜狗、腾讯搜搜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依次为 56.44%、10.22%、7.54%、7.14%、4.72%。换言之,360 搜索仅上线十天即拿下中国搜索市场的十分之一,一跃成为国内第二大搜索引擎。

随后,百度与 360 开启了一段激烈的 " 防守反击 "。先是百度小范围测试,一旦用户利用 360 浏览器访问 " 百度知道 "" 百度百科 "" 百度贴吧 " 等百度系应用,都会强行跳转百度首页;360 很快进行反击,将此类用户需求搜索到的结果都导向 " 网页快照 ",从而留下用户。

这场纷争最终以百度获赔 70 万元,但搁置百度 Robots 协议拒绝 360 搜索而告终。

就在外界期待搜索市场格局转变,能有新故事的时候,360 搜索因为几度更名、业务重心也屡次转变,最终一败涂地。根据 StatCounter Global Stats 数据,2018 年 7 月,360 搜索仅占中国搜索引擎市场 4.13% 的份额,与百度相差悬殊,甚至不及阿里和 UC 优视联合推出的中文移动网络搜索引擎 " 神马 ",位列第三。

在百度疲于应付 360 的那些年里,阿里也没放弃对搜索赛道的探索。

早期通过置换雅虎中国股权、投资搜狗等方式,间接布局了搜索;与此同时,阿里也没放弃在搜索领域的独立探索。2008 年,淘宝为强化用户消费心智,对百度进行了封网,即用户无法通过百度搜索到淘宝平台商品信息。这就为后期淘宝搜索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觊觎搜索市场的阿里,显然不满足于此,三年后上线了一款专业视频垂直聚合搜索服务产品 " 一搜 ",但该产品并未掀起太大浪花。阿里在搜索领域第二次真正意义上的独自尝试,是在 2014 年收购 UC 后。双方在整合 " 一搜 " 后,推出了移动搜索引擎——神马。据 statcounter 披露,截至 2019 年末,神马占据中国搜索引擎市场 6.84% 的份额,排列第三。

▲图:数据来源于 Statcounter

2016 年,阿里又在搜索领域有了新的尝试:上线 " 夸克搜索 "。其特点是以轻快为核心,设计风格简约,只有一个搜索框。不同于其他搜索引擎侧重信息聚合功能,夸克主要围绕智能信息服务展开布局。用夸克产品总监郑嗣寿的话说就是,夸克并未将自己定位在挑战搜索巨头的位置上,而是瞄准了行业的 " 下一代 " 机会," 比如深度学习、人机交互、语音交互的比例正在搜索中大幅提升 "。

但这并不妨碍阿里和腾讯、百度一起,成为中国搜索市场过去二十年最具竞争力的存在。

尽管不乏挑战者,但终未有人撼动百度的搜索地位。

02新贵能否撼动老将

搜索,本质上是一个信息聚合到检索分发的过程。

在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很多时候做事情,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搜索,恰好因为解决了人与信息的平等交互,而受到用户喜爱。对于互联网平台而言,搜索既是留住用户、增强用户粘性的重要手段,也能创造更大的广告营收空间。

看透背后关系的企业们,都没有放弃对这个市场的争夺。2019 年,张一鸣曾在字节跳动内部表示,如果没有搜索场景的拓展和优质内容,今日头条 APP 的增长空间可能只剩 4000 万 DAU。

字节跳动正是通过今日头条切入的搜索赛道。在张一鸣这次讲话前,为了上线搜索业务,今日头条其实已经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摸索。其先是找来了百度网页搜索部主任架构师朱文佳,以及百度美国深度学习实验室带头人李磊,组建今日头条搜索团队;酝酿了两年后,在 2019 年 8 月上线了今日头条网页通用版搜索引擎,并于次年 2 月在各大应用商店推出了头条搜索 APP。

此后,头条热榜、头条百科等搜索辅助产品也相继推出,令头条搜索的产品矩阵日渐壮大。

有接近字节跳动高层的人士曾向《晚点 LatePost》透露:" 头条对对手的判断是,第一阶段百度、第二阶段腾讯、第三阶段 Facebook,分别对应信息流产品、内容社交产品、国际化三个阶段。" 但在瞬息万变的市场和业绩增长的需求面前,计划始终赶不上变化。

正如张一鸣所说,搜索业务要想顺利推开,离不开场景和内容。实际上,就是不能脱离用户和创作者。哪里有流量,哪里才有生意。

随着 5G 技术的推广和普及,直播短视频正在取代图文,成为越来越多用户获取信息的首要渠道。这也使得字节跳动对搜索的布局,从今日头条逐渐转移至了抖音,做起了电商搜索。

2022 年是抖音从 " 兴趣电商 " 升级至 " 全域兴趣电商 " 的一年。两字之差,却是抖音从 " 货找人 " 向 " 人找货 " 电商销售链路补齐的重要进步,而搜索就是匹配 " 人找货 " 需求的功能。根据官方已公开数据,截至去年底,月活跃用户超过 5.5 亿的抖音,日均搜索用户已经超过 4 亿,搜索量 2021 年就超过了百度。

短视频平台快手也在加码电商搜索,还获得了不菲的收益。根据其发布的数据,截至 2021 年 8 月,快手搜索日均搜索次数超过 3 亿;在商业化方面,4 月至 9 月,快手搜索广告日均消耗增长 260%,广告日均覆盖搜索占比增长 150%,规模和收入呈翻倍式飞速增长。

一个容易忽略的平台是小红书,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搜索引擎,但与抖音、快手相似,也成为了用户内容搜索的平台之一了。澎湃新闻援引小红书后台数据,称打开小红书的用户中,超过八成都选择使用了搜索功能。

" 但新贵在撼动老将的过程中,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整体来看,小红书也好、抖音也好,它们的搜索,更多是在自有生态内完成闭环,为内部商业化服务,从这个角度来看,百度的搜索生态相对开放。" 业内人士坦言。当下的新贵们,正在树立起一座座信息孤岛,长远来看,于行业而言,并非益事。

03搜索下一站去哪儿

搜索不仅互联网企业连通用户和平台的桥梁、留住用户的大动脉,还能带来可预见的商业价值。

根据百度财报,2022 年第三季度,百度的核心业务收入为 252 亿元,其中在线营销收入为 187 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 57.47%,而在线营销收入则来自于百度的 " 搜索广告 "。

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在该季度的营收为 690.92 亿美元,其中谷歌搜索等业务收入为 395.39 亿美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也同样高达 57.23%。

对于主业非搜索的企业而言,开拓搜索业务无疑是增加商业化的一种方式,谁也不想放过。而做搜索的壁垒,基本只有三个:技术、数据和内容。

在研发能力突飞猛进的今天,技术早已不能成为企业发展的掣肘,有些产品甚至能做到像素级复制。真正难的是,掌握数据和内容。换言之,平台需要告别盲目的技术崇拜,专注积累足够的用户数据和持续更新的优质内容。新老玩家间的竞争,技术和算法都不再是决定因素,场景和内容才是。

各平台搜索业务面临的挑战,除了广告带来的用户体验下降、用户流失,更重要是打破 " 内容孤岛 "。

移动互联网时代,出于对用户的争夺,平台已经建立起了 " 内容孤岛 "。

一方面,用户正在习惯通过抖音搜索短视频信息,通过微信搜索公众号内容,通过小红书搜索生活种草图文,通过百度快速获取问题答案,对单一搜索引擎的依赖感越来越低。另一方面,用户出于对平台认同感的差异,也会将生产的内容发布到不同平台,以寻求曝光关注,直接导致了搜索引擎内容的分裂。

包括百度、腾讯、阿里等在内的平台都在拓展内容丰富度,抢夺内容生产者;而字节、小红书等互联网新贵除了吸引创作者外,还在积极完善搜索工具,优化搜索体验。

作为强大的内容分发工具,搜索还可能吸引更多入局者,未来行业竞争恐愈演愈烈。

搜索下一战,究竟该如何走?

《中国企业家》对业内人士采访得到了一个相对主流的观点:虽然字节跳动等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明星公司风头正劲,但产品仍多集中于 " 应用层 "。而以 BAT 为代表的三巨头经过多年发展,其意义更在于对基础设施的构建,以及渗透和改变了国人生活方方面面的核心技术。

比如,百家号为创作者提供了非常多的智能搜索、智能改写、内容生产等能力;淘宝为消费者提供了 " 扫一扫 "、" 拍照 " 搜索等能力;夸克推出了搜索直达、智能问答,以及截屏搜索等智能工具,还适应用户学习、工作等需求,推出了夸克网盘、夸克扫描王、夸克文档、夸克大学通等功能及入口。

但技术升级的底层逻辑,还是要链接人与服务,只有依托服务场景来打造功能,才能真正解决用户需求。这种情况下,拥有强大生态服务能力和内容能力的公司,才能拥有更高的用户粘性,从而持续发展业务、生产更大的商业价值。

李彦宏曾告诉员工:" 百度离破产永远只有 30 天 ",以此来提醒大家一定要保持警惕,保持战斗力,才能够在市场上生存下来。

百度是有着技术基因的科技公司,在技术方面有着行业领先性。但随着用户需求转变,脱离场景、内容和服务谈技术,很难留住用户。尤其是在互联网新贵们虎视眈眈的今天,百度面临的挑战只会越来越大,此时,急需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之道。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