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肉大王”每年屠宰鸡1.6亿只,如今被迫卖身?

来源: 钛媒体 2022-11-27 00:24:14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0520 bytes)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文 | 快刀财经,作者 | 沐九九,编辑 | 黄晓军

在世界杯开播首日,外卖仅 3 小时卖出黄金鸡块 25 万块。

这惊人的消耗量背后,是中国企业攻克百年来白羽鸡卡脖子,种源进口依赖难题的结果。然而在消费者借 " 鸡 " 狂欢时,却有白羽鸡大王凤祥股份绝境卖身。

最近,凤祥股份因债务沉重,被迫拍卖转让公司 70.92% 股权。这意味着拍卖完成后,创建 20 多年的凤祥股份将彻底脱离山东刘学景家族的控制。

要知道,作为中国最大的白羽肉鸡出口商,凤祥股份每年屠宰 1.6 亿只鸡,且远销日本、欧盟、马来西亚、韩国等诸多国家与地区,其创始人刘学景更是曾问鼎山东首富。

如今突然卖身易主,凤祥股份究竟怎么了?

慢却稳的 " 鸡肉大王 "

1990 年前后,在肯德基、麦当劳先后进入中国市场,撬动无数食客的胃时,已经 40 多岁的刘学景刚通过卖豆腐、开植物厂赚了第一桶金。此时谁也不曾想到,本该毫无交集的两者,却在未来互相牵扯。

按照惯例,为了保证原料供应稳定,降低经营风险,品牌在进入新市场后往往会通过在本地寻求供应商来解决原料难题。比如,肯德基在福建开第一家餐厅时,品牌采购员就曾不惜从福州开车几个小时到达光泽县,就为了能和当时已有知名度的圣农达成合作。

很快,知名快餐品牌寻找供应商的消息不胫而走。看中这一商机后,1994 年,刘学景毅然拿出全部积蓄,并向银行贷款 200 万元,成立了山东凤祥有限公司,开始在山东老家的荒山上喂鸡。

然而就好比今天网友吐槽预售即种棉花一样,在养鸡这件事上,凤祥股份多少慢了些。彼时," 养鸡大王 " 温氏集团正准备从广东向全国扩张,福建的白羽鸡养殖企业圣农也因为引进了全中国第一套进口屠宰设备受到肯德基青睐,而凤祥股份俨然一个新手。

但这并不能阻拦刘学景的决心。为此,他不仅聘请优秀的养鸡专家,还通过自学掌握养殖技术,硬生生把自己逼成了 " 鸡肉大王 "。

没过几年,凤祥养鸡场就发展起来,紧接着,刘学景又相继成立了饲料厂、商品鸡场和宰杀冷藏厂等,将整个产业链串联起来。

显然,这种全产业链运营模式极具优势,不仅让凤祥股份在国内白羽鸡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也让公司以独特的魅力征服海外市场。

据说,曾经有个来自日本的桥本先生急需 800 公斤 " 凤祥 " 牌特殊规格腿肉,但因量少且交货时间急,几乎是个赔本的生意。在公司内部纠结做与不做的时候,刘学景当即表示," 迈向国际市场必须靠两条腿走路,一要靠质量,二要靠诚信。客户的要求就是我们的工作标准,别说这批货是 800 公斤,就是 8 公斤,也要认真去做。" 最终,从接受订单到客户验工,凤祥股份仅用了 20 个小时。

尽管最后这笔订单赔了 4000 元左右,但靠着这种诚信经营的理念,凤祥股份一步步打开了国际市场。即使在 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公司出口分割鸡数量仍同比增长 35%,而在 1997 年 ~1999 年,公司出口创汇也连续三年占聊城市出口总额的 1/3 以上,被省政府有关部门认定为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外经贸先进企业。

如今,凤祥股份不仅如愿获得肯德基、麦当劳的供应商,还成为了罗森、沃尔玛等连锁集团的重要供应商,彼此利益关联。同时,凤祥股份的鸡肉还成为马来西亚生禽肉市场的唯一中国供应商,远销欧盟、日本、中东等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而刘学景本人也在十几年时间成为坐拥亿万资产的养鸡大王。

2020 年 7 月,凤祥股份登陆联交所,成为内地第一家在港股上市的全产业链鸡肉食品公司。

两条腿迈步,谁拖累了 " 鸡王 "?

上市仅两年,凤祥股份就遭遇卖身危机。

这就不得不提到凤祥股份的组织架构了。2005 年,在带领凤祥白羽鸡打出知名度后,刘学景再度盯上了新的行业——阴极铜行业,并为此投资近 60 亿元成立祥光铜业。2009 年,刘学景又将原本的鸡肉食品企业和铜业整合到一起,组成新凤祥集团。

尽管在之后祥光铜业迅速成为仅次于江西铜业和铜陵有色的中国第三大炼铜企业,但由于炼铜历来属于重资产行业,无论是购买铜矿石还是冶炼过程,都需要大量资金,因此,长期以来,祥光铜业不得不向银行寻求融资。

而此番凤祥股份被迫卖身,也是由于祥光铜业破产重整,导致其控股股东新凤祥控股及附属公司均被纳入司法重整范围。

对大企业来说,集团跨行业多元化运营并不稀奇,但为何凤祥股份却踩雷了呢?

这是因为除铜冶炼受市场环境影响造成营收下滑外,集团主营的白羽鸡近年来也因疫情等多方因素遭受重创。2022 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24.43 亿元,同比增长 24.06%,归母净利润亏损 0.71 亿元,上年同期亏损 0.47 亿元,亏损同比扩大。

而亏损扩大的凤祥股份,还在不断扩建产能。截止 2022 年 6 月 30 日,凤祥股份新建笼养肉鸡改造场 11 座,在建笼养肉鸡改造场 1 座。

另一方面,凤祥股份引以为傲的连锁公司供应商身份也极其不稳定。

据招股书披露,尽管公司与主要客户有着 15 年以上深厚合作历史,但与主要客户并无订立长期合约,合约都是一年一签。这意味着,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一旦有同等质量但价格更合适的对手出现,凤祥股份的合作客户很有可能放弃自己而选择别的合作公司。

与此同时,凤祥股份存在大客户带来的销售在总营收中占比较大的问题。2019~2021 年,向五大客户作出的销售额分别约占总收入的 28.95%、27.21%、25.01%,单一最大客户分别约占总收入的 13.5%、12.38% 及 11.39%。

这种对大客户的过度依赖,极容易出现大客户影响甚至决定营收的问题。一旦大客户的合作意向有所改变,将对营收和利润带来动荡。

延伸产业链,C 端是门好生意

不只是凤祥股份,近年来养鸡企业都不算好过。

自从 2019 年在猪肉价格上涨,以及老百姓对白肉需求等多种因素下,白羽鸡行业迎来丰年。当年,仅 A 股市场 4 家白羽鸡企业就共实现归母净利润 88.8 亿元,此后更有春雪食品、大成食品以及凤祥股份 3 家养鸡公司陆续上市。

然而巅峰之后就是困境。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自 2020 年起,由于产能持续处于高位,价格逐步下探,当前鸡苗、鸡肉价格位于大部分公司成本线之下。2021 年 10 月份,白羽鸡苗价格跌至 1 元 / 只以内,此后一直到 2022 年 3 月中上旬,鸡苗价格一直低位运行。

反映到企业上,就是利润集体下滑。2021 年,包括圣农、凤祥在内的 7 家白羽鸡概念公司,全年盈利总额仅 8.69 亿元,不足 2020 年的 30.57 亿元的三分之一,甚至不足 2019 年(7 家公司共计 99.5 亿元)的零头。以益生股份和民和股份为例,自 2021 年三季度以来,公司连续三个季度遭遇亏损,且亏损数额呈现逐季度上升的态势。

但在所有上市概念股中,圣农集团却表现出极强的抗压性。尽管在 2021 年归母利润同样下滑明显,但圣农集团仍保持了 4.48 亿元的净利润,且在 7 家概念股利润总额中占比超过 50%。

对于抗压性的增强,圣农在财报中将其归纳为 C 端业务的增长。3 年内,公司 2C 业务复合增长率超 70%,线上及新零售业务复合增长率达到 300% 左右。

事实上,在 B 端市场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除了圣农,凤祥股份等养鸡企业也在探索 C 端。

以凤祥股份为例,近几年开始深耕鸡肉深加工,并推出了针对 C 端消费者的两大品牌凤祥食品和优形。其中,优形于 2017 年开创即食鸡胸肉品类后,市场高速发展,2019 年前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160%。同时,在 2021 年天猫和京东两大传统主力电商平台上,鸡胸肉产品增长超过 38%,而包括优形在内的前三大品牌贡献了市场增长的 90%。

这也导致外界不乏出现凤祥股份靠优形撑起的声音,而凤祥股份董事会主席刘志光也曾大放豪言称,要用优形再造一个新 " 凤祥 "。

然而在今年上半年,优形产品销售收入仅 186.7 百万元,同比下降 21.5%。

当然,这并不代表 C 端不具备潜力,相反 C 端市场具有极大的潜力。尤其在健康化的趋势下,鸡肉人均消费有望提速,而白羽肉鸡的预制菜品也将成为大势所趋。

只是这一切还需要时间,而凤祥股份恰好输给了时间。

参考资料:

1.《" 白羽鸡王 " 凤祥股份卖身记》

2.《靠 " 优形 " 鸡胸肉的凤祥股份》

3.《养鸡赚钱有多难?中国 7 家龙头公司,辛苦一年净赚不到 9 亿元》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