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中介的“辛德勒名单”(图)

来源: 腾讯财经 2014-02-14 10:21:20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9150 bytes)

  • 加拿大政策变化给集中于加国移民的中介造成损失,但却利好澳洲的中介。
  • 这不是加拿大的第一次“一刀切”,随着政策的出台,移民中介行业洗牌声音再起。
  • 这是一个类似中国股市的“政策市”,一个千万里之外的政策而可以轻易左右的市场。

 

近60岁的孟正晖(化名)说他累了。时间已是13日晚上十点,连续工作了整整15个小时后,他用布满皱纹的双手来回搓着早就耷拉了的双眼。

一天前,加拿大联邦政府于2月12日早间公布的2014年财政预算案,因为时差而阻碍了远在北京的孟正晖的回家路。他不得不开始不断接听诸多客户的询问电话,但让他忧心的是,和他的客户一样,除了焦急的等待,自己似乎没有更多的办法。

而他的一名年轻的移民中介服务的同行,远在澳大利亚的顾华凌(化名),却因此变化而摩拳擦掌,憧憬着自己的生意将因此变得更加繁忙。如果不是距离太过遥远,否则,若能看到80后的顾华凌,孟正晖或许会想起20多年前刚刚创业的自己。

近些年来,发生在中国的富豪及中产阶级的移民大潮,托起了他们的生意。但这一生意并非外界看来那样光鲜。有数据显示,随着加拿大移民政策的收紧,将有超过4.6万中国移民申请者将被新政拒之门外。

移民中介与他们背后的数万移民计划被打破的中国人,需要做出选择了:继续寻找更高成本的加拿大移民路径,还是转战他国。在七大工业国中,加拿大一直是人均新增移民最多的国家,中国人移民最看重的医疗与教育体系对新移民也最友好。在过去几年,加拿大新增移民大约有10%都来自中国。但现在,加拿大政府认为,一些移民入籍加拿大的成本太低了。

加拿大的“一刀切”效应

两天前公布的这份加拿大联邦政府预算案中,最为重要的内容莫过于,该国将在2014年一次性(once-and-for-all)终结联邦投资移民和企业家移民,并在这一财年拟退款200万加元。这两条道路如果堵死,前往该国的投资移民渠道只剩魁北克省投资移民,和加拿大联邦政府为了均衡地域经济发展而推出的省级提名投资移民。

令孟正晖头疼的是,手里最大业务板块即将因加拿大联邦政府的“一刀切”而受到冲击。自己已经创办20余年的这个公司,和大多数规模不算大的移民机构一样,就连老板孟正晖也要时常接听客户的电话。对所有这些以加拿大为主要业务的中介机构来说,此次“一刀切”影响不小。

根据加拿大公民和移民部提供的数据,目前加拿大投资移民有6.5万人的积压申请,按照目前的处理速度,需要6年时间才能处理完,而如果最终终止,这几万半路上的移民者的相当一部分,就连等待的机会也将失去。这些人当中,就有几十个在孟的手中。

“最直观的经济损失,目前积压的客户,损失近20%。”2月13日晚间,仍在办公室加班的孟正晖,坐在椭圆会议桌的对面,给腾讯财经计算着自己的损失。已经有些客户在询问移民其他国家的可能性了,而加拿大之外,除了少数的美国业务,其他目的地国家,并不是他和自己公司的擅长。

这意味着生意可能要被转移给另外一部分人,例如顾华凌。

顾是刚刚进入澳洲移民服务行业的一名80后,她曾是一名美丽的空姐。当下是她最忙碌的时刻,赶上澳洲大学开学,她的留学和移民业务相比往常更加繁忙。

去年10月,在完成澳洲的学业之后,伴随着公司的成立,顾小姐正式自己做起了老板,在遥远的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市做起了帮中国人“筑梦澳洲”的生意——澳大利亚近年一系列利好的政策让这个原本就极具人气的南半球国家亲切地向准移民招手,而同为英联邦国家的加拿大的政策变化,给顾华凌增加了更多的信心。

她在越洋电话里告诉腾讯财经,澳洲投资移民同样有着诸多的形式,其中包括“500万美元重大投资”的类别,这相当于中国富人阶层移民澳洲的“黄金通道”:没有学历、英语水平要求,也没有年龄上限,且减少了在澳大利亚居住的时间,签证持有者四年内仅需在澳洲注满160天。此项目中,投资人可选择包括州政府债券、澳大利亚证券和投资委员会监管基金(限于在澳洲境内投资),或直接投资澳大利亚有资格的公司。

这一项目公布后立即受到了众多中国富人的青睐。顾华凌提供给腾讯财经的数据显示,2012—2013年之间澳洲移民局共发放了7010个商务投资移民签证。其中在2012年11月澳洲移民局引进500万重大投资之后,共收到超过230份的申请,为澳洲政府带来总计价值达11.5亿澳元的投资金额。

作为澳洲第三大城市,布里斯班市现在有20到30家华人中介在这笔生意中竞争,其中有5、6家都是和顾小姐一样在去年才刚刚加入到这一竞争的队伍当中。“我不害怕竞争,现在的大环境让我相信这是一个好机会”,顾坦言对自己的创业信心满满,面对越来越多的客户,她很享受当下的忙碌,接受采访反而成了她这忙碌的一天中难得的消遣。

而接受采访则成了她的前辈孟正晖倾诉的场合。事发也不过两天,在与腾讯财经的交谈当中,会议桌对面的他,多次提及压力大,“比刚回来的时候还难”。

和大多数逐渐成熟的服务行业一样,移民机构们总是使用着格式合同,当中有一条是——移民不成功不收费。若此次的预算法案最终通过的话,孟正晖们手里的加拿大移民案子很多就没法成功,机构们只能退费。

“这就与生产10元一个的茶壶相似,人力等生产成本6元。若是能够顺利交单的话,每单能够赚2元;若因为别的原因,茶壶生产到一半没法继续了,只能停产。这样一来,除了要退回原来生产茶壶的成本10元,还得算上6元的成本价。总的算起来,至少得在未来生产3个杯子才能填补这次的窟窿。”他捏着指头算着。

外热内乱的移民中介业

上个世纪末,在加拿大拿到政策研究分析方向的博士学位后,孟正晖就带着助理回北京创立了自己的公司,主要做加拿大和美国的移民业务,后者占比不大。摸爬滚打了近20年,孟正晖的移民业务愈发集中于加拿大,这让他如今几乎“赤裸”地暴露在加拿大政府的“枪口”下。

“一刀切”早已不是加拿大的新鲜玩法。2002年,加拿大就曾实施新移民法规,不仅提高了技术移民的门槛,还将法律效力追溯到了当时已经提交申请表的申请人,迫使很多人放弃了申请。数名从事移民工作近二十年的人士,都对腾讯财经将此阶段归结为整个行业的“历史冰点”。这是因为,彼时占主导的还是技术移民,也是整个行业的主营业务。

这次,“冰点”重来。

“移民行业洗牌的声音又开始了。” 已经从事移民业务16年的资深移民顾问、华东地区最大的移民机构汇加顾问集团咨询总监陈朝旭对腾讯财经说。

移民大潮下,多位接受采访的移民机构负责人却都对腾讯财经表示,这个行业“赚钱越来越难了。”除了移民项目的难度系数越来越高外,他们觉得移民市场的主导者——移民输入国在移民政策上的手法越来越多,一致认为加拿大是个最大的麻烦制造者。

这与随处可见的移民热有很大的不同。除了孟正晖所指的主流移民群体——有钱中小企业主外,中产阶级移民的数量也逐年上升了。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沿海城市的前公务员告诉腾讯财经,自己和拿手术刀的医生的妻子,本有着稳定的生活,不曾考虑出国,但在身边人几乎所有人都在谈及移民好处后,他们也在2011年年初拿到了加拿大的永久居住权。这样的故事不在少数。尤其是,去年,雾霾流窜全国后,移民声越来越多,移民的故事也不时可见。

但移民者们总觉得被对方挣去太多钱的机构们却说,这就是个玻璃球——看起来很美罢了。“并不是想出去的人多了,这个行业就发展更快。”孟正晖说。

和孟持有一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这是因为控制着移民市场命脉的移民输入国每年都有自己的配额。最为关键的是,后者的配额增长速度总也追不上移民申请者,即使是最近几年涌现了不少类似塞浦路斯的移民配额。毕竟,大家想去的都是发达国家。

长期的供需不平等后,久而久之,供方自然把门槛提高。要么拖长审理周期、要么提高拒签率。此次加拿大“一刀切”能够推出的原因之一,就因为长期积压的文件接近7万。而移民政策,往往也是这些国家最重要的政治议题,政党之间为了彼此区分,往往对待移民有不同的态度,而执政权的更迭,往往变造成移民政策的变化,比如,多位人士称,此次加拿大的变化,就和现有的执政党所代表的中部区域并未从移民中获取利益有关。

沉浮圈子近二十年,虽然前来咨询的人越来越多,孟和陈都觉得移民申请越来越难了。除了大环境的改变外,行业的竞争也愈发激烈。自2002年开始,中国国政府对移民服务公司进行牌照发放,至今已有800多家取得相应的证书,“实际上,远不止这些。”

这是因为,以加拿大为例,能够提供移民服务者必须拥有加拿大移民顾问监管委员会(ICCRC)注册顾问身份——移民代理人。孟透露,国内拥有这个顾问身份的人非常少,平均每个公司不足5%,甚至有些公司压根就没有人取得此顾问身份,但是依旧安然接单。

多位受访者称,圈里人“打擦边球”的不在少数,包括现今某家做得很大的移民机构在最初也一样,找到已经拥有移民代理人身份者合作,后者仅仅是进行签字工作而已。尽管2011年中,加拿大通过的C-35法案已明确规定,任何没有移民代理人合法资格的人如果提供有偿的移民服务,都被列入刑事犯罪。

鱼龙混杂之中,2013年,这个行业爆发了一个大案。美国商人Sethi以创建“芝加哥会议中心”EB-5项目为由,从250名中国移民投资人手中骗走1.45亿美元投资金额以及1100万美元管理费。诸多中国本土的移民中介公司,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充当了施骗者的推手。孟的公司没有卷入,但他亲眼看到自己的同行因此而陷入泥潭。

20年过去了,孟觉得自己依旧没有看到行业明朗的迹象。每年一百来个单子,每个单子的利润也就几万块,他也曾一度动摇过,想学习曾随着自己创业的助理一样,转身于其他更成熟的行业。事与愿违,他与友人一起投资的几个项目相继黄了后,方惊醒,“除了当下这个,其他的都做不来。”

不好的消息是,收紧中国移民政策的不仅是加拿大,因为中国富人不仅影响着中国的房价。2012年,新加坡政府终结了金融投资移民计划,原因就在于当地居民担心房地产价格会受到影响。而一直被认为积极推动海外移民来新西兰定居的新西兰移民局,出人意料地在2013年底宣布开始收紧同属商业移民类别的创业移民政策。

就在此次加拿大政策变化之后,澳大利亚的《商业旁观者》报,就在2月13日呼吁澳大利亚政府,应该学习加拿大和新加坡的经验,“欢迎那些具有思想和资本的企业家,把债券购买者或者房地产投机者剔除出去。”

与孟正晖相比,年轻的顾华凌是乐观的。但年长的同行的经历提示她,风险总是隐藏在那里。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