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IP热潮下,品牌该如何抢到营销红利?

来源: 时趣研究院 2022-11-01 22:33:5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598 bytes)

随着大众生活方式的焕新,艺术、设计、文化正在成为人们生活享受的关键词。

可以发现,艺术类、博物馆类 IP 如今已经成为品牌营销合作的首选 IP 类目之一,纵观整个 IP 资源生态,艺术类、博物馆类不但能够在营销合作中拔高品牌调性,还能受到年轻用户群体的青睐。

根据清华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发布的《新文创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围绕历史、文化 IP 进行文创开发正呈现出井喷态势,2019 年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规模相比 2017 年增长了 3 倍,90 以后的年轻人已成为新文创消费的主力军。根据埃森哲发布的《全球 95 后消费者调查中国洞察》报告指出,中国 95 后以及 Z 时代消费群体更加在乎品牌的内涵价值。

同时,随着国潮的崛起,博物馆类 IP 亦成为了某种中国文化崛起的象征。且不说多年前不断刷屏的故宫 IP,近年来唐宫夜宴、只此青绿、三星堆都曾成为了大众热议的话题,频频登上热搜。

当然,国际艺术 IP、国际博物馆 IP 也获得了大众的青睐,例如安迪沃霍尔、村上隆、草间弥生等艺术家作品、展览受到了年轻人的打卡和喜爱,大英博物馆、法国蓬皮社中心都成为年轻人口中的谈资。

整体来看,艺术类、博物馆类 IP 正在快速爆发。正如美国著名认知派心理学家杰罗姆 · 布鲁纳所说," 故事传递的信息比事实难忘 22 倍 ",通过艺术类、博物馆类 IP 讲述品牌故事,能够让用户对品牌记忆更加深刻。具体来说:

对于成熟商业品牌而言,高质量的文化艺术联名产品,可以实现产品即营销的效果,创造出无限可能;

对于初面世的新品牌来说,存在 " 渴求迅速积累用户、实现快速增长的痛点需求 ",则可以选择带货能力强、知名度高的艺术 IP,巧妙的借用已经被市场验证的 IP 流量势能,带动新品牌的快速成长;

而对于具有出海需求的中国品牌而言,在与国际上知名的博物馆或艺术 IP 联名之后,可以在短时间内开拓新的市场,塑造海外品牌形象与调性。

我们相信," 人文内容和审美 " 将成为企业讲述自身品牌故事的最佳桥梁之一,一旦品牌融入文化,也将拥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实现传播与传承。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