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赛道有四季,中国SaaS还在等春天

来源: 钛媒体 2022-10-28 23:54:5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8778 bytes)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文|锦缎

"SaaS 的春天快来了。"

如果你问任何一个中国 SaaS 行业的玩家,无论是 VC 还是创业者,亦或是 BAT 这些互联网巨头,大家都在多多少少重复同样的叙事:春天将至。

" 中国的 SaaS 启动较晚,市场空间非常巨大,在政策有力扶持之下,我们必然要先机布局,尽管现在我们还没找到好的生意模式,烧了几千亿,但是我们有信心。"

实际上你可以把 SaaS 换成创新药,元宇宙,医疗 IT,云计算,大数据,也同样毫不违和:" 热点词,巨大市场,政策支持,烧了几千亿,有信心 "。

但是就是找不到好的生意模式。

在硅谷教父彼得 · 蒂尔眼中,喜欢给自己贴赛道标签的公司几乎都是不可投资的那一档:

" 我对一切主题热点投资都抱有怀疑态度,一般来说这样的投资毫无区分度。大家很喜欢把一大堆完全不同的东西放进一个热点中,标签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医疗 SaaS 等等,但是 实际上是底层却完全没有区分度的公司 。"

01 SaaS 赛道基本盘

中国 SaaS 到现在没有找到自己的方向,这一点可以从 SaaS 上市公司的市值看出端倪:

以 2022 年年初节点作为统计,中国 SaaS 上市企业市值 TOP10 的总市值约 612.2 亿美元,美国 TOP10 企业总市值突破万亿美元,达到 10963.2 亿美元。

中美 SaaS 上市企业 TOP10 总市值相差 17 倍。

与那些早已划定生意模式,早早开始全球扩张的美国 SaaS 公司比起来,中国的 SaaS 公司,大多数还处在从软件服务商向 SaaS 转型早期阶段:

市值超过千亿的 SaaS 公司仅有金山办公一家,这是因为金山办公的订阅收入已经接近 7 成,在市场看来,这个指标意味着 SaaS 转型接近成功;

不过,除了金山办公,其他 SaaS 主题公司都还处在春寒料峭阶段:

2021 年,用友网络和金蝶国际的订阅收入分别为 16.5 和 15.7 亿元,占云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31% 和 57%;即使是所谓的建筑造价软件王者广联达,在 2021 年它的云收入达到 25.6 亿,其中造价软件云收入占比 67%,也只能说是刚刚碰到及格线。

而排在后面的泛微网络,二六三,微盟集团等公司,我们从他们未超过 100 亿市值的天花板这个事实不难判断出,在投资人眼中,他们离一个真正的 saas 公司还有很远的距离。

颇为滑稽的对比是,这些 SaaS 公司的总市值加在一起也没有超过 4000 亿人民币。但疫情之后的 2021 年,在线教育和在线办公生活方式的迅速爆发,让这个赛道吸引了大量投资。仅仅根据不完全统计,仅仅在过去 3 年,中国 saas 这个赛道的总融资额已经接近了 2000 亿:

如果把 SaaS 赛道的融资额看做成本,而市值总额看成收益,4 年过去了,整个行业的投资回报率不到 30%,SaaS 赛道的 VC 收益率难言乐观。

02 市场里都是南辕北辙的故事

VC 的海量投资产生的资本泡沫甚至让行业的竞争格局进一步恶化:

在 VC 投资人眼中,很多 SaaS 公司拿到融资之后,运营动作开始走形,越来越多的 SaaS 公司开始变成了一个传统的软件部署公司,急于追求营收完成,只为完成 VC 定下的营收目标。

南辕北辙的故事由此展开。

对 SaaS 初创公司来说,VC 催生的高营收是两瓶毒药之间的选择:

初创公司当然需要风投融资,以及营收目标的指引,但这种通过定制化部署 " 充值 " 出来的营收的负面效果极其明显:这些营收即使是真实的,它所代表的生意模式估值也低的惊人;

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SaaS 市场反映出来的订阅营收,和它所代表的估值,是客户基于效果完成的付费,SaaS 模式的核心,是将软件效果不及预期的风险,从原来的客户承担,转移给了生产者。

一个良好运营的 SaaS 本来的面貌,应该是基于极其细分的市场和客户,通过订阅模式,让产品和服务随着时间可以不断优化,大幅降低客户的使用成本,提升客户体验,迅速扩宽市场。

很多中国准 SaaS 公司走偏了方向,南辕北辙的踩坑比比皆是:大多数公司都为了追求短期营收在不断做低价值的本地化部署,换而言之就是越来越不像一个 SaaS 公司,而变成了一个更不像 SaaS 的传统软件服务公司。

03 巨头们的畸形操作

在互联网巨头开发的协同办公 SaaS 中,也充斥着大量似是而非的 KPI:

有的大公司试图考核用户时长,以这个指标来判断付费用户范围;有的大公司则考核月活登陆数字,无限期推迟扩大付费范围的行动;而公司则直接将视野投向海外,希望设计一款全世界都想用的在线办公软件。

在某 SaaS 赛道的资深投资人眼中,这些互联网巨头的考核方案无一例外将把项目进一步带偏:

在与某巨头在线会议负责人的沟通中,他不解的问道:" 为什么你们不考虑将付费范围从 300 人会议降至 30 人呢?"

他得到的回答是:" 这可能会影响我们的月活数字。"

" 那你为什么不取消 MAU 的考核呢?"

他得到的是一个无奈的微笑。

与众多 VC 加持的 SaaS 初创公司一样,互联网巨头支持的 SaaS 项目,在 KPI 设定的问题上,同样也受到了互联网人 " 有锤皆钉 " 的思维定式限制:尽量大的用户数量,尽量高的月活和在线时长,尽量免费,尽量涵盖方方面面的需求。

这样设定 KPI 的结果可想而知,几乎每个互联网巨头的 SaaS 产品都变得大而无当,有需求的 1% 客户在里面找不到自己想要为之付费的项目,多得是 99% 没有任何目的的搭便车的人,而没有了来自愿意付费的客户真实反馈,产品无法进行任何有效的改进。

04 SaaS 这条路走不通吗

按道理,SaaS 这个赛道不应该是这样的:

如果我们以 2016 年 G20 杭州峰会发布的《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为标志,中国数字经济的转型之路已经走了第六个年头。

在一个 BAT 悉数入场,VC 投入千亿巨资,政策高度呵护,每个 SaaS 创始人不是斯坦福就是剑桥的计算机优秀毕业生的赛道里,数字化转型整整 6 年就要过去了。

此刻赛道中的玩家还在用 " 春天就在拐角 " 的说法来彼此麻醉。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整个 SaaS 赛道的几千亿现在已经变成了学费,但大家还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是中国市场对 SaaS 没有愿意付费的需求吗?事实并非如此。

在线办公,在线会议,在线教育的需求在 2020 年之后再也没有回落,居家办公已经成为了刚需;

随着经济周期效应显现,制造业降本增效的需求与日俱增,大量企业主开始愿意为提升产能利用率而寻求 SaaS 解决方案。而政务段的信息安全的需求更是对中国 SaaS 公司提出了新的要求。

与其说是中国市场没有产生 SaaS 巨头的基因,不如说是 SaaS 赛道上的众多选手到现在依然不得其门而入:

SaaS 归根结底是一种针对细分需求产生的新服务模式,与其专注打磨科技和狠活,每天推出一个新热词,不如真的塌下心来,从赛道的最末端倒推下,你的客户们究竟愿意为哪段代码持续付上 3 年费用。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