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顿马丁穿越“天幕杀机”

来源: 腾讯财经 2014-02-10 11:42:28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9221 bytes)

  • 近18000辆汽车的召回,召回规模相当于自2008年以来总产量的75%。
  • 被外国媒体推向风口浪尖的中国汽车零部件生产商纯属躺枪。
  • 汽车顶级豪门内一幕权力更迭的宫斗正在上演。

007电影系列里神通广大的詹姆斯邦德最钟爱的情人是谁?不是黑珍珠哈里贝瑞,也不是法国天使苏菲玛索,而是阿斯顿马丁,从1964年第三部007系列电影《金手指》开始,这一英伦超豪跑车品牌已在至少11部007电影里留下自己风驰电掣的身影。

但就是这个以007为代言的传奇超豪跑车品牌,却在最近深陷质量门。一贯以高质奢华著称的超豪车居然配套伪质油门踏板,阿斯顿马丁为此吊诡的低级错误付出的代价是:近18000辆汽车的召回,召回规模相当于自2008年以来总产量的75%。这一事件令业界震惊。对于汽车行业而言,因零部件质量问题引发大规模召回并不是低概率事件,但这只限于规模化生产的汽车;但在极为小众的超豪车领域,如此大规模的召回堪称奇闻。

自杀式纠错

防止质量问题严重损及品牌美誉度,阿斯顿马丁展示出严苛的自律自查精神:据阿斯顿马丁2014年1月15日提交给召回车辆涉及国之一美国国家高速路交通安全委员会的公函陈述,因油门踏板破损而进行的个别车辆召回始发于2013年5月29日,而后10月份又发起过第二轮召回,两次都属小规模。但在第二轮召回更换中,一位美国康涅迪克州的经销商向阿斯顿马丁报告了新踏板在更换过程中破损的情况。

阿斯顿马丁立即对此展开调查,对失效的踏板以及其他批次的踏板进行了充分的实验,实验的结果是“至当日,破损现象并未再次发生”——破损状况可能只是例外,并不足以引发对这一踏板全部撤回的严重后果,而这也只是反复实验的考量点所在;但这时矛盾的焦点已经改变,初期的实验中就已经发现踏板所用材料虽然标注的是杜邦PA6材质,但其实属性却是与PA6.6一致,有的踏板材质甚至两种都不是。(注释:PA6和PA6.6的区别,其化学物理特性相似,但PA6的熔点较低,而且工艺温度范围很宽,抗冲击性和抗溶解性更强。)而阿斯顿马丁对踏板材料的要求标准是PA6。

不符合原规定标准的材料也经受住了原设计标准的承压测试,“没有一个踏板未通过承压测试”,这是报告的原话。虽然在反复测试的质量上均未表现出明显的危害与风险,但阿斯顿马丁还是以零容忍的态度将所有涉及伪质踏板的车辆召回,即使这意味着召回几乎占到自家6年生产总量的3/4的汽车, 即使这可能带来对品牌美誉度难以估计的风险。

如果说阿斯顿.马丁“自杀”式纠错行为令人敬佩,那此前整整6年,这一违规踏板居然能安然使用的疏忽就越发令人困惑。

违规踏板的供应商在阿斯顿马丁的报告中被指是深圳科翔模具有限公司。尽管事发后,深圳科翔模具有限公司有负责人出面否认是阿斯顿马丁的供货商,但阿斯顿马丁说的清清楚楚,科翔是其三级供应商。阿斯顿.马丁油门踏板的一级供应商是英国公司Precision Varionic International,二级供应商是来自香港的Fast Forward Tooling,层层转包到科翔负责生产油门踏板臂,而科翔并未使用规定的杜邦原材料,而是用的东莞合成塑料有限公司生产的杜邦仿冒品。

最先报道召回事件的外国媒体开始将炮口对向了中国制造的品质问题,阿斯顿马丁宣布将零部件生产链从中国迅疾转移回英国本土也似乎指明了问题症结所在。

“这是在找替罪羊”,博斯公司汽车行业咨询专家彭波对腾讯财经表示,“中国的汽车行业零部件生产品质在5年前、10年前也许会被人严重诟病,但经过这些年合资厂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已经今非昔比,汽车业最权威的JD Power对中国新车质量研究显示,中国自主品牌的新车质量平均故障率显著下降,越来越接近国际平均水平。宝马、奔驰这些对质量要求严苛的厂商都有中国供应商,有的中国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已经在德国建厂。以阿斯顿马丁事件来诟病整个中国的汽车零部件生产是有失公允的。反而是阿斯顿马丁这样的顶级汽车厂商,怎么会启用一家员工只有几十人,年收入不会超过1个亿的小企业做供应商是极大的问题,现实的说,至少应该找一家出了问题能应对官司的企业做供应商。”

鱼目混珠的供应商固然令人鄙弃,但“质量门”的问题背后已然牵涉到供应商体系管理与质量监督的“管理门”。 阿斯顿马丁何以能让这种鱼目混珠得逞,又为何在相安无事多年后,在此时此刻自我拉爆?

研究阿斯顿.马丁过去六年的经营状况,不难发现汽车顶级豪门内一幕权力更迭的宫斗正在上演。

几度易主

有着007系列电影作为金字招牌的阿斯顿马丁,近十年来却一直遭遇着资金缺口,东家也是换来换去。2007年,科威特两大投资公司Investment Dar和Adeem Investment为主的财团,以4.75亿英镑的价格从福特手中买下阿斯顿马丁公司大多数股权,成为控股股东。随后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令收购方债务高企,自此陷入漫长而复杂的债务泥潭。

2012年12月,意大利的私募基金集团Investindustrial增资1.5亿英镑,从而获得阿斯顿.马丁37.5%的股份。据阿斯顿马丁的董事长Richards David向媒体透露,Investindustrial获得4个董事席位,而以Investment Dar为主导的财团股东共有5个董事席位。英国《金融时报》在一则报道,把Investindustrial称为拥有管理控制权的小股东。

Investindustrial的入股流程全部完成正好是在2013年5月,也正是在当月31号,阿斯顿马丁发出了此次关联事件中第一次小规模汽车召回通知。4个月后,有消息传出:Investindustrial的董事长安德烈博诺米希望换下阿斯顿马丁现任CEO厄里奇贝兹。不过阿斯顿马丁一直拒绝评论此消息。去年4月、5月到9月,彭博社、华尔街日报等外媒接连有消息报道贝兹即将下课,新CEO将在2013年最后三个月内上任,媒体甚至列出了具体的候选人。

当然,时至今日厄里奇贝兹仍然在位,只是三个月期限过后,新CEO到任的风言风语并未成为事实,倒是上演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大规模产品召回的意外剧情。但如果细摸根源,此次产品质量问题的发生其实与贝兹长期以来执行的战略有莫大干系。

“阿斯顿马丁必须在国外生产”,这是厄里奇贝兹的名言,他甚至公开表示除了品牌营销,阿斯顿马丁的所有业务都应该外包,贝兹还请来自己的前东家保时捷公司顾问,为阿斯顿马丁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

贝兹于2000年始任阿斯顿马丁的CEO,2001年至2007年的6年间,在福特的严格管理体制下,个人所能发挥的有限。与阿斯顿马丁同在福特豪车兵团的捷豹路虎就曾经抱怨,即便是内部一个总裁级别的人想要推动某件事情,压在他顶上的汇报层级多达7层,捷豹想换个仪表盘上纯装饰用的时钟样式也得经过福特的层层审批。2007年脱离福特的控制后,贝兹就开始推动生产链转移。

2003年大众为阿斯顿马丁建的盖顿(Gaydon)工厂投用,为其主要生产基地。但自2001年贝兹任CEO以来至2007年,阿斯顿马丁的产量已经增长10倍达到7400辆,盖顿的产能增容已经有限。而且在债务重压下与经济不景气影响下,阿斯顿马丁要巨资投入自己的生产链,难免捉襟见肘,外包利用别人现成的生产设备与资源成为了最方便而有效的解决途径。

自2008年开始,贝兹在与欧洲的众多车身厂商谈过后,最终选择了麦格拉斯太尔的澳大利亚工厂为其生产阿斯顿马丁当时最新推出的Rapide4门轿跑车,这是阿斯顿马丁的主流车型首次在英国之外的其它地方生产。这引起了不少关注阿斯顿马丁纯正血统的人的非议。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阿斯顿马丁在设计上已有和欧洲其他国家合作的久远先例,如保时捷的Boxsters就有在芬兰生产,劳斯莱斯的幻影就在德国生产,看上去没人会反对;这次又不是在中国生产。”

可是这位分析师没料到的是,在外包战略的大旗指挥下,诸如踏板这样的非核心部件就在层层转包的过程中逐渐偏离了方向。

新东家与旧掌柜

扩大产能、增加销售这样的事情大概没人会不乐意。但事与愿违,阿斯顿马丁从2007年达到销售高点后逐年下滑,2012的销售量已降至约3500辆,腰斩一半有余。

2012年阿斯顿马丁的年收入约为4.6亿英镑,同比下降9个百分点,税前亏损3410万英镑,此前的2011年阿斯顿马丁亏损3310万英镑。007的座驾,正在穿越前所未有的天幕杀机。

阿斯顿马丁将业绩下滑归结于行业的不景气,但同期意大利的竞争对手法拉利的营业利润却上升了12个百分点,达到3.5亿英镑,而隶属德国大众的宾利也实现了大反转,同期营业利润上升30个百分点,达到15亿欧元。

新入股的东家Investindustrial致力于扭转颓势。Investindustrial董事长安德烈博诺米是一位扭亏能手。在进驻阿斯顿马丁之前,博诺米有一个辉煌战绩就是将濒临崩溃的边缘的意大利豪华摩托车品牌杜卡迪成功拯救——杜卡迪是传奇摩托车品牌,拥有众多的运动发烧友,在世界上经常被人拿来与法拉利做比较——博诺米用了6年的时间将杜卡迪打造得焕然一新后成功卖给了奥迪。而博诺米的家族背景也十分耀眼,其奶奶安娜被称作金融夫人,在上世纪60-80年代叱咤风云,其父亲则也是一名汽车发烧友。

博诺米曾经想收购菲亚特旗下的阿尔法罗密欧,进入汽车的世界,但直到阿斯顿马丁,他才终于等来了在四轮世界里一展拳脚的机会。2013年他正式介入之时,正值阿斯顿马丁的百年诞辰。他的身后既没有大的投资集团支持,也没有可以依靠的专业技术团队。

“当然,这是一项挑战,不过轻而易举就干得来的事,我不喜欢。如果我们从数字上分析,阿斯顿的产量不及法拉利和劳斯莱斯,这就是我们独树一帜和经典高雅的具体表现。问题是近些年,它有些迷失了根本,盲目追求数量和急功近利,到头来近乎一场灾难”,博诺米毫不掩饰自己对阿斯顿马丁经营状况的不满。

他为阿斯顿马丁开出的药方是:“让一些加工合理化和企业国际化,把企业技术层面上错失的时间夺回来”, 他提出“相对于2012年的3792辆而言,阿斯顿马丁年产至少应该在7000辆。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一种新的车型。目的是瞄准到目前为止被忽视的市场,这将是一款高级4×4或者跨界车。另外,从宾利到兰博基尼,大家都在瞄准这一细分市场。我敢肯定,我们的品牌可以拓展到一个迄今为止未曾涉足的领域。”

日前,已有阿斯顿马丁曾经的概念版Lagonda SUV将利用奔驰的GL级车型平台量产的消息传出。博诺米承诺对阿斯顿马丁的持股至少10年不出售,他还定下2016年产量翻番上7000辆的目标,只是这一目标在博诺米的计划中与老贝兹无关。

老贝兹作为业内声誉隆盛的工程师与管理者,在保时捷、宝马都有过卓越功绩,十几年来也一直是阿斯顿马丁的灵魂核心人物,其外包战略也并不会被博诺米全盘否定,博诺米甚至强调阿斯顿马丁需要更多的国际化。

当主局已久的老王者遇上年轻气盛的新东家,这一博弈的结局还未见分晓。只是我们看到在博诺米计划的2013年最后3个月时限内老贝兹并没有下台,而此后掀起的大规模汽车召回事件无疑涨了新主的士气减了旧王的威风,而被外国媒体推向风口浪尖的中国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则纯属躺枪。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