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穿上秋衣秋裤!电热内衣跨境订单大涨

来源: 时代财经 2022-09-27 20:46:3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072 bytes)

" 太难了,人们需要支付高昂的日常生活开支,包括天然气费、电费和租金 …… 过去的 3 个月,几乎所有的食物价格都涨了 10%-30%,像面条的价格涨了 80%,色拉油的价格涨了 100%。" 一周前,老外贸人杨忠收到了来自奥地利客户的信息。

寒潮来袭,今冬欧洲普通家庭的能源开支暴涨。杨忠对时代财经说,相比匈牙利、塞尔维亚、挪威等国家,德国和周边国家天然气费用上涨幅度最多,民用涨 30% 左右,商用上涨幅度超过 300%。

能源危机带动了整个冬季产品行业在欧洲地区的销售,不仅境内的木柴、煤炭因为供不应求而价格飙升,中国制造的电热毯、取暖器等小家电也正迎来一波出海高峰。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早在今年 6-7 月,欧盟 27 国进口中国电热毯月度数量由 52.1 万条迅速攀升至 129 万条。

在社交平台上,# 欧洲人买爆中国电热毯 # 的话题下," 秋衣秋裤 " 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有网友表示:" 下一个目标,秋衣秋裤出海。"" 只要电热毯吗,秋衣秋裤不备上吗,可以出个套餐。"" 御寒三宝,一件都不能少。"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 欧洲人不太习惯用电热毯和穿保暖内衣,但是现在九月就已经很冷了,因为各种费用上涨和能源限制使用,不知道这个冬天要如何解决,确实可以把秋衣秋裤推荐给欧洲本地人。" 在德国定居的李波对时代财经表示,自己的秋裤还是几年前从国内带来的,每年都会穿,可谓 " 御寒神器 "。

电热保暖内衣跨境订单激增

" 本来我们是下个月才开始卖,但是这个月就已经陆续接到很多订单了。" 福建泉州一家做电热保暖内衣的厂家销售经理林盛对时代财经表示,今年跨境客户的订单来得更早一些,往年的 9 月,仓库每天出货量不过几百件,但是现在每天能出货 5000 套 -8000 套。

" 订单的数量和去年相比,至少翻了一番,客户几乎都是做外贸,亚马逊平台更多。" 林盛告诉时代财经,十几万的大订单也会有,高峰时期的现货,一天单笔出货就能达 1.8 万件。

据时代财经观察,电热内衣套装是在普通内衣套装中加装了多区通电发热装置,启动发热则需要配备电源,也就是充电宝。而 20000 毫安的充电宝一般能支撑 6-8 小时发热。

林盛所在的公司,不仅售卖电热内衣,还有电热马甲和电热羽绒服,近期销量都十分可观。谈及对今年下半年出口订单的预期,他表示:" 我们库存从上半年就开始做,仓库库存还有几十万件都是等下半年订单,今年总货量在 150 万件。"

图片来源:1688 网站截图

远在千里之外,做同类产品的广州泰昌服饰有限公司,也出现了订单激增的情况。" 我们现在有客户一次性订 3000 多件,大部分货都是发到货代处,然后出口到欧洲等国家。" 该公司销售人员对时代财经称。

他还表示,能明显感觉到今年前端客户对这一类产品比往年更有信心,目前工厂订单的同比增幅在 20%-30%,保守估计今年整体产品销量应该会增长 40%-50%。不过,据他观察,欧洲地区寒潮刚至,跨境商家们也是刚开始发力推广,时机还没有完全成熟。

上述销售人员告诉时代财经,10 月底是电热内衣套装销售的高峰期,到 10 月中旬工厂就要开始连夜赶工加班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亚马逊德国站,9 月以来,的确有不少商家上架了此类产品,此前的售卖商家也收到不少来自本地消费者的评价。

据时代财经了解,不包含充电宝,电热保暖内衣根据发热区数量不同,出厂价约在 100 元 -200 元之间,广州泰昌服饰有限公司出厂的包含 16 个发热区的套装出厂价则在 220 元。而亚马逊德国站显示,包含充电电源后,此类保暖内衣标价普遍能翻 3 倍,甚至有些卖家标价高达 170 欧元(约合人民币 1172 元)。

保暖内衣生产厂家:正对接出海渠道

不过,相比智能发热保暖内衣的热销,普通保暖内衣的境外销售情况并未呈现火热的情况。时代财经询问的多个保暖内衣厂家表示,外贸订单虽有一定增长,但是幅度并不算明显。

常年和欧洲客户打交道的杨忠表示," 从欧洲本地人的御寒选择来看,天然气之外,优先选项是木柴、壁炉等产品,其次是电热毯、取暖器。随着气温进一步下降,保暖内衣的销量会进一步增长,能源危机或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 "。

" 我们已经开始对接渠道,想通过 Tiktok 和阿里国际站去快速找到客户。目前,我们对接上一个做阿里国际站的客户,打算把我们工厂比较热销的款做成欧码,拿一系列款式去试水。" 青岛翠霞针织服装有限公司老板董德昊对时代财经表示,他想做第一个吃到螃蟹的人。

董德昊从新闻中看到电热毯等保暖类产品跨境订单销量暴增的消息时,他便决定抓住这波机会,把外贸订单做起来。" 虽然穿衣习惯不同,但是保暖内衣作为保暖产品也应该有市场,他们需要这些新鲜的东西,中国制造现在本身在国外就有不错的口碑。"

9 月 20 日左右,董德昊便着手开始将想法落实,开始在渠道、人员对接、产品版型上做调整。他告诉时代财经,目前,各个线条都在推进,在招聘网站上也已经发布具有亚马逊平台等外贸经验、英语过关的相关运营岗位。

时代财经了解到,董德昊经营的针织服装工厂主营保暖内衣产品,年产量在 5000 万元 -8000 万元间,虽然公司团队有外贸经验,但其十几年间的业务重点是内销。这一次,他不仅重新建立外贸团队、做海外仓,还迫切希望能与跨境渠道客户对接成功," 担心时间上有些跟不上。现在正好是需求旺盛的时候 "。

" 早一步迈出步子才能早一步抢占市场。内销市场都是用一样的产品,一样的能力去抢市场份额,对外的话,中低价格和性价比中国制造更有竞争力。" 他对时代财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