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曾经的几个网红菜场,现在都怎么样了

好久好久没有关注过菜场这个空间了

大家在周末或者平时有逛菜场的习惯么

我一直觉得在城市里,菜场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尤其是在上海这样的快节奏都市,我们更加需要菜场这样的慢空间

上海几乎每年都会冒出一两个网红菜场,我们也算是现在自媒体生态里,实地看过比较多菜场的公号了吧

如果你还记得



从 2017 年开始,我们就开始分享了浦东一个被玫瑰花簇拥的菜场,万有集市()



来源:Freeman(裸筑更新)

2019 年老卢湾区一个被改造成日系风的永年菜场()



以及,这是 2021 年上海最火的 PRADA 菜场,乌中市集,直接火上了小红书()

一两年过后,不知道大家是否会和我一样好奇

上海这些网红菜场,它们还好吗

当初惊艳的颜值是否还能得到保留?当初蜂拥而至的人群还在吗?当初宣传的运营和服务还跟得上吗?

于是,我们团队决定再次回到当初那三个菜场看一看,褪去网红光环后的它们,真实的样子是怎样的

那么,就从去年上海的菜场顶流,乌中市集开始说起吧

01

失去 PRADA 光环的乌中市集,有点暗淡

可能和 Prada 的跨界合作成为了这个菜场最光鲜亮丽的时刻



乌中市集位于上海徐汇区乌鲁木齐中路,这条街道,这条马路本来就是魔都洋气小资生活的代表

当时的那个 Prada 菜场留给我最大感受是

颜值超高、年轻人超多

那现在呢

当这家菜场脱掉 Prada 光鲜亮丽的外衣之后,又回到了它本来的样子

好在乌中市集就是一个高颜值的菜场,所以它油绿色的门框,鹅黄色的灯光让它依然保持颜值在线



只是整个菜场的空间里已经看不到任何 Prada 的元素。以前摊位和墙面的 Prada 印花包装已经没有了

时尚印花设计的购物袋换成了塑料透明袋,鸡蛋、黄瓜再也没能穿上俏皮可爱的衣服

不过,菜场里面的环境还是那么干净、整洁。各个摊位上的食材依然整齐地摆放着,看着很舒服

一楼的小花店还是那么好看,但好像没什么人来买花,店主坐在一旁刷手机打发时间



本来想去二楼休息一会,但发现之前的柴米多在改造中。老板说要到 9 月 1 日才正式开业



但如果要说变化最大的,大概就是再也看不见那群打卡拍照的年轻人

现在菜场所在小马路边上略显冷清,来来往往的只是一些过往的车辆,看不到以往拥挤的人群

如你所见,进出乌中市集的人几乎都是老年人



他们穿着简单随意,有的人就直接穿着拖鞋进去,很明显他们真的就只是来买菜的

有的老爷爷老奶奶结伴过来,挑挑菜问下价格,买完菜没一会就走了



很少会有人在这里长时间停留,也没有看到像我一样抬起手机咔咔咔拍照的年轻人

因为疫情的关系,上海的菜市场关停的时间比较久,听这里的人说乌中市集也是 8 月刚开始恢复运营,到现在也只有 1 个月的时间

摊位的老板和我说," 生意还可以,附近的老客户比较多 "

所以你会发现,乌中市集在 Prada 品牌的营销下,短暂的吸引了很多年轻人。但最终回到了它作为菜场本来的样子,去菜场的还是那一些老年人



其实我们可以反思一下,到底菜场可不可以通过跨界品牌去吸引年轻人

网红菜场一时的热闹总是经不住考验,从乌中市集和 Prada 的联名来看是很难做到的



品牌方不可能永远跟这个菜场绑定在一起,所以菜场就很难去吸引年轻人,到最后新鲜感褪去

网红菜场靠一时人气吸引年轻人,最后的宿命也只能回归到菜场的本质,一个属于附近生活的人的买菜空间

02

万有集市最初样子

是一个可以当作商场来逛的菜场

早在 2017 年的时候,我们就去实地探访过陆家嘴浦城路口的这家店

这应该是上海最早一批网红菜场,可以说是超乎了我们对于菜场的想象,它不仅仅是卖菜

而是在二楼打造了一个共享空间,有各种咖啡店、美甲店、儿童娱乐区等等,给周边的居民带来了很多便利空间

完全颠覆了我们印象里菜场的那个样子



整个二层呈现了一个小区之外的社交客厅的概念

当时也是吸引了很多年轻人、或者以家庭为单位的人停留于此

此外,还特别用心地用鲜花布置菜场。有爱心冰箱为人们提供卖不掉的菜,可以免费领取

五年后,当我们再次来到这里,万有市集当初的样子依然得到保留



虽然当初簇拥着万有市集门口的玫瑰花已经不在了

变化比较大的可能是二楼的运营空间

以前这里是被规划成为一个个小型共享空间,即便是不买菜,还可以来做做美甲、喝杯咖啡的地方



万有市集在二楼做这些公共服务空间,本质上也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前来

部分空间被租出去成了健身房、舞蹈室,整个二楼还在改造升级中

虽然有点遗憾

但不妨也令人期待,等到它装修过后,会以怎样新的样貌展示在我们眼前

回到一楼依然提供很好的消费空间

各个摊位的风格还挺特别的,草编屋檐和木质牌匾显得整个氛围有点复古,一家家小店生意还不错,快中午了门口还有不少人光顾,人气很足



还有一个类似于超市的小店



水果蔬菜分类整齐地摆放着,食材看起来还挺新鲜的,看得出来当初



各菜品的价格也都是挂着小牌子写的清清楚楚,在平价菜专柜的区域还会搞一些特价促销



水产类被放在了最里面的角落,打理的干净没有影响到菜场的环境



我相信最初万有坚持菜场革命的时候,也是带着一份纯粹的初心

万有选择了一次不同于其他菜场的突围方式

在菜场打造更多共享空间而变成一个社区客厅,一个可以真正凝聚人气,留住人的而不只是卖菜的地方

把菜场空间复合化,增加用户体验感的同时,提高客户粘性

不过,它的模式依然具有创新力,依然还是一个比较成功的菜场改造样本

03

上海每年有很多不知不觉就消失了的菜场

永年菜场就是其中一个

最后来到在黄浦区永年路上的永年菜场,第一眼看到的不是什么网红菜场,而是一个紧闭大门的



门口贴上搬迁告知书的店,对,这家菜场没有了



原来这家菜场在七月底八月初的时候就关了,这一点还挺意外的

2019 年,这家菜场还经过一次更新改造,从原始的破旧菜场打造成了性冷淡风的网红菜场。当时旁边的茶叶店也纳入了菜场里营业



改头换面之后被前去买菜的人挤满了,充满了烟火气

不过,最终还是和很多传统菜场一样消失了

如今菜场的大门上只留下一张简单的告知书,和几个小摊主留下的新址,希望老顾客还能够找到他们继续做生意

另一面墙上被商家贴满了各种广告,大都是中介留下的房源信息



这个画面给人的感觉不免有点失落,好像一个曾经散发光芒的人突然就失去了它的骄傲

我试图找了下永年菜场消失的原因

菜场周边的百货店、烟酒店等商铺也在关门,被贴上了拆迁的标识



而且,从沿街的景象也能看出来,这里大概是要拆的



所以永年菜场也跟着拆走了

每年上海都有很多菜场消失吧,菜场的消失总是无声的

永年菜场开了四十多年,最终还是随着城市更新的步伐,消失在邻里之间的生活中

这也是大多数传统菜场的宿命,就是在城市发展更新的过程中,可能就被淘汰了,悄无声息的消失了

04

这些网红菜场,各有各的宿命

比如,Prada 联名乌中市集,被包装的很潮很时髦,颜值高也容易吸引大批年轻人的关注

网红风吹过之后,虽然最后回到了它最初的样子,但它依然提供着具有情调的菜场空间

所以,在菜场更新迭代的过程中,我们希望不仅只出现人气转瞬即逝的网红菜场,归根到底还是要为城市里的人提供便利,才是最终使命

但即便这样,上海的网红菜场不会消失,它总会以一种新的面貌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如果其中有这么一两个,不仅能够成为短暂留得住人,反复去逛的,不是当作菜场而是景点,甚至还能够成为城市名片的存在

到那个时候,不需要 Prada 和什么网红,菜场自己也能红,也才能够历久弥新

最后大家可以留言说说,自己在上海喜欢逛的宝藏菜场,又是哪一家呢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