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庄主
来源:米筐投资(ID:mikuangtouzi )
1
2022 年的国际汇率市场当真是火花四溅,玩的全是大手笔!
在美元一降一涨的收割周期当中,不仅玩出全球史诗级的超级通胀、能源危机、粮食危机,也玩出了 " 美元自己唱,人民币拧 " 着来历史性拆台大戏。
而且,中、美两个巨无霸不仅仅在汇市、地缘政治、贸易对抗当中针锋相对,在债市当中也是拳拳到肉的互相殴打,看的一众小弟是心惊肉跳。
8 月 15 号,据美国财政部的国际资本统计(TIC)公开的数据库资料显示 ,中国自去年 12 月以来,已经连续七个月大规模抛售美债。
其抛售力度之猛,减持当量之大令人咋舌,甚至市场上一度掀起了 " 中国大规模袭击美债 " 的流言。
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上半年当中,中国投资者的美国国债持有额从去年 12 月底的 1.06 万亿美元,一路狂降到了 9677 亿美元,其中减持规模最大的当属以 " 避险资产 " 闻名的美国长期国债。
仅仅 6 个月内,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缩量近一成,力度高到 1000 亿美元左右。
也就是说,仅 2022 年上半年,中国就在美债市场当中减持了相当于 2 个韩国外汇总储备的美债净估值。
估计是受此影响,英国、欧盟、土耳其、日本、韩国等过也相继抛售美债。
其中日本 6 月减持美债 184 亿美元,持有美债规模降至 1.03 万亿美元。
土耳其更狠,在才过去的 G20 峰会上跟拜登你侬我侬的恩爱,回家扭脸就把自抛债力度拉到最大,直接把自己抛出了美国主要债权国名单。
现如今,中国已经不再是美国第一大债权国了,而且离场的同时顺手将日本送上了 " 第一债 " 的宝座。
把刚刚好不容贬值下去的日元使劲稳了一把。
当真是:大哥二哥干架,结果打傻了老三 ……
2
这一次中国针对美债的七连抛,令中国的美债储备量达到 2010 年 6 月以来的历史最低值。
其力度也确实引起了国际社会的一些骚动。
笔者认为——
其主要担忧的是,以中国的巨量美元储备,一旦中国继续加大力度狂砸美债,很可能使得中美双方在金融是市场上擦枪走火的概率激增。
如何控制力度,即能保护自身利益的同时踩一踩美国的尾巴,又不会一脚把对方踩炸毛,这确实是需要认真考量的问题。
毕竟在金融市场上掀起新的对峙,并不符合双方利益。
但同时,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减持,也很有必要继续进行。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一直是美国第一大债权国,也是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天量的外汇储备也在相当长时间内,被国人引为国家昌盛的证明,也认为是促进汇率稳定的重要砝码。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这并不能算错。
但是在我看来,这种以 " 体量为王 " 的思维逻辑,从近几年开始已经彻底过时了。
中国过大的外汇和美债储备,对中国的帮助已经不是利大于弊了,反而成为了一种巨大的负累。
3
首先,从最表面来说。
中国巨大的外汇储备规模,不仅在稳定汇率的功能方面有所衰退,而且也成为了令我们投鼠忌器的一种 " 人质 "。
很不幸,人质还在对方手里。
在中国前几十年的外汇储备扩张过程中,美债的持有量逐年递增,作为全球赫赫有名的避险资产,自然是流动性对冲的绝佳对象。
但是随着近些年美国金融法西斯主义的猖狂崛起,以及部分纳粹化倾向,美元的信誉一直呈稳定下跌状态。
尤其是几次重大的 " 抢劫式违约 " 举世震惊,阿富汗的资产说昧就昧了,俄罗斯的国有资产说冻结就冻结了。
这直接击穿了美国国债的信誉底线,所有国家的在美资产都成为了美国人的肉票。
" 欠债不还就叫正义 " 的思维逻辑一旦被政治正确,那么在局势日趋紧张的今天,中国能否承受数万亿资产被美国 " 正义 " 掉的代价呢?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同时,从索罗斯袭击英镑,CGT 怒砸巴西的几次历史经验来看,英国当时的美元外汇储备当量是索罗斯的近百倍。
巴西被打成狗的时候,其正是世界第三大美元储备国,但依然挡不住汇率的疯狂波动。
4
第二,深入一些讲。
从历史上的几次著名的大规模外汇袭击当中我们能够看到,英国、泰国、巴西、阿根廷都存有大量的美元外汇储备。
但他们依然没能挡住华尔街的恶意袭击,并且全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08 年之前,长期的贸易顺差令中国也有相当体量的美元储备,但依然在次贷危机当中,以对等超发 4W 亿为代价,才涉险过关。
即便中国在接下来的几年当中疯狂扩充外汇储备,外汇占款规模一扩再扩,但依然有 15 年的外汇大战和 18 年的二次增发。
我们如果认真去思考,就能明显地看到一个被人故意隐藏起来的结论:大规模外汇储备并不是为了促使外汇稳定而存在的 " 工具 ",它是不断追求货币安全和进行货币对抗产生的 " 结果 "。
不是因为外汇储备大,所以汇率稳定。
而是为了维护汇率稳定,从而被动的导致了外汇储备规模的不断激增。
5
事实证明,过大的外汇体量并不是财富。
我们能拿美元做什么?那张纸片片又是什么?
一张一百美元的钞票,其印刷成本不足 3 美分。
如果美元是可以自由使用的,那也还好说。
但是,美国能够用他们印出来的纸片购买我们的实际商品,但是我们在宏观层面却没有办法有效地使用美元。
高科技技术不准买,战略物资不准买,硬性资产不准买,赴美上市需要拿涉及国家安全战略数据去换,反正就是不认美元。
而大规模美元投资当中,对中开放的内容,普遍是流动性差、风险高、收益率低垃圾债和垃圾资产。
你就算买了这些东西,还得把钱留着一部分防他黑你。
如果你想要流动性,就必须购买收益率低得可怜的美国国债,如果你想要收益率,就得做好资金被套牢在垃圾资产中的准备。
泰国当年就是这么被玩死的,有兴趣的朋口可以去翻看一下我以前的文章,有专门讲过索罗斯狙杀泰铢的详细过程。
所以大量的美元外汇储备,其实是购买不到高价值目标的,只能以避险的理由拿极低的保底收益率。
我们都知道,在商业市场上,借钱贷款搞投资的都是大佬,存钱干活吃利息都是屌丝。
而我们很不幸,在对美市场当中就是出于这么个状态。
他们发行美元,用纸换取我们的物资,然后我们再将这些换来的纸,以美债的形式还给美国。
美国再用收回来美元投资军备和金融系统,从而进一步控制其他国家,保证其美元的优势地位,让我们不得不继续增持美元。
一只羊,薅两层毛 ……
在汇率市场当中,不仅要付出两层毛的代价,同时为了对冲流动性,我们又不得不对等增发本币。
而由此造成的通胀还财富贬值,则会向下渗透入民生系统,最后砸在老百姓头上。
又综上所述,就又延伸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我们不进行对等增发,不去替美国扛着个通胀,行不行呢?
如果这么做了,有会发生什么事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