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车辆坠楼!聊聊蔚来汽车背后的代工厂

来源: 星空财富 2022-06-29 00:02:46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1956 bytes)

6月22日下午5点20分左右,一辆蔚来(HK9866)测试车辆从高空坠落,造成两名测试人员不幸身亡。



来源:九派新闻(左)新浪微博(右)

事后蔚来回应,此为意外,与车辆本身无关。这种着急为车辆正名的表态,再次引来争议。蔚来也因此被指冷血。

不管事故起因是什么,安全无小事。

近两年,蔚来俨然成为了新能源汽车赛道的新宠儿。但其实,蔚来车辆是找代工厂生产的。而这家代工企业,就是——江淮汽车(600148)。

2020年下半年,江淮汽车又深度绑定了大众。双喜临门之下,江淮股价从5块钱左右,最高涨到了21.87。把曾经的难兄难弟——江铃汽车(000550)远远甩在了身后。



来源:亿牛网,江铃汽车(左)江淮汽车(右)

但是,如果把江铃当做一面镜子,就会发现江淮,其实并没有取得多大的、实实在在的成绩。

股价随随便便翻几番,到底值不值?

一、商用车赛道,量价双降

江淮汽车、江铃汽车,名字近乎雷同,业务也很相似。从财报看,二者都是商用车(货车、客车等)为主乘用车(小轿车、SUV、MPV等)为辅的双轮驱动格局。

之所以称其为难兄难弟,是因为主营的商用车,正在走下坡路。而且,江淮的处境,或比江铃更悲观。

1?市场地位,反映市场竞争力

2021年,江铃商用车总销量28.75万辆,其中卡车+皮卡18.6万辆,轻客10.15万辆。

江淮商用车总销量27.18万辆,其中货车25.74万辆,客车(包括非完整车辆)0.6万辆,多功能商用车0.8万辆。

乍一看,江铃和江淮的商用车总销量,基本是一个量级。但其实,这组数据暗藏玄机

比较货车销量,江淮占优,多了7.14万辆。而货车行业全年能卖300+万辆。比较客车销量,江铃占优,多了9.55万辆。而客车行业年销量只有40+万。

7.14万辆之于300万辆,并不起眼。但9.55万辆之于40万辆,已经占了1/4。



来源:iFinD

这就意味着,在货车赛道,二者市场地位差距并不大(轻卡行业,江淮市占率第三,江铃第四)。但在客车市场,江铃市场竞争力碾压江淮(轻客行业,江铃市占率30.5%,稳居第一)。

举个更简单的例子。这就好比,数学考试,我拿第三你第四。但语文考试,你拿第一我倒数。综合实力,一目了然。

2?销量下滑,库存积压

而这种差距,不仅仅体现在排名上,更会直接影响业绩。

2021年,受国六标准切换透支、治超治限(卡车载重限制)等因素影响,卡车市场严重萎缩。江铃卡车销量同比下滑8.36%。不过,得益于在轻客市场的强势地位,轻客销量同比增加9.16%。综合下来,销量下滑幅度并不明显。

反观江淮,就没这么好运了。不仅卡车销量下滑,客车销量降幅也高达32.76%。

与此同时,不知是出于规模经济的考量,还是为了抢占市场有备无患,江淮的生产量并没有同比例减少。从而导致库存量剧增。库存积压问题凸显。



来源:江淮2021年年报

3?营收缩减,毛利率下降

反映到业绩层面,销量下滑直接导致营收锐减。2021年,江淮商用车(不含客车)营收同比下降12.68%,客车下降47.85%。

来源:2021年度数据

而这个营收降幅,甚至比销量降幅更高。这就说明,价格也在随之下降。从而导致商用车、客车的毛利率也分别下滑了1.1%、6.25%。

量价双降,只怕是商用车赛道最悲哀的事了。

二、乘用车赛道,并不美好

当然,资本市场愿意给江淮高出几倍的估值,绝对不是冲着商用车去的。比之江铃汽车,江淮最大的优势是乘用车

2008年,江淮正是进军乘用车领域。2010年,江铃紧随其后。不过,之后江淮傍上蔚来和大众,甩开了江铃。

只是,江淮乘用车的故事,真有这么美好吗?

1?自营乘用车,赔本赚吆喝

2021年度,江淮乘用车合计销售25.25万辆。江铃合计销售5.35万辆。二者相比,江铃这点可怜的市场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不过江淮也没好到哪去。

江淮现在的乘用车品牌,主要是思皓。思皓是2018年由江淮大众发布的。而江淮大众,是江淮和大众合资成立的企业。

按理说,江淮大众不并表,思皓的销售额也不应该计入江淮。但有意思的是,目前思皓品牌的经营和相关商标的使用权,都归了江淮。

那么问题来了,大众为什么这么大方?很简单,因为思皓不赚钱

2021年,江淮乘用车实现营收87.23亿,同比增长19.39%。单看这个数据还不错。因为思皓旗下,有一款新能源乘用车E10X,去年实现了不错的销量增长。



来源:江淮2021年年报

但这款车只是微型车,技术壁垒低定价也低。从财报看,江淮的乘用车根本没有赚钱。去年毛利率还是-1.85%

不可否认,比起江铃,江淮在乘用车,甚至包括新能源汽车领域,都有一定的布局。但自身实力不够硬,至少目前,实在看不出有多大的前途。

2?蔚来代工,收益与风险并存

至于江淮与蔚来的合作,始于2016年。江淮为蔚来建设专属生产基地,负责车辆生产,并按件计费收取代工费。

这项业务在财报上看不到具体的数据。不过排除整车、底盘业务后,猜测这项代工服务收入,大概率是计入了【其他】科目下。横向比较,也确实只有这项数据最好看。



来源:2021年度数据

2021年,江淮其他业务实现营收19.78亿,同比去年增长18.41%。毛利率17.61%,同比去年增长9.24%。

毫无疑问,这是江淮目前最赚钱、且最有增长潜力的业务。不过,这项业务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业绩贡献度有限。

2021年,江淮与蔚来的合作到期后,再次延期到了2024年,且年产能扩大到了24万辆。这对江淮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2021年,江淮的交付车辆只有9.3万辆。这就意味着,江淮近几年的代工收入,或有希望翻2-3倍。

但是,去年江淮的其他业务收入占比只有4.92%。即便再翻2-3倍,对业绩的整体贡献度也十分有限。

第二,最大的风险点,是与蔚来的合作关系。

如前所说,江淮与蔚来的合作,是有终止日期的。2024年后,是否会继续延期,还要画个问号。

当初,小鹏(HK9868)也曾找海马汽车代工生产,但2021年已经转向了自建工厂。新势力造车成本较高,蔚来到现在还没有实现盈利。而向代工厂分润,必然会进一步加重亏损。

目前,在合肥政府的支持下,蔚来第二个生产基地或已有着落。与江淮的合作关系,真能一直持续吗?

而江淮已为蔚来建设专属生产基地。一旦合作终止,曾经的投入,覆水难收

三、撇开业绩空谈利好,都是耍流氓

综上,江淮大众很难撑起翻了几倍的市值。尤其是2022年一季度,江淮汽车业绩进一步恶化,净亏2.9亿。堪比去年全年的盈利规模。

不过,资本市场仍然对江淮寄予厚望。因为2020年下半年,江淮股价爆发的导火索,是大众。



2020年6月,大众收购江汽控股50%股份,间接持有了江淮8.58%股权。同时,又对江淮大众(发布思皓的合资企业)增资至75%。在资本眼中,江淮已经深度绑定了大众这个靠山。

但是,第一个消息,大众只是持股江淮,并非业务合作,所以并不能创造实质性的业绩贡献。只是当江淮赚钱时,大众能从中分走一部分投资收益而已(也可能是亏损)。

至于第二个消息,大众确实提升了江淮大众的战略地位,但同时,也削弱了江淮的地位。曾经的江淮大众,已经改名叫大众安徽,江淮二字不见了。大众安徽的管理层,也几乎都来自大众。

与其说这是一家合资企业,不如说完全是大众主导。江淮仅剩的存在感,就是仍然保留了25%的股权。或有希望赚到来自大众安徽的投资收益。

不过,大众安徽承载的是大众在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愿景。特斯拉(TSLA)、比亚迪(002594)在前,蔚小理(三大造车新势力)尚不能盈利。大众安徽何时、甚至于是否能够走上正轨,尚属未知。

另外,这25%的股权,或许还得加个时点,截止目前。试想一下,如果大众安徽真的能迅速成长,那么大众是否还会把25%的股权收益,留给江淮?

撇开业绩空谈利好,都是耍流氓。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