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账算不明白,是要吃大亏的

能算经济账,就是好的开始。

- 1 -

好久没聊疫情了。

上周,我所在的城市终于可以堂食了,因为中间要搁一桌导致客容量减少一半,所以现场还排了一会队。然后扫码登记,吃下来的感觉是,菜品还不全,价格略贵,估计是物流供应还没有完全恢复的原因。

不过时隔三个月第一次堂食,还是很满足的,打卡发朋友圈是必须的。

为什么可以恢复堂食呢?

一方面是我所在城市市区已经没有确诊了,下面的地级市还零星有一两例,另一方面就是我们之前说起过的常态化核酸检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

常态化核酸检测最近很火,其实在很多城市已经试点或者铺开了,但是河南宣布全省常态化核酸让这个话题彻底引爆网络。

说实话,我也没想到会是河南冒头率先宣布,因为这对财政还是个不小的负担,按照我的理解,杭州、成都两个试点城市的所在省份更有可能率先宣布这一措施。

没别的原因,单纯还是从财政角度来考虑,而且我们看到河南是 48 小时常态化核酸检测,我所在的包邮区某市是 72 小时:

河南这次迈的步子有点大。

在网上也引发争议,有人开始算经济帐,我觉得确实也有必要算一算,不单单算河南的经济账。

- 2 -

开始算账之前,说在前面,免得大家打口水仗,就是不要做意气之争,还是要从实际务实的态度来讨论。

我并非觉得常态化核酸就是最优解,但是它是当前各种因素下的还不错的选择,是符合各方利益一个折中方案。

我看到两方人马都希望一步到位,特别是其中的一方,无法接受常态化核酸检测的做法,这种一步到位的想法其实在很多事件上都能看到,而我想说的是,恰恰是这种一步到位的诉求会压缩政策的实施空间和调整过程

所以,觉得常态化核酸无法接受的,我觉得没有错,但是还要更着眼于现实。

好了,说完这些话我们开始算账。

先算一个小帐。

常态化核酸要花多少钱?占财政收入多少?地方可以负担吗?

以河南为例:

全省一年核酸费用:183*4*9936.6 万 =727 亿

配套检测设施和人工费用:按照月薪一万计算一年需要331.2 亿

加在一起河南省一年的常态化核酸检测费用是1089.2 亿

对比一下:

2020 年,全河南省的而且河南的医保基金累计结余 1199.74 亿元,和核酸支出差不多持平

2021 年,全河南的公共预算是 4168.8 亿,转移支付 11635.2 亿,加上政府基金和国有资本收入,一共大概是 18029 亿,核酸支出约占 6%

而 2021 年河南 GDP 是 58887.41 亿,占比不到 2%

这个比例看起来还是不低的,特别是财政吃不消,全国大部分省市都要靠转移支付,换句话说,大部分都是财政赤字,靠负债,这要是再加 6% 的财政负担,肯定吃不消

目前的办法只能用医保基金做缓冲。

看看河南的医保情况,2021 年河南全省医疗保险基金收入 1398.19 亿元,支出 1274.95 亿元,累计结余 1199.74 亿元

看这个医保结余,基本上如果全走医保,也就能支撑一年多一点

其他城市就要好多了,按照全国来计算,华创证券的研究显示:

全民可以常态化核酸 3 年半,上海可以测 18 年,北京可以测 9 年,而河南、甘肃和安徽最少,不到两年。

所以单纯从医保支出来看,压力还是很大的:

所以不要说测核酸不花钱,等到医保耗尽,就知道花不花钱了。

如果医保的缓冲没了,就只能发特别国债了,而时间也看到了,河南只能支撑一年多,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河南率先实行常态化核酸检测的原因。

小帐算完了,压力确实不小,时间也很有限。

再来看个大帐,封控如何影响 GDP?

按照我之前经历的两个月封控,除了药店和菜场等开门,其他都关门的情况下,有人做过模型计算过数据:

如果城市关闭一个月,经济损失大致为城市全年 GDP 的 4.5%,对比一下河南的数据,全年核酸常态化的支出占 GDP 不到 2%

而且,以我的观察,每一波疫情没有两个月不能消停,那么损失就是 9%,一年就一波疫情吗?不敢再算下去了。

有更具体的统计,长江商学院会计学教授薛云奎测算的上海疫情封控 52 天的经济损失:

单看工业产值损失:1473 亿元,平均每天为 28.32 亿元,约占全年 GDP 的 3.4%。

当然如果按照薛教授把市值损失也加进去,两个月不到的经济损失已经接近全年 GDP 总产值了。

我不去质疑会计学教授的数据是否精准,模型是否合理,但是实际数字肯定会比较吓人的。

和经济损失相比,核酸检测的费用就没那么多了。

当然有人说了,为什么要封控,所以为什么我要在开头先说那一段话,不然根本讨论不下去。

我并非觉得常态化核酸就是最优解,但是它是当前各种因素下的还不错的选择,是符合各方利益一个折中方案。

- 3 -

结语

话说到这里基本就没什么可说的了,从当下实际和经济账出发,常态化核酸可以让我们最大程度的恢复生活和工作秩序,让经济活动正常运行起来,剩下的只能交给技术和时间了。

两天一测或者三天一测,然后像往常一样上班、去公园、逛超市,就像我们之前说的,人的适应性是很好的,放在疫情之前不可想象的事情,如今看起来也没那么不可接受。

但是,我突然又想起张医生说的话:

就地过年的人们,是为社会做了贡献,做了牺牲。

常态化核酸检测也一样,希望大家不要忘记这一点。

期待疫情结束的那一天,真正正常的生活可以恢复。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