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催,又一个行业,要歇了?

今年,才是互联网最难的一年。

- 1 -

今天,一觉醒来,起的有点晚,发现互联网开始大裁员了。



首先看某东的裁员,下方是流出的裁员清单:



看了一下,主要集中在京喜、零售、科技和大健康业务线,看比例,这一波裁员不少。

根据这张流出的清单:

京喜是重灾区,广东、四川战区直接裁掉了,前段时间媒体已经报道了,社区团购迎来寒冬,京喜拼拼裁员撤城。

零售业务线也裁了差不多 30%,其中广告业务部差不多全端了,看来今年的在线广告肯定比去年还难看。

这里需要说一下的是,某东裁得主要是新人,不少是去年才招的应届生,估计裁老员工赔偿成本太高吧。

而且,据说某东把裁员称作是毕业,对这些应届生来说,只好当是延毕了。





近期裁员的还有有赞,据说裁员比例更惊人,疑似达到 70%,看着这些工牌和电脑,确实有点震撼。

有赞这几年确实不太顺,市值蒸发 90%、没能实现盈利,连副总裁都走了,裁员也不奇怪了。



最近裁员的还有滴滴货运,滴滴不止货运,几乎全线业务都将裁员。

除了这些,上周开始传出的阿里、鹅厂裁员 15%-30%,在此之前,字节跳动、爱奇艺、美团、快手等互联网大厂也传出了裁员消息。

作为一个互联网老人,我觉得互联网的寒冬又一次来临了。

- 2 -

我在互联网从业超过十年,也经历过大厂裁员,说说我对裁员的一些看法。

大厂裁员主要分为几种类型:

1、人员优化

现在被传成段子,其实确实是优化,互联网呆久了,老油子特别多,上班摸鱼带薪拉屎的基层员工,只会开会搞小圈子的中层领导,都需要新鲜血液来替换,没什么可说的。

2、业务调整

互联网企业,特别是大厂,都有很大一部分后备员工,一方面是可以随时扩张新业务,另一方面也可以从竞争对手那里挖人把它挤垮。

特别是每次有新赛道,都是扩招的时候,高薪招进了很多素质参差的员工,等到热度没了,业务线收缩,这些人自然也就要裁掉。

所以,这和 996 是呼应的,比如社区团购,火的时候 70 万招一个应届生,玩命得干,冷下来的时候,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裁员,不奇怪。

3、战略收缩

经济周期的原因,政策的原因,需求减少,资本求稳,意味着烧钱扩张的时代退去了,到了要活下去的时候。

谁的现金流最多,谁的成本最小,谁就能活下去,这个时候,就要把一些不挣钱的新业务,或者不怎么挣钱的老业务给停掉,甚至是赚钱的业务人员也要瘦身,这是刀刃向内的时候,尾大不掉只能被拖死。

上一次战略收缩还是 1999 年吧,都 20 年了。

看这次互联网企业的裁员,不像是人员优化,更像是业务调整加战略收缩

- 3 -

结语

这么看来,今年才是互联网最难的一年。

从 2020 年开始的反垄断,到如今的反无序扩张,互联网的政策底还没看到。

政策加上疫情,撑了两年的互联网,也要歇了吗?

作为过去十几年最朝阳的行业之一,拉动经济、解决就业,别的话也不好说太多:

要锤请轻锤。

被裁掉的员工可能就比较惨了,特别是在大厂高薪的时候,加了杠杆背了房贷的人,这一波互联网寒冬,各个大厂都在裁员,估计想找相同待遇的工作比较难了,如果现金流不足,父母又无法帮衬的话,可能一两个月现金流就要断了。

看到好些被裁的人,说拿了赔偿要歇一段时间,我觉得还是先找到下家再说吧,一点经验,不一定对。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