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315" 的第一枪,打到了 " 石家庄伴郎 " 身上。
最近,上海税务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邓伦交税有问题,偷逃 4765.82 万的个人所得税、少缴 1399.32 万的个税,最终税务局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和罚款,罚单总计 1.06 亿。
说实话,这个罚单的金额,无论是跟此前的明星范冰冰、郑爽还是网红薇娅相比,都算是小儿科,不过对普通人来说也是天价了,月薪 1 万,需要连续工作 800 多年。
罚单开出后,邓伦曾发出简短的致歉信,信中提到" 将一如既往地积极努力工作 "。
想啥呢?妥妥地 " 劣迹艺人 ",目前的情形来看,几乎没有什么翻身的余地了。
除了他自己,更是坑苦了一众的合作伙伴:
身上的 10 几个代言基本上都提出了解约,就连已经结束合作的品牌,都得出来跟他划清界限;
很多待播剧,是重拍还是 AI 换脸还不清楚,合作演员的粉丝们已经急了,别连累我家哥哥姐姐;
综艺的后期,又要彻夜加班发挥剪刀手的功能,在群像综艺中 " 一剪没 " 并不容易。
该封杀封杀,该赔钱赔钱吧。
不是老嚷嚷着影视寒冬吗?怎么明星们赚钱还是这么凶猛,而逃起税来也不手软呢?
其实影视寒冬,可不是明星寒冬,越是寒冬,这些所谓的 " 扛收视、扛票房 " 的明星们的身价就越高,他们是怎么在短时间内快速挣到大钱的呢?
这里面套路很多。
有些是小钱。
影视业一直是不少地方的争抢对象,上海、无锡、东阳、新沂、海宁、厦门、佛山、深圳、青岛、海口、天津、西安等十多个城市,都有相关的政策,来开公司就给钱,那架势就是抢人啊。
比如去海口开影视公司就非常划算,海口的 23 条政策可是下血本,从影视创作、从业人员、作品、首映、参展、获奖等各个方面都有奖励,大部分奖励都在百万以上。
比如沈腾,他在海口的 " 海口那可是家大影视文化有限公司 " 上过热搜,如果以第一出品方投拍电影,票房达 1 亿,就能轻松拿到 200 万。
很多明星都有自己的工作室,这也是各地争抢的重点。有的给免房租,有的能优惠贷款,有的能给税收返现,当然更狠的就是,来了就给钱,有地方给明星工作室落地,直接就给 30-50 万。
▲综合自天眼查、各地方政府网站
东阳、新沂、象山,这些地方虽然名字眼生,但是力度都不小,白给的,谁能拒绝。扒了一下注册名单,正当红的制作人、导演、演员等 69 人,都被吸引而来,有的互为邻居,有的甚至 " 多点开花 ",注册多个工作室。
当然,地方政府有自己的盘算。
来注册就是来投资,而名人效应能拉来更多的投资。来拍片,就是一次城市形象展示,这比城市形象宣传片更直观,城市形象好了,投资、旅游、消费不就都来了嘛,这里面都是 GDP 啊。
但是,自从霍尔果斯查税开始,这着实让很多人慌得一批,有没有事儿的,先跑再说,不少人直接把工作室注销了,薅完羊毛就跑,地方怎么悲惨跟他们无关了。
当初的扎堆注册变成了扎堆跑路。
邓伦工作室所在的 " 松江区富永路 425 弄 212 号 ",高峰期有 2675 家文娱类公司,现在仍有 1878 家,算是最稳妥的;
范冰冰工作室所在 " 无锡市蠡湖大道 2009 号 ",从 1500 多家到现在 780 多家,差不多腰斩;
郑爽 " 阴阳合同 " 公司所在的新沂,则是最惨的,仅馨园影视文化产业园一家,1106 家注册公司,仅剩 53 家在业,95% 的相关公司都跑了。
当然,明星赚钱主要靠的还是片酬、出场费,现在的影视作品越来越难看,一个原因就是主要投资都给了明星,剩下的部分只能将就,所以很多电影能让观众骂着街出来。
前几年的 " 天价片酬 " 是咋透露出来的呢?是靠上市公司的信披。
比如鼎龙文化曾经公布了自己前五供应商,2017 年和 2018 年分别是周冬雨和罗晋的工作室,供的是啥货呢?基本上就是《幕后之王》这部电视剧。
报表显示,周冬雨工作室合计收入 1.8 亿,罗晋工作室大约收入 7700 万,但是后来的鼎龙文化亏得太厉害,被 ST 了。
2019 年一部《囧妈》,欢喜传媒总投资 2.2 亿,一半给了徐峥和他的团队,后来这部片子又以 6.3 亿的价格卖给了字节,号称是开创了新的播映模式,但被院线骂个半死。
因为明星拿走的蛋糕太大,烂片不断,争议也很大,现在,上市公司也学精了,不再公布供应商名字,但是依然可以看出明星有多赚,比如亏惨了的欢瑞世纪," 艺人一 " 产生的营收可以占到主营业务收入的 21%。
明星是爽了,但是,对于影视企业的投资者来讲,盈亏就难说了。
不过,要说会赚钱,还是得佩服老前辈,靠 " 卖自己 ",在资本市场如鱼得水。
2013 年 9 月,华谊兄弟给了刚成立仅 3 个多月的浙江常升 3.6 亿的估值,然后以 2.52 亿的对价收购了 70% 的股份,浙江常升的老板是张国立;
2015 年 10 月,成立仅一天的东阳浩瀚 70% 的股权,卖出了 7.56 亿的高价,股东包含了李晨、Angelababy、郑恺、杜淳、陈赫、冯绍峰;
一个月后,华谊兄弟 10.5 亿的价格收购了东阳美拉 70% 的股权,冯小刚也被华谊拿下。
买的是公司吗?当然不是,用砸钱的方式,把人和公司牢牢绑定。
不是还有 5 年期的对赌协议吗?
不用想,基本完成不了,为什么呢?比如你的公司刚成立半年,别人 10 亿收购,定了个超高的对赌协议,完不成赔 2 亿,你担心完不成吗?
但是股民们就比较惨,收购的钱是公司的,华谊兄弟后来商誉、业绩纷纷暴雷,从电影龙头变成最惨影视公司。
当然更狠的是赵薇那种,想用空手套白狼的方式,来割股民的韭菜,只是没有成功反而惹了一身骚。(戳链接阅读原文)
赚钱多当然好,但是得留得住。
所以明星们都很喜欢在税收上做文章,前些年管的松,各种 " 合理避税 " 的办法五花八门,现在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叫做 " 税收筹划 "。
对于很多明星来讲,大部分收入基本适用 45% 的个税税率,假如一年赚 1 亿,需要缴纳 4500 万的税。如果以公司的名义来收,那么总税收大约增值税 1700 万(1 亿 *17%)+ 企业所得税 2500 万(1 亿 *25%)=4200 万,起码能省 300 万。
如果做 " 税收筹划 ",大约能省多少呢?这里面门道可多了。
光明正大的,比如享受地方税收优惠。以新沂的政策为例,粗略的算一下,注册一间工作室,再省 1295 万:
增值税【1700 万 *50%(地方留存)*70%(奖励)】=595 万
企业所得税【2500 万 *40%(地方留存)*70%(奖励)】=700 万
更狠的是一些 " 税收筹划 " 的专业人士,早就盯上了这些工作室,有专人会做一些复杂的嵌套,不少人声称,所得税税率可降低至 0.5%-3.5%。
从 45% 到 25% 再到 0.5%-3.5%,普通人想都不敢想啊,范冰冰、郑爽、邓伦,都可以通过操作,偷逃税款 5000 万以上。
这里面有多少灰色地带呢?
2018 年范冰冰的事件后,娱乐圈开始了一股自纠自查的风潮,好家伙,自查申报税款 117.47 亿,差不多是 20 家影视公司的净利润。
其实,国家还是给他们留了情面的,在税务部门大数据发现邓伦涉嫌偷逃税款的问题后,曾对他进行过提醒督促," 但邓伦整改不彻底 ",于是对其立案调查。
也就是说,只要不是太过于贪心,主动补缴齐全,大概率是能够平安落地的。
坊间传言,税务局曾多次约谈邓伦及相关人员,但是依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可能因为正当红,忙着赶通告,为赚更多的钱。
等到全网 " 社死 ",再想这么轻松的赚钱,那可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