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宣布加息,7大信息你需要知道

来源: 小白读财经 2022-03-16 20:58:56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1970 bytes)

北京时间 3 月 17 日凌晨 2 点,美联储宣布上调联邦基金利率(基准利率)目标区间 25 个基点至 0.25-0.5%,为 2018 年 12 月以来首次加息。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加息后的新闻发布会中表示,加息和缩表的时机已经到来,环境 " 高度不确定 ",将部署各种工具应对。

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经历了降息 - 加息 - 降息 - 加息的历程。次贷危机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后,美联储开始了迅猛的降息进程。2008 年 12 月,将联邦基金利率降到零至 0.25% 的超低水平,正式进入零利率时代。

同时美联储开启了一轮量化宽松(QE),印出美元,购买美债,大幅放水。美联储总资产由 2008 年初的约 9000 亿美元提升至 2014 年底的约 4.5 万亿美元。

2014 年底美联储宣布终止 QE,2015 年美联储开启金融危机后的首次加息,此后又连续加息至 2018 年,基准利率从 0-0.25% 上升至 2.25%-2.5%。

2019 年 8 月开始了 10 年来首次降息,特别是 2020 年新冠疫情期间两次大规模降息直接将基准利率降到 0 至 0.25%,开始了零利率时代。

同时,开启了第二轮量化宽松(QE),美联储总资产由 2020 年初的约 4.2 万亿美元大幅扩张到目前的 8.9 万亿美元。

一、美联储是如何加息的?

美国式的加息和中国式的加息有很大不同。美国的基准利率是联邦基金利率,这个利率是商业银行 - 商业银行 - 非银金融机构之间的借钱利率。美联储加息的意思是引导联邦基金利率上升。

怎么引导呢?

主要是两个方式,一是提高美联储 - 商业银行之间的借钱利率,因为商业银行的基础货币最终来源还是美联储,美联储 - 商业银行之间的借钱利率提高后,联邦基金利率会被动提高。

二是减少在金融机构间流动的美元数量。钱变少了,美元变贵,最终利率在上升。

中式加息和美式加息不同主要是因为基准利率不同。美式基准利率是美联储 - 商业银行之间的利率。中式的基准利率是商业银行 - 企业、个人之间的借钱利率。

2019 年 8 月份以前,中国的基准利率是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2019 年 8 月以后贷款基准利率进行了改革。自此,中国的基准利率分为两类:

1、存款层面:银行存款基准利率,即企业、个人在商业银行存款的利率。基准利率一般由央行直接确定,之后商业银行围绕这个 " 指导价 " 确定自身的存款利率。

目前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是 1.5%,有的小银行因为揽储能力比较弱,会在 1.5% 指导价的基础上上浮较高,比如有些小银行存款利率能达到 2%。

2、贷款层面: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 LPR ) ,这是企业、个人向商业银行贷款的利率。LPR 的确定是:

LPR=1 年期 MLF 利率 + 银行综合成本

也就是说央行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引导 LPR,一是直接下调 MLF 利率,因为 MLF 是政策利率(央行 - 商业银行之间的借钱利率)。今年 1 月 17 日,央行将 1 年期 MLF 操作利率下调 10 个基点,3 天后的 1 月 20 日,1 年期 LPR 也下降了 10 个基点。二是通过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引导 LPR 下降,比如 2021 年 12 月 15 日,央行全面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 1.2 万亿,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 150 亿元,5 天后 1 年期 LPR 利率下降了 5 个基点。

二、美联储为什么要降息?

主要原因是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的需要。

美联储曾两次把基准利率降到零附近,同时进行大规模的量化宽松。一次是在 08 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另一次是在新冠疫情之后。但这是非常规的货币政策,一方面,大规模的放水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另一方面,货币工具箱的子弹全部打光后,如果再出现下一次金融危机很难有还手之力。

目前,美联储加息的条件有三:

1、通胀率:美国 2 月 CPI 同比涨 7.9%,创 40 年新高,而且俄乌冲突下能源价格暴涨,再不加息美国居民连汽车都不舍得开了。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加息后的发布会中也表示,通胀率仍远高于 2%的长期目标,俄乌冲突以及能源价格飙升给通胀带来更多上行压力。供应中断比以前的预期范围更大、持续时间更长。

2、失业率:2022 年 02 月 , 美国失业率为 3.8%,低于 5% 都算比较好的水平了,也满足了加息的条件。

3、负债率:负债率也称为杠杆率。2021 年三季度末美国的宏观杠杆率是 281.1%,比 2019 年末高 26.0 个百分点。这相当于美国欠下的债务需要 2.8 年不吹不喝才能还完。

美国负债率这两年增加很快,主要是因为量化宽松,2020 年 2 月以来,M2 货币供应量增速达到 41.2%,相当于印钞量增加了 41.2%,如果还要继续负债率很快突破 300%。

三、俄乌冲突对美联储加息有何影响?

俄乌冲突直接影响是加速全球通胀,原本预计美国通胀可能 3 月份见顶,现在看来通胀将大大延后。

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煤炭出口量分别占全球 11.4%、8.3%、17.8%。俄乌双方合计的大麦产量和出口量全球占比分别约达 19%、30%。

一方面,冲突导致运输线受阻,全球出现物流不畅。另一方面,制裁与反制裁导致全球贸易受限,供应下降。原本全球就因为新冠疫情原因,供应链尚未完全恢复,现在是雪上加霜。

四、美国接下来还会加息吗?

美国已经进入加息周期,这次加息只是开始,今年肯定会继续加息。今年初,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曾说,加息空间很大,不排除(2022 年)每次议息会议都加息。

接下来美联储还有 6 次议息会议,也就是说很可能还有 6 次加息。

五、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路径是怎样?

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路径是:taper- 加息 - 缩表。

1、taper 的意思是逐渐减少购债(印出美元,买入债券)。本质上是减少印钞的数量。

美联储已经宣布从 2021 年 11 月中旬起,将开启每月减少购债计划(Taper)美联储将减少 150 亿美元(包括 100 亿美元美国国债和 50 亿美元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购债规模。

2、加息。如果 2022 年加息 7 次,每次 25 个基点,那么今年加息的幅度高达 175 个基点。

美联储最新点阵图中值显示,预计 2022 年美联储将加息 7 次。

3、缩表,缩表的意思是卖出债券,回收美元。相当于抽水,货币紧缩。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中表示,加息和缩表的时机已经到来,环境 " 高度不确定 ",将部署各种工具应对。

美联储最早可能在 5 月份宣布资产负债表计划,资产负债表框架将比上次运行更快。

六、美国加息为什么会导致全世界波动?

1、美国加息如果其它国家不跟随加息,将会导致美国具有利差优势。比如美联储加息 25 个基点,意味着美元利息增加了 25 个基点,其它国家的利息没变,资金出于逐利需要从本国进入到美国,导致本国资金外流、货币贬值。

历史上看,美国每一轮的加息周期都使其它国家货币陷入贬值潮。比如上一轮的加息周期中,土耳其、阿根延货币一度崩盘。

2、美国加息将引起全球加息潮,各国外债利息增加,加上由于本币币值,还债压力山大,对于外债占比过大的国家来说是个噩耗。

3、美元是世界货币,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的占比接近 60%,在国际结算中占比超过 80%,美元将因美联储加息而升值,美元升值将导致金价、石油、天燃气、粮食等价格被压缩。

七、美国加息,中国会跟随吗?

今年中国不仅不可能跟随美国加息,反而可能会降息。

目前中国存在楼市过冷、投资回落、消费较低等问题,已经反映到经济上,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这个时间需要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进行支持。

从 2021 年底以来,中国已经进行了两次降息(LPR 下降),接下来肯定还会降。

八、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1、人民币会有贬值压力。美联储每一轮的加息周期几乎都会使美元升值。

美国加息,中国降息会导致中美利差缩小,对中国形成资金外流压力,热钱可能会 " 买入美元、卖出人民币 ",使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

人民币汇率一般是以美元作为参考,美元升值对人民币形成比价效应,美元变贵了,人民币自然显得便宜。

近几天人民币汇率出现较大下跌,主要是美联储加息预期因素。由于今年美联储加息还会持续,预计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易跌难涨。

2、美联储加息,美股单边上涨的行情估计要结束了。未来可能会呈现波动的行情,短期对 A 股形成拖累,但由于国内利率持续走低,股市的 " 性价比 " 在上升。经过连续大跌后,短期很可能构筑新的震荡区间,到了五六月份,很有可能会开启一波反弹行情。

3、美联储加息对中国楼市几乎不构成影响,因为中国并没有跟随。目前中国正在引导市场利率走低,房贷利率也在下降,一批呵护楼市的政策正在出台。国内楼市正回暖是显而易见的。

最新的消息是,财政部表示,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房地产税的延迟对楼市是明显利好。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