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的上海,有钱也很难买到好房

来源: 魔都财观 2022-03-02 00:55:3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0892 bytes)

最近很多在上海楼市发生的现象,像一根根条线串联在我面前,展开成一张新的画面。

有几点变化,值得回味分析:

1、新房的刚需盘供应跟上了,但是呈现两极分化。南九亭、安亭这样的地段也能触发积分?

2、2022 年第一轮集中土拍刚落地,没有悬念,市区只有徐汇、普陀、杨浦有 4 块地,占总量的十分之一。

3、二手房,85% 的房子都被挡在核验价之外。

讲真的,毫无焦虑传播的意愿,但是有件事我们必须正视:

以后的上海,可能有钱也很难买到好房了。

1

大家应该都知道,上海楼市是典型的存量房市场。

按照总量逻辑来看,上海的存量房大约有 700 多万套,是全球最大的二手房交易市场,每年的交易量大概是二三十万套(ps:净淡市 20 万套左右,牛市 30 万套左右)。

像今年这样的市场,可能会维持在月度二手房成交 1.5 万 -2 万套左右波动,我们取个中位数,那么今年上海的二手成交总量大约是20 万套出头

至于新房,在上海十四五规划中也提到了,每年 8 万套的供应目标。

底层数据很清晰了,上海二手和新房的成交比大概是 5:2。

但是有个信号,不得不值得我们注意:

总量和成交占比不变的情况下,好地段和好品质的新房、二手房供应开始缩减。

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可能好理解,假如说上海楼市是一家餐厅,过去几年每天荤菜有 20 例,素食点心有 8 例。

今年餐厅供应商没什么好食材了,但每天还是能保证出 28 例菜。

菜量没变,但菜品和味道明显下滑。

也就是说,你在这家餐厅吃饭,吃饱依旧没问题,但想要 " 吃好 " 就变难了。

这也就是说,在上海大家依旧能买到房子,新房和二手的供应都足够,但好房子的供应变少了,买到好房子,需要付出机会和运气。

2

先看新房市场。

今年上海的第一批集中供地共有 40 宗地块,市区内只有普陀 2 块、徐汇 1 块,杨浦 1 块。

而临港却有 8 块,占了五分之一的供应。

不难发现,新房市场的增量土地供应几乎都在外围。

去年也是如此,第三批没什么市区供应,而前两批内环 + 中环房地联动价超过 10 万的好地块,一共只有 7 宗。

大家知道去年一整年,内环 + 中外环的新房一共有多少套吗?

6589+9270=15859 套。

外环内的新房,只占全年总量的 3/10。

而从土拍市场传来的共振信号来看,从今年开始,上海的新房市场外环内的房源,只会越来越少。

3

再来看二手供应。

85% 的房子,都被核验价拦住了。

受二手核验价影响,线上看房的模式如今已经走不通了。

交易中心的官方平台 " 网上房地产 ",上海目前在售的二手房数量,大概是 9 万多套。

但各家 APP 通过核验的真房源,有多少?

只有 2 万套左右。

买房人一旦线上操作筛选房源,能看到的房子也越来越少。

通过核验价比例的板块,也越来越低。

而从价格上看,总价越高,通过核验的也越少。超过 1000 万的,10 套里线上能看到 1 套就不错了。

这里再透露一个细节,是我平时采访见到的粉丝——

千万不要觉得上海楼市的行情没之前好,卖房人就会非常急切的抛盘。

现在急卖的房子,只有 2 个原因:

一是急缺钱,企业或生意需要周转资金,这部分占少数。

二是置换客,出发点是置换,卖掉老房子换新房、次新。

所以优质板块的典型小区,真正能以核验价放出来的好房子,非常非常少。

这也会间接导致另一个情况,你看中了一个好板块,但可能买不到好房子。

举几个例子,去年的十月份,其实金九银十已不在,称得上是上海楼市的灰暗时刻。

可就在那个时候,优质板块的标杆二手反而逆势走出了独立行情。

翠湖天地四期,24 万 + 的单价成交。

仁恒滨江园,多次出现 3 房 14 万 + 单价成交,5 房反而 16 万 + 单价成交。

仁恒公园世纪,16 万 + 单价成交,逆势上涨。

百汇园,17 万 + 单价成交。相比去年上海楼市最火的一月份 13 万 +,反而持续上涨。

滨江壹号院,21+ 万单价成交,仅用了 36 天。和上一套的成交价相比,上涨幅度也令人咋舌。

为什么会这样?

第一,优质板块的好房子愈发稀缺,新房二手双向供应缩减;

第二,作为国际大都市,上海的新晋富人企业主,只会越来越多,需求也会同步跟上;

第三,悬而未出的房产税,反而会利好置换链条的顶端。卖掉多套差房子,换一套好房子,动力强劲。

当然,还有一个本质原因。

随着经济增长变慢,如今高技术行业增速是快于普通行业的。也就是说企业主、高新技术人群,收入是跑过大众的。

所以你会发现,无论到哪里,头部的房产越少,越是不愁卖。

不光是上海,在深圳南山、广州珠江新城、广州南沙的明珠湾和南山湾,珠海的横琴,都是如此。

哪怕把视野放在全世界,横向对比伦敦、巴黎、纽约等城市,也都是如此,优质地段的好房子,换手率反而很低。

别问,问就是没有卖的动力。

4

从新房供应来看,现在也不是没有好机会。

如果你积分高,二手多半是难以下手的,那就大胆抓住每次买入好房子的机会。

举个例子,今年第一批新房,虽然好项目的绝对数量少,但套数还挺有诚意的。

上海这一方面还是很良心的,其实很多好项目还想捂,比如说房源拆成几批慢慢上。

但是不好意思,上海 ZF 不给这个机会。

这一批,瑞虹新城全部推完 609 套。这么多套数加上 2.5 的入围比,再加上 91-175 的面积段,今年 1000-2000 万的中高分购房者,难得的捡漏机会。

百汇园虽然没有一次推完,但 289 套加上 2.0 入围比,入围机会比以往都要有希望。

金鼎首府更让人意外,一次性推了 509 套房源,之前所有人都预测分数要看齐金桥世纪上一批的 78 分。

但现在,我认为 70 分入围都是有机会的。

限价的好项目还有,但积分是第一道门槛。

现在的每个优质地段除了钱以外,全部都是高积分甚至满分。

比如今年还有一些好项目,比如天安豪园、保利大宁、保利世博、蟠龙天地、金桥张家浜、复星徐滨、香港置地、苏河世纪等等 ……

谁看了不会心动?但前提是你要能入围。

这也呼应了我开头提到的:以后的上海,有钱也很难买好房。

除非你能赶上这三个现象的其中之一:

第一,新房大批量上好项目是没可能的,中低分只能等捡漏机会,比如上一批入市的鑫耀中城,一期的仁恒海上源,但这样的机会往往可遇而不可求。

第二,分数实在低大概率只能看二手,但二手好房子的放量也不多。要么拼运气房东急卖,要么房地产税终落地。

第三,一二手价差终会拉平,但阶段可能会比较漫长。

所以最近我有个感受也越来越强烈——

基本面不变,上海楼市终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我们能做的就是,接受周期的轮回,并积极应对。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