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对团队提出的要求是,按照百万豪车的标准,百万豪车的外观、内饰、性能、体验、和质量要求来打造我们这款车。"
12 月 23 日,在华为冬季旗舰新品发布会上,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 BG CEO 、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CEO 余承东,发布了 AITO 品牌旗下首款豪华 SUV —— AITO 问界 M5,三款车型综合补贴后预售价区间为 25 万 -32 万元。
时间拉回到今年 4 月,在上海南京东路的华为全球旗舰店里,余承东发布了赛力斯华为智选 SF5 车型。8 个月后的今天,赛力斯 SF5 摇身一变成了 AITO 问界 M5。
定位级百万豪车,真实价值几何?
一、余承东嘴里漏了两件事
2 个半小时的发布会,有 1 个小时的时间留给了 AITO 汽车。但最重要的两件事,余承东并没能在这场发布会上交代清楚:一、关于这款车的自动驾驶能力;二、关于这款车增程系统的真实能力。
首先,华为的 " 自动驾驶全家桶 " 并没有出现在 AITO 上。
今年 4 月,一段极狐阿尔法 S 华为 HI 版在闹市区完成自动驾驶的测试视频,引来全网关注。很多人可能对华为的造车能力存在质疑,但对自动驾驶技术,没有人敢说华为不行。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曾公开表示,华为已经能在市区做到 1000 公里无干预的自动驾驶,而这种表现比特斯拉要好多了。
到了 AITO 汽车身上,余承东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就把智能驾驶功能介绍完了。
AITO,其实就是赛力斯的高端智慧汽车品牌,取自 Adding Intelligence to Auto,主打科技智能牌。但在激光雷达新车层出不穷的 2021 年,AITO 居然还出了一款只能具备 L2 级自动驾驶能力的车。
据介绍,AITO M5 搭载 L2+ 级别的辅助驾驶功能。作为对比,在硬件层面,原来赛力斯 SF5 的 4 个环视摄像头,到 AITO M5 上被换成了 4 个 APA 摄像头()。而超声波雷达的数量从原来的 8 个超声波雷达,增加到了 12 个长距离超声波雷达。
在功能层面,因为华为的深入加持,确实做到了体验升级。原来的赛力斯 SF5 只能实现 360 环视影像,但在 AITO M5 上可以完成 100+ 种泊车场景(),可实现车位限位器识别,在特定场景下解放驾驶员的双手。但是智能驾驶,仅此而已。
华为的激光雷达、大算力平台都没有出现在 AITO M5 上。
华为曾在北汽的极狐阿尔法 S、长安的阿维塔 11、长城的沙龙机甲龙等车型上,都装入了 3 到 4 颗不等的激光雷达。长城的沙龙机甲龙还采用了华为双 MDC 智能驾驶计算平台,实现了 400TOPS NPU 算力,CPU 算力则高达 440K DMIPS。再比如阿维塔 11,在华为的加持下,可实现高速公路的上下匝道与自动变道等高级辅助驾驶功能,有能力实现在城区复杂路况下的高阶智能驾驶。
AITO M5,作为一款定价 25-32 万元售价区间的产品,市面上有太多车型可以在智能驾驶方面将其碾压。以小鹏 P7 来说,它的自动泊车功能已经可以做到 VPA 停车场记忆,威马 W6 甚至可以完成停车场无人泊车。实在不行,多加 3 万多块你还能买到宝马 iX3,给你全系标配自动辅助驾驶辅助 Pro。
分享两张发布会 PPT 大家自行感受一下
其次,介绍增程系统的环节上有诸多的不合理之处。
按照惯例,余承东一如既往地用竞品来对比,比如 " 我们的音响秒杀一切豪华的知名的音响品牌 "、" 驾控和乘坐感受媲美百万豪车 ",最为扎心的一句话还是—— " 你买车不应该买三缸发动机 "。
AITO 问界 M5,是一款增程式电动车。与理想 ONE、岚图 FREE 等车型都采用同一技术路线。不同之处在于,理想 ONE 用的是 1.2T 发电机,岚图 FREE 和 AITO 问界 M5 都是用的 1.5T 发电机。
但拿一台发动机的发电能量,去和特斯拉的电池能量做对比,堪称中国汽车历史上的第一次。
" 我们这个车配备了 40 度()的电池,但我们 56L 增程器的油箱,等效于 173 度()的电,加起来相当于 213 度(kWh)电 ",余承东在发布会上,用这种计算方式来拿增程式的 AITO M5 和纯电动的特斯拉 Model Y 长续航版的 78kWh 做比较。
我们经过分析后发现,这种对比可能是依据这样一个公式:发电效率 x 油箱大小 = 发电能力。那么理论上来说,只要油箱无限增加,发电能力也可以趋于正无穷。
另外一个不合理的对比是,拿燃油车发动机的热效率,和增程式发电机比热效率。
燃油系统的发动机热效率,综合大概在 35-40% 之间,通过变速箱大概利用率在 70-80% 之间,如果是 AT 那么效率会偏低一点,真正利用的效率大概就是 30% 左右。而增程系统的发动机热效率高是因为只需要在最省油、最合适的工作模式去发电。两者的工况不同,可以说是毫无可比性。
如果真要比,就起码应该和增程式电动车或者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去比热效率。比如说,比亚迪 DM-i 平台上的骁云 - 插混专用 1.5L 高效发动机,热效率为 43%,而吉利的 DHE15 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也达到了 43.32%,岚图 FREE 的 C15TDR 系列发动机,拿到了中汽研 41.07% 的热效率认证。
可见,摆在同类产品中,AITO 问界 M5 的参数并不算突出。
整场发布会结束,关于增程式电动车用户体验中最最关键的两个问题,华为并没有给出解答:" 增程版的纯电续航是多少?"、" 综合油耗是多少?"
但凡是长时间开过增程式电动车的人,都知道 " 纯电续航 " 这个参数指标有多重要。
简单来说,增程式电动车,是由动力电池直接驱动一台车辆,发动机只负责发电。打个比喻:你的电池就相当于一池子水,而你的发动机相当于是从水库里抽水到池子里,再给你用。决定用户体验的,不是你的水库有多大、抽水有对快,而是你的池子里有多少水。
实际用车过程中,驱动车辆、开空调等等行为都需要用电池里的电,当你纯电续航足够大的时候,你去充电的次数就更少,你用油发电的时间就越少。至于,AITO 的 " 纯电续航 " 到底是多少,可以等到后续买了车的用户自行去实践。
再就是油耗问题,AITO 上面这套 1.5T 四缸增程器 3.0,具体的供应商和核心参数都未谈及。但大概率,它的综合油耗会比理想 ONE 的 1.2T 更高。
AITO 的发电机与岚图 FREE 一样,都是 1.5T 的排量。此前懂车帝做的实测数据显示,岚图 FREE 的馈电油耗()为 10.14L/100km,而理想 ONE 为 9.61L。不谈油耗,AITO 到底在怕什么?
作为一场汽车发布会,几乎有四成重要内容是缺席的。答案可能要等用户购车后自行补齐。
二、要不要再相信华为一次?
有部分老用户,可能很难再选择相信了。
一位来自上海的赛力斯华为智选 SF5 车主,在车主群里吐槽:" 能量回收时有时无;有一车门有时不能往外打开;钥匙离车自动上锁功能时有时无;百公里纯电能耗高达 28 度电;发生过钥匙在车内,人却被关在车外进不去;车机对话用起来又慢又卡,导航还不如手机导航来得方便快捷。"
市面上,只有两款有 " 华为品牌加持 " 的产品在售:一款是赛力斯 SF5,另一款是极狐阿尔法 S。
但根据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华为与小康股份联合打造的赛力斯 SF5 在 2021 年(4-11 月)的销量仅为 7080 辆,在整年 SUV 领域销售榜单仅排名 147 名;与此同时,截止到 2021 年 11 月,华为与北汽合作推出的极狐阿尔法 S 最新月销量为 477 辆,2021 年累计销量为 2100 多辆。
也许是因为赛力斯 SF5、极狐阿尔法 S 这两款车的市场表现,让华为在造车这件事有些动摇了。对 AITO 的投入,可以看出华为走出了更远的一步。
正如余承东在发布会上所说的那些话:" 华为具备制造一辆汽车的全部能力,但是华为不造车 "、" 华为的目标是帮助车企造好车、卖好车 "、" 华为的工业设计团队和软件团队,全面参与了 AITO 问界 M5 的开发 "。
而之所以更强势的介入 AITO,是因为赛力斯在华为的 " 亲儿子们 " 中间是声势最弱的一个。比如长安的阿维塔科技,由长安来负责制造,宁德时代来负责电池技术、华为搞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长城的沙龙汽车也大抵如此,一方造车,一方搞技术。
这背后的逻辑是,现阶段,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成为拔高品牌价值、产品价格天花板的关键要素。但传统车企以前在这些领域的投入不够大,而且转型周期长。但华为恰巧在这两个领域都取得了市场领先的技术突破,车企想要快速顺应智能汽车的市场需求,那与华为合作就成为必然之选。
这也就是为什么,华为要把 " 率先搭载全新 HarmonyOS 智能座舱 " 这句话,放在发给的媒体新闻稿中,最显眼的标题位置。相比产品本身的 " 亮点不足 ",智能座舱才是华为对 AITO 最深层的改造。
不可否认的是,AITO 的车机体验会比赛力斯有质的飞跃。比如,AITO 问界 M5 确实呈现了一种更接近电子产品的思考,车机桌面下方有常驻的个性化快捷栏 SmartDock 服务卡片,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调整,根据个人信息的优先级进行排序。
与此,HarmonyOS 智能座舱构建了全屏、分屏、悬浮窗等丰富的窗口显示形式,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交互需求。此外,车机还预装了包括车载地图、华为音乐、华为视频、酷狗、喜马拉雅等应用,华为的应用市场也专为智能车载场景打造的华为应用市场,旨在吸引更多优秀内容的进驻。
因为现在很多车机系统都是相对封闭的体系,车企开发一个车机软件,需要和开发者进行适配、测试等等工作,开发周期太长。而华为的优势,通过一端开发多端部署等等方式,让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应用生态快速上车。
在解决内容层面的问题以后,如何处理车内的交互将是影响体验的重要的因素。AITO 问界 M5 搭载了语音助手小艺,语音车控首次采用华为自研的领先的端云协同架构,同时发挥端侧时延低,云侧大模型大实体的优势,提供更加自然、流畅、快速、准确的语音交互体验。
2.2 亿的 HarmonyOS 华为的设备、1 亿华为生态设备出货量,必然是可以撑起车载 HarmonyOS 智能座舱的价值体系。但真的会有人,因为优秀的车机,而花费近 30 万元的价格去购买一台汽车吗?
写在最后
在发布会结束后,一位汽车行业内部人士在朋友圈写道:" 中国的新车发布会大概可以分为四种套路:1、自己很懂车,也想让受众更懂;2、自己很懂车,但是不想让受众懂;3、自己不懂车,却又想让受众懂;4、自己不懂车,也压根没想让受众懂。"
你觉得,这场 AITO 汽车发布会是哪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