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谁?中国芯片界来了最强三兄妹

来源: 市界 2021-12-04 21:57:1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5250 bytes)

中国有一个芯片家庭。

上海戴氏兄妹戴伟民、戴伟进、戴伟立 1995 年至今,共创办了 6 家芯片公司,其中 2 家已经上市,3 家被资本接盘收购。

两家上市公司中,一家是全球第七大芯片设计公司美满电子(Marvell),目前市值超过 600 亿美元(约合超 3800 亿元人民币);另一家是全球第七大芯片 IP 授权企业芯原股份,也被称为 " 中国芯片 IP 第一股 ",市值超越 300 亿元。

2020 年上科创板的芯原股份也代表着中国在 " 芯片电路的设计模版——芯片 IP" 这一环的成绩和突破。

这个传奇家庭如何在芯片行业作出如此成就?

三兄妹结缘半导体

1956 年,上海一家医院的护士长诞下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孩子的父亲则在浦东造船厂担任总工程师。孩子的爷爷为其起名戴伟民,寓意 " 伟大的人民 "。

随后在 1959 年和 1961 年,第二个、第三个孩子相继到来,分别取名为戴伟进和戴伟立,寓意 " 伟大的前进 "、" 伟大的站立 "。

(戴伟立)

这个家庭有些特殊,戴伟民的爷爷、叔叔早年间已经移民到美国,戴伟民父母这一支留在上海,戴氏三代人 20 余年间分隔在地球的两端。

等到 1980 年,戴伟民 24 岁时,情况变得不同了。

彼时,戴伟民的父母放弃国内的工作,带着正就读高中的三妹戴伟立先行到达美国,并开始经营一家名为 " 西湖宾馆 " 的小旅馆维持生计。

此前已分别考入上海两所大学的戴伟民和戴伟进只能暂留国内。

戴伟立到达美国后,先是转读旧金山的亚伯拉罕林肯高中,毕业后申请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入学资格。

拿到入学资格后,大胆的戴伟立直接跑到伯克利办公室,对主管外国学生入校资格的人员说:" 我还有两个哥哥,都很优秀,你们要不要?"

结果经过审核考察,伯克利分校认为戴伟民、戴伟进的确符合入学标准,如此,在小妹的举荐下,伯克利 " 收一送二 ",戴伟民、戴伟进也实现了与父母亲人的团圆。

在伯克利,三兄妹均在计算机系就读,开启了各自与芯片的不解之缘。

在学术之路上,大哥戴伟民走得最远,攻读到电机工程博士学位。戴伟进取得电子计算工程学硕士,戴伟立拿到软件工程学士学位。戴伟进、戴伟立离开校园后就开始了工作;戴伟民则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赴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任教,并于 1996 年成为圣克鲁兹分校计算机工程学终身教授。

从求学和求职的这段经历可以看出,兄妹三人性格的不同之处。大哥戴伟民行事追求稳健,三妹戴伟立则较为果敢。

在创业之路上,戴氏兄妹同样遵循这一规律。三妹戴伟立最早开始创业,1995 年与丈夫周秀文在自家的客厅里成立了美满电子。

二哥戴伟进紧随其后,在 1996 年联合创立了硅谷远景公司(Silicon Perspective,主要产品是一种用于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的工具类产品),2001 年,硅谷远景被美国 Cadence(全球最大的芯片设计软件供应商)以约 5 亿美元收购,戴伟进随之进入 Cadence 工作。

(半导体芯片)

2007 年,戴伟进二度创业,创立了 GPU IP 企业图芯芯片技术公司,并出任 CEO。

大哥戴伟民最晚完成从学校到商场的转身,就像他曾说的那样:" 在美国只有两个铁饭碗,大法官和终身教授,总统有任期,CEO 随时可以被开除,要放弃终身教授是个很大的事情!"

戴伟民曾经在 1995 年,带领自己的博士生创办了美国计算机辅助设计公司 Ultima。2000 年,Ultima 与美国伯克利技术公司合并为美国思略科技。2020 年,思略科技以 1.35 亿美元的价格被 Cadence 收购。

这样的前提下,2001 年 8 月,谨慎的戴伟民辞掉终身教授职位,回国创办了芯原微电子。

戴氏兄妹三人最初选择的是不同的创业方向,但最终轨迹重合在了芯原这家公司。

兄弟档共创 " 芯片界药明康德 "

戴伟民、戴伟进均选择以芯片 IP 产品进军市场,不同的是,戴伟民选择在国内产业风口骤起之时回到上海创业,戴伟进创立的图芯公司选择在美国运营。

戴伟民回国创立芯原股份的 2001 年,正是中国芯片业蓬勃发展的时间段。

2000 年 8 月,芯片制造企业中芯国际开始在上海浦东张江破土动工、2001 年,芯片设计企业展讯通信成立 …… 在一片曙光之中萌芽的芯片企业,几乎都在日后成为国内产业链中可以挑大梁的角色。

戴氏两兄弟选择的芯片 IP 究竟是什么?

全球芯片产业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芯片 IP、芯片设计、芯片制造、芯片封装四大环节的分工,任何一款芯片的诞生都需要经过这四大环节。

市场上各种类型的芯片产品均是由大量晶体管构成,并且具备功能分区,从而实现复杂的功能,处理不同的任务。芯片 IP 一般是指芯片中具有独立功能的电路模块的成熟设计,起到规划芯片功能分区的作用。

广义上来说,按照不同层次的授权等级,可把芯片 IP 分类为指令集、IP 核、芯片架构等。如果说指令集是一本 " 字典 ",那么 IP 核提供了 " 段落 " 的写作方式,芯片架构则可被视作是 " 整篇文章的提纲 "。

芯片 IP 企业作为芯片设计企业的上游供应商,通常以授权的方式,向后者收取专利费用。而芯片设计企业通过购买不同层级的 IP 授权,可以设计出不同自研程度的芯片产品。

戴伟民曾在一次采访中如是描述芯原的定位:" 在我们的平台上,我提供 IP,提供服务,(芯片设计)企业就不要养这么多人。我们是芯片界的药明康德。药明康德不做药,但是做新药的公司一定要依靠它的平台,因为不需要每研发一次新药都去重复搞那些基础的东西。"

从成立到 2015 年间,芯原的 IP 产品覆盖了移动互联设备、数据中心、物联网、可穿戴设备等多种终端市场,产品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 IP、视频编解码 IP、混合信号 IP 等。

行业内的明星芯片 IP 公司是 Arm,芯原和 Arm 做的都是做芯片 IP 产品,但 Arm 的产品在性能、生态各方面都有优势,一般用在高端场景中,芯原尚属低端玩家。

在提供 IP 授权服务的基础上,芯原还提供基于平台的定制化芯片解决方案,以及端到端的一站式芯片设计服务。

相比之下,老二戴伟进创立的图芯公司市场角色则经历了转换。

其早期主要产品是用于 PC 游戏场景的 GPU,从 2007 年起转型为嵌入式 GPU IP(图像处理器 IP)供应商,较多应用在汽车电子、安防监控、物联网等领域。2012 年,华为海思推出的四核架构处理器 "K3V2",用的正是图芯的 GPU IP。

简单来说,芯原与图芯虽然都是深耕芯片 IP 市场,但产品布局并不重合。

戴伟民与戴伟进就这样在各自的创业之路上一路奔赴,直到 2015 年,两兄弟的轨迹出现重合。

那一年 10 月,两家公司同时宣布了芯原将收购图芯的消息。

收购最终在 2016 年 1 月完成,芯原以发行优先股的方式收购图芯的 100% 股权,收购对价为 5752.85 万美元。

经过这次收购,芯原补全了在 GPU IP 方面的短板,戴伟进则进入芯原担任高管,现任董事和副总裁职位。

由于研发费用居高难下、毛利率较低等原因,目前兄弟携手的芯原仍未盈利,但亏损幅度逐年缩小。2021 年上半年芯原净利润为 -4564.5 万,研发费用为 2.74 亿元,毛利率为 37.81%。

2021 年 8 月份,诺安基金的蔡经理,其管理的诺安成长混合基金、诺安和鑫灵活配置混合基金受让了芯原股份约 1280 万股,占总股本 2.61%,金额 9.22 亿元。根据三季报,诺安成长混合基金位列芯原股份第二大流通股东。

夫妻档打造 " 小高通 "

三兄妹中最早迈出创业一步的戴伟立,则选择了芯片设计作为自己的赛道,按产业链定位应该是两位哥哥的 " 甲方 "。

1995 年,戴伟立与同为伯克利毕业生的丈夫、印度华裔周秀文,在自家的客厅中创办了美满电子。

戴伟立一开始就瞄准难度极大的存储芯片设计市场。当时存储解决方案领域已有德州仪器、松下、IBM 等老牌厂商雄踞,新入局并不容易。

尽管并不受外界看好,戴伟立仍认为自己的团队有望与前辈们一较高下。当时的存储解决方案市场中,把模拟、数字、DSP 灵活整合在单晶硅上的 " 混合信号技术 " 仍属于新兴技术,而这正是戴伟立夫妇瞄准的技术方向。

在戴伟立四处寻求市场机遇的时候,全球最大的硬盘、磁盘和读写磁头制造商希捷伸出了橄榄枝,美满电子由此挖到第一桶金,也在业界打响了名声。

随后,三星、东芝等国际品牌,均成为了美满电子的客户,美满电子仅用 4 年就实现了盈利。

巅峰时期,美满一度占据了全球存储芯片 60% 的市场份额。

戴伟立夫妇并不满足于存储芯片市场的名气,开始拓展美满的业务版图。

如同当初敏锐感知到混合信号技术将在存储芯片市场爆发,这一次在智能手机爆发前夜,戴伟立果断开始将手机处理器芯片的研发作为新的重点。

2008 年美满电子 " 小试牛刀 ",成为中国移动 OMS 计划(Open Mobile System,中国移动开发的一款开放式手机操作系统,目前该项目已停止)中的芯片设计合作伙伴,进而为联想、海信等多个品牌供应手机芯片。

到 2010 年初夏,美满电子迎来了更大的转折点。这一年美满设立了中国总部,开始大举进军中国手机芯片设计市场。

这一年,3G 时代正式到来,智能手机随之迎来风口。美满电子随之与中国移动结成深度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投入到符合 3G 移动通信技术规范的手机芯片研发之中。

据称美满电子推出的第一代 3G 单芯片解决方案一度占据了 90% 市场份额,美满由此取代博通成为三星 3G 产品线供应商,博通甚至因此关闭了移动业务。

到 2014 年,美满乘胜追击,领先联发科、展讯在国内推出首款千元智能手机适用的 4G 芯片。这一年,美满电子的 4G 芯片出货量达 2000 万片,占据了 30% 的市场份额,仅次于高通。

从 1995 到 2014 年,兄妹三人中最为大胆、最先创业的戴伟立 9 年间以傲人之姿立于芯片设计市场之中,但转折很快到来。

国外随着高通 4G 芯片出货量趋于稳定,国内的联发科、展讯也先后推出了 4G 芯片,美满的芯片出货量开始滑坡。

到 2014 年底,美满的手机芯片业务收入下滑了 44%,先发优势丧失殆尽。

过去十年,智能手机产品成为全球竞争最激烈的领域,汇聚了全球最顶尖的公司和人才,年年迭代出新。对芯片的要求也水涨船高,要求芯片企业保持持续的研发投入,而进入手机芯片市场不久的美满没有足够的底蕴和持续投入支撑激烈的竞争

2015 年 9 月末,美满宣布缩减手机芯片业务,全球裁员 1200 人。手机芯片业务一蹶不振后,戴伟立、周秀文夫妇在 2016 年 4 月份双双宣布离职。

2017 年,翱捷科技成为美满移动通信业务的接盘方,交易对价 3.66 亿元。有趣的是,收购了美满电子移动通信业务的翱捷,随后成为了芯原的客户。

离开美满后,戴伟立夫妇在业界十分低调,直到今年有消息传出,二人已成立了新公司 "DreamBig Semiconductor"。据相关资料,延续一贯的风格,这次戴伟立夫妇同样选定了新兴的技术赛道作为创业目标,落子在 DPU(data processing unit,数据处理单元)市场。

20 余年,创办 6 家芯片公司之后,戴氏兄妹在芯片领域的挑战依旧很严峻。

戴伟立要在全新的领域再出发,戴伟民、戴伟进要直面 " 芯原如何盈利 " 的灵魂问题。

尽管美满电子和芯原都已在各自的领域内闯进全球前十,但芯片业有一个人人默认的 " 数一数二法则 ":老大吃肉,老二喝汤,老三、老四的名字不会被人记住。

这个行业没有中庸存活,只有永远的力争上游,生产最好的产品,成为老大。

以这个少见的芯片家庭为缩影,芯片市场中,挤进巨头林立的产业链还不够。前面的路途上,还有技术、团队、人才、市场各方面的挑战等着芯原股份逐一解决。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