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近日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 2021》首次透露了人口出生数据。
根据年鉴,2020 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 8.52 ‰,首次跌破 10 ‰,创下了数十年来的新低。
此前,官方已经公布2020 年出生人口为 1200 万人,相比 2016 年的 1786 万人,少了 1/3 左右。
根据年鉴,同期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 - 死亡率)仅为 1.45 ‰,同样创下 1978 年以来的历史新低。
从年鉴里公布的历年全国总人口数据可以测算,2020 年相比 2019 年,全国人口净增 204 万人,而前一年增量还高达 467 万,2012 年还超过 1000 万人。
一旦出生率低于死亡率,人口就有可能出现负增长。
根据专家预测,最快十四五时期,即 2021-2025 年,这一局面就有可能出现。
02
过去 40 年,人口出生形势如何?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2020 年人口出生率等数据有所调整,整体均高于之前公布的数据,这意味着 10 后整体人口规模比过去预期的要多一些。
按照调整之后的数据,全面放开二孩之后的 2016 年,人口出生率一度达到 13.57 ‰的小高峰,随后逐年下滑,2020 年相比 2016 年出生率减少了近 4 成。
如果置于更长的历史周期来看,1978 年至今,人口出生率的高峰是在 1980 年代。
1987 年,人口出生率一度高达 23.3 ‰,当年自然增长率也高达 16.61 ‰,均为 40 多年来的历史高点。
与历史高点相比,2020 年人口出生率仅有当初的 1/3 左右,而自然增长率则萎缩到 1/10 不到,足见人口形势之严峻。
因此,在人口普查之后,全面三孩政策超预期落地,也就不难得到解释了。
03
各地人口形势如何?
前不久,安徽官方公布了一组人口数据,直言" 出生人口连续 4 年减少,人口形势极为严峻 "。
2017 年至 2021 年安徽省出生人口分别为 98.4 万、86.5 万、76.6 万、64.5 万、53 万(预测),年增长率分为 -12.1%、-11.4%、-15.8%,-17.8%。
2021 年安徽出生人口相比 2017 年减少了近一半,官方用 " 断崖式下降 " 来形容并不为过。
安徽出生人口为何断崖式下降?
一个原因是长三角的虹吸效应,安徽大量年轻人口流动到江浙沪地区。
数据显示,2020 年,安徽省流向省外的人口为 1152 万人,占常住人口 18.9%,其中主要流向苏浙沪,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流出人口增加 114 万人,增长了 11.0%。
不过,近年来,随着省会合肥的强势崛起,加上芜湖等城市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安徽人口已经呈现回流之势,净流出人口相比 10 年前基本持平。
所以,相比人口流动,更大的问题还是在生育基本面上。
根据安徽统计局全新发布的《我省人口发展现状与挑战》, 育龄妇女总数的减少,以及生育意愿低迷,是影响人口数量的主要因素。
调查显示,2019 年安徽省符合生育政策的女性中,不打算生育二孩的占 55.6%。育龄妇女理想子女数为 1.77 个,低于 2.1 个的人口更替水平。
管中窥豹。安徽面临的人口困局,不只是一省一地的问题,而是几乎所有地方都要直面的大环境。
04
未来,人口形势能否得到逆转?
事实上,即便生育政策从限制走上鼓励之路,地方上出台了育儿假、三孩 " 发钱 " 等刺激性政策,但人口下行趋势短期恐怕仍旧难以逆转。
此前,国家卫健委表示,2021 年出生人口和生育水平仍然会呈现走低的趋势。
实施三孩政策之后,会不会再来一波新的人口高峰?
对此,有关负责人表示:
短期内,我们是希望释放生育潜能,平缓出生人口下降的趋势。从长期看,关键取决于积极生育支持措施是否能够很好地衔接,是不是能够真正落地,这需要各地各部门各方面共同努力。
毕竟,影响生育的,不只是政策,还有教育、养育、住房等成本,以及父母需要投入的巨大精力。
因此,2021 年以来,除了超预期的全面放开三孩之外,一系列雷厉风行的政策都在迅速落地。
一场以反内卷为目标的教育培训行业大整顿,以及多校划片、教师轮岗的强力推进,让人看到解决教育问题的希望。
史上最严楼市调控,也让楼市开始步入横盘调整区间。虽然呼吁新一轮去库存的声音不绝于耳,但在新格局下,楼市恐怕再也回不到过去的黄金时代了。
人口,关乎未来。
凡是影响生育的,都在破除之列,这将是未来最重要的政策基本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