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人,为什么喜欢打麻将?

麻将背后是扬州城的千年变迁。

国家卫健委今天(8 月 6 日)通报,8 月 5 日 0 — 24 时,全国新增新冠本土确诊病例 80 例,其中,江苏扬州新增 58 例。

扬州这轮疫情,从 7 月 28 日开始,短短 9 天,确诊病例已经累计高达 220 例,而且最近好几天连续高位增长:

8 月 1 日 26 人,8 月 2 日 40 人,8 月 3 日 32 人,8 月 4 日 36 人,8 月 5 日 58 人 ……

有人说,扬州这次疫情是 " 麻将馆里的风暴 ":最早确诊的 10 个人,有 9 个人在棋牌室打过麻将。

而这些人又把病毒,带到了扬州城更多的角落,传染链越拉越长。

根据 8 月 3 日官方的一个数据显示,扬州这波疫情确诊病例的发现来源,麻将馆暴露人员占 64%!

下面是披露的一个典型病例,这位 70 岁的大妈,日常外出就两件事:打麻将、买菜,上午打,下午打,晚上有兴致再去打。

7 月 21 日下午到秋南苑棋牌室打牌。7 月 22 日上午到四季园菜场买菜,下午到秋南苑棋牌室打牌。7 月 23 日下午到秋南苑棋牌室打牌,晚上到秋南苑棋牌室打牌。7 月 24 日上午到四季园菜场门口卤鹅摊位买菜,下午到秋南苑棋牌室打牌 ……

很多人可能奇怪,听说成都人、长沙人喜欢打麻将,但不知道扬州人也这么喜欢打麻将。

也许和其他地方不太一样,扬州人爱打麻将的背后,隐藏着这座 450 万人口城市沉浮的密码。

大大小小的棋牌室,散布在扬州城各个区域

现代麻将的起源地是浙江宁波,在宁波就有一座麻将博物馆。

但实际上,在扬州,很早就有了类似麻将的东西:马吊。

清代扬州戏曲家李斗(1749 年— 1817 年),写有一本书叫《扬州画舫录》。其中,有下面这样一段记载:

而主流观点认为,马吊正是麻将的前身。

而这种古典麻将在扬州盛行,背后正是扬州城长达千年的繁盛。

中学历史书里有个词:扬一益二。

说的就是安史之乱后,中国北方经济衰落,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商业城市。

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隋炀帝开凿的京杭大运河,让扬州一下成为中国南北交通的枢纽。

地处咽喉的江都,就是现在的扬州

扬州在古代到底有多富裕?

简单举个例子。

清代,扬州盐商们的收入可达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 1/6。

现在著名的扬州个园,占地 24000 平方米,最早就是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的私家园林。

据说,乾隆皇帝就曾经说过:" 愿来世不投生皇帝家,只投生扬州盐商家更好。"

社会富庶,也让扬州人的生活更加闲适。郑板桥就曾感慨:" 长夜欢娱日出眠,扬州自古无清昼。"

打牌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复旦大学教授王振忠在一本书中就提到," 扬州盐业,以吃酒看牌为事 …… 自官场至民间,无不三朋四友,群居终日。"

在几百年前,打牌就已经成为扬州社会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017 年举办的一场世界麻将运动会,个人冠军就是扬州人。

在当时的新闻报道里,还提到扬州有全国最大的竞技麻将俱乐部。

扬州当地的一家医院还发表过一篇论文《一种针对爱好麻将和扑克的脑卒中患者作业训练平台设计》。其中提到:

很多中老年患者唯一爱好就是麻将或扑克,但脑卒中后上肢功能受影响较大,总怕自己拖慢节奏,被其他牌友嫌弃,本设计在患者康复期间就开始进行麻将和扑克训练,且解决了抓牌和握牌问题,具有减轻心理负担、增加参与度、提高患者积极性的作用。

甚至,据说在扬州还有个民间谚语:清明不打牌,死了没人抬。

可以说,麻将已经成为扬州文化的基因片段。

现在,先撇开麻将,谈一谈更加宏大的背景。

扬州城在热闹千年之后,命运也在悄悄发生变化。

其中,最重要的拐点,莫过于津浦铁路的修建。

近代,中国国门洞开后,西方先进的器物涌来。

用铁路连接庞大、广阔的南北方,逐渐成为重要的政策议程。

而最初的计划是,沿着大运河修建这条贯通南北的铁路大动脉。

但根据扬州文史专家李保华介绍,当时因为扬州的水运十分发达,扬州盐运使衙门和漕运使衙门认为铁路会影响到水运利益,所以,反对在扬州建造铁路。

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原因,这条铁路最终改道安徽到南京浦口。

津浦铁路济南车站

津浦铁路 1908 年动工,1912 年全线通车。

这条铁路重新塑造了很多中国城市的命运:济南,成为山东重要的商业中心;安徽蚌埠更是从一个隶属凤阳的偏远小镇,一跃成为皖北水陆交通的枢纽。

而这时," 扬州的官员开始意识到铁路的重要性,但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扬州原本是一个商业城市,交通之利式微,可以说是很致命的。

但即便是这样,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扬州在江苏全省的地位也举足轻重。

在 1995 年,扬州 GDP 是 605 亿,位于省内第 3(第 1 是苏州的 903 亿,第 2 是无锡的 761 亿),比省会南京的 576 亿,还要高出 5%。

但又有一个转折点:1996 年,扬泰分设。

县级泰州市从扬州市划出,组建地级泰州市。

泰州带走了 5790 平方公里土地(差不多一半)、496 万人口(一半还多)。

1996 年,扬州 GDP(351 亿)迅速下降到全省第 8 位,虽然扬泰之和还在 640 亿以上。

但在后来的发展中,超级城市汲取资源的能力,远不是这两个城市 1+1 所能相提并论的。

苏中地区的头把交椅,也从扬州变成了南通。

这座机场还有着扬州泰州两座城市渊源的印迹

而这种城市发展的转折,也在悄无声息中,改变着城市里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

扬州从全国数一数二的繁华商业城市,慢慢地变成了一个更有生活气息的三线城市。

和乾隆皇帝想投生扬州盐商家不同,现在,很多年轻人想离开扬州,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

这种变化,只要翻翻统计年鉴,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2011 年,扬州户籍人口站上 460 万大关,随后就起起伏伏,之后的 10 个年份里,有 6 年的户籍人口是负增长。

尤其是 2017 — 2020 年,连续 4 年负增长,到 2020 年年末,扬州户籍人口是 454.71 万人,几乎和 15 年前(2005 年)相当。

根据官方披露的数据,2020 年扬州当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2.39 ‰。

扬州市近年来户籍总人口变化情况(单位:万人)

结合扬州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2020 年常住人口为 455.98 万人,比同年户籍人口多 1.27 万人,其中省外流入 26.12 万人,总体上看,扬州人口还是净流入。

但稍微一算就知道,扬州的户籍人口有 25 万左右在外地。

一份扬州市流动人口基本状况分析报告就显示,扬州市区的人外出,一是去南京,二是去宝应。扬州代管的高邮,当地人一般喜欢去苏南的苏州、无锡。

而每年扬州籍的高校毕业生,回扬州就业的人数比例仅为 30% 左右。

实际上,扬州当地最好的大学扬州大学,每年毕业生也大多选择去外地。

以 2020 届毕业生为例,毕业生总数是 8546 人,在扬州就业的是 1035 人,占比 12%。

和隔壁南通的南通大学相比,南通大学毕业生省内各地区分布统计,40% 左右的硕士、本科生是在南通就业。

而这些正在慢慢地改变着扬州的人口和社会结构。

扬州的老龄化水平在江苏全省位居第 5 位(60 岁以上人口占比 26.00%),高于江苏平均水平 2.68 个百分点,高于全国 7.9 个百分点。

安静宜居的扬州,的确适合养老。

2019 年,扬州 80 岁以上高龄老人已高达 16.28 万,不到 5 年的时间,增长了 1.74 万。

叠加年轻人外出的因素,七普数据显示,扬州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是 2.57 人,比 10 年前减少 0.43 人。

也就是说,10 年前,扬州每户人家平均是 3 个人,现在只有 2 个半多一点。

这就导致一个问题:老年人空巢、独居。

几年前,有个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扬州,空巢老人约占老年人口总数的 56%,独居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 15% 以上。

所以,逻辑链条也就很简单:扬州人爱打麻将,而大量的老年人,特别是很多老年人子女不在身边,尤其喜欢打。

扬州棋牌室热门榜

从下面这个 72 岁大妈的流调信息就能看出,7 天时间里,她去了 6 次菜场、1 次亲戚家,但次数最多的是棋牌室:7 次,每天必去。

7 月 21 日,上午 8 时至 8 时 30 分在杨庄街坊旁小菜店买菜,下午 14 时出门前往四季园秋南苑内棋牌室打牌,下午 17 时左右回家。

7 月 22 日,上午 7 时乘坐 26 路公交车由廉政广场上车,珍园下车,至东圈门亲戚家;9 时乘坐 88 路公交车由珍园上车,廉政广场下车。下午 14 时出门前往四季园秋南苑内棋牌室打牌,下午 17 时左右回家。

7 月 23 日 -7 月 27 日,每天上午 8 时至 8 时 30 分在杨庄街坊旁小菜店买菜,下午 14 时出门前往四季园秋南苑内棋牌室打牌,下午 17 时左右回家。

打牌,对于这些老年人来说,与其说是娱乐,不如说是社交甚至是精神慰藉。

这也带来一个后果:扬州确诊病例的治疗难度更大。

截至 8 月 5 日,这轮疫情扬州确诊病例 220 人,其中重型 14 人,危重型 2 人。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扬州确诊病例大多是老年人。

扬州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

一场源自麻将馆的疫情风暴,让我们无意中看到扬州城千年的变迁。

而其中,老龄化和年轻人外流,却不只是扬州,而是中国许许多多城市都面临的问题。

祝愿扬州,早日降服病毒。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