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药业(603963,SH)7 月 16 日晚间宣布,根据大理州税务局第一稽查局的要求,公司于 7 月 15 日将应缴税款及滞纳金 156.78 万元全部缴清。公司称,此次补缴的税费拟进入 2021 年当期损益。
对于大理药业而言,这 100 多万元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不可小觑。自 2017 年上市后,大理药业的业绩下滑明显。过去的 2020 年度,公司的净利润仅为 323.2 万元。今年一季度,公司的净利润更是只有 18.96 万元。曾有投资者戏称:" 一个上市公司的盈利,还不如一个老中医 "。
为数年前的 " 欠税 " 买单
据大理药业公告,3 月 12 日至 6 月 29 日,大理州税务局第一稽查局对公司 2017 年 1 月 1 日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的涉税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发现,公司因买入保本型理财产品取得利息及利息性质的收入未计提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取得不符合规定的发票,导致公司未及时履行纳税义务。其中包括 43.7 万元增值税、企业所得税 61.85 万元以及部分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等。合计算来,上市公司应补缴税款及滞纳金合计 156.78 万元。
上市公司表示,公司已于 7 月 15 日将应缴税款及滞纳金全部缴清,主管税务部门未对该事项给予处罚。
没有被处罚是幸事,但补缴税款却将影响公司今年的业绩。
图片来源:摄图网(图文无关)
大理药业在公告中称,公司补缴上述税款及缴纳滞纳金,分别计入应交税费和营业外支出科目,拟进入 2021 年当期损益,不做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预计将影响公司 2021 年度的损益。
区区 100 多万,能够对一家上市公司的业绩产生何种影响?换做是其他上市公司就罢了,对于大理药业来讲,这 100 多万堪称巨款。实际上,今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仅为 18.96 万元。
大理药业总部地址位于云南省大理市。据大理药业官网称,公司排名全国中药企业前 50 强、云南省百强企业第 72 位、云南省民营百强企业第 31 位,大理州、市企业纳税前 10 名。2017 年 9 月,大理药业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成为云南省为数不多的上市制药企业。
从业务上看,大理药业主营中、西药注射剂的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为 " 中精 " 醒脑静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其中,醒脑静注射液属于脑血管疾病用药,主要用于治疗脑脉瘀阻所致中风昏迷等;参麦注射液属于心血管疾病用药,主要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之休克、冠心病等。2014~2016 年,上述两大产品合计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93.12%、98.39% 和 98.86%。
可以看出,大理药业对两款主营产品的依赖度很高。在大理药业上市之初,外界便曾担忧,如果两大主导产品的销量或售价发生不利变化,有可能出现公司经营业绩增幅放缓甚至下滑的风险。
上市后业绩持续下滑
遗憾的是,外界的担忧很快成为现实。
在上市的第一年(2017 年),大理药业便出现了业绩下滑的情况。那一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73 亿元,同比下降 1.10%;净利润为 0.44 亿元,同比下降 28.49%。对此,公司解释为:" 监管新政、医药流通体制改革和医保用药控费政策调整,不可避免地给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现实的冲击和影响 "。
在大理药业上市的第一年,公司的经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当时,各地开始实施新版《医保目录》,大理药业主导产品醒脑静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在医保支付范围内均限制在二级及其以上医疗机构采购使用,并且在医保支付范围的适应症上,醒脑静注射液限定在有中风昏迷、脑外伤昏迷或酒精中毒昏迷抢救的患者使用,参麦注射液限定在有急救抢救临床证据或肿瘤放化疗证据的患者使用。在医保支付范围内受到医疗机构级别和适应症上的双重限制下,公司主导产品的销量大幅下滑。
2018 年,大理药业实现营业收入 4.01 亿元,同比增长 47.20%;但净利润却只有 1070.05 万元,同比下降 75.93%。针对业绩大幅下滑的情形,上交所曾向大理药业下发《问询函》,要求公司说明上市以来业绩一直持续下滑的合理性,并说明主营业务是否面临亏损、持续经营是否面临重大风险。而大理药业回复称,业绩下滑主要是因为受医保控费措施和用药限制政策的影响;公司主要产品醒脑静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的销量明显下滑。
2019 年、2020 年,大理药业的净利润分别为 1350.55 万元、323.17 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的净利润分别只有 437.26 万元、-135.66 万元。
对于大理药业而言,在盈利能力减弱的背景下,这 100 多万元的补税支出可谓是 " 屋漏偏逢连夜雨 "。
(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