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碎钞机:1/4家庭支出给娃报培训班 6万只是起步价

来源: 腾讯财经 2021-04-01 00:23:07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8463 bytes)

不知何时起,校外培训班填满了孩子们放学后的生活。

日夜周末无休,孩子们的生活被各种形形色色的兴趣班、学科班包围。家长们则乐此不疲地给孩子选培训班,为这场名叫“鸡娃”的战斗砸入重金。

为什么孩子喊累、家长又喊苦的培训班,俨然能火热到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本期《亲历》聚焦北京的两位妈妈,倾听她们报校外培训班背后的故事。

她们当中,有的妈妈从1岁1个月开始,就给孩子报早教班;有的则是被大环境裹挟,无奈报班……但不管怎样,在校外培训班这个本应属于放学后的“配餐”上,家长们投入不菲,让孩子活脱脱成了一个“行走的碎钞机”。

从我们调查的几位家长中,一年给孩子报培训班的费用至少都在6万以上。也就是说,1个中小学生的课外补习费,堪比2个大学生全年的学费和生活费。以下是她们的真实经历:

口述人:任女士

人物档案:通州妈妈,女儿上幼儿园,一年报班费8.6万

“报班是现代家庭的标配,我身边一报至少两个以上”

现在还有不给孩子报班的妈妈吗?我算是很早就出发的那一拨,在孩子1岁1个月时就开始上早教班,希望在孩子还没有认知的时候,培养她的专注力、判断力和色彩敏感度。

中国很多家庭认为6岁以前孩子光玩就可以了。但我觉得,6岁以前是孩子性格和行为的重要培养时期,这个阶段的学习是影响孩子终生的。

目前我家孩子4岁半,我给她报了7个培训班。其中包括幼儿园之外的课外课,每年1.6万元;斑马思维数学课、瓜瓜龙英语,每年各4000元;还有每年各2万的绘画课、游泳课、芭蕾课,以及每年2000多的借阅图书馆。

算下来,一年校外培训班花费8.6万元,大概占到支出的1/4。同时,为了培养孩子英语的天然语感,我把孩子送到了国际幼儿园,一年学费就要10万。

我可能算是比较极端的妈妈吧,把精力都全部放在孩子身上。但报培训班不应该是现代家庭的标配吗?我身边每个妈妈都给孩子报了培训班,而且一报至少是两个以上。

所以在我们妈妈圈,有一句调侃叫“这届家长有个爱好:给孩子报培训班”。

就我自己而言,我从农村小镇出来,小时候父母给予了极大帮助,让我能考上重点大学并有机会出去闯一闯。所以在能力范围内,我绝对不会让孩子因为经济问题上不了她喜欢的培训班。

而且,当我开始工作见过大千世界后,才发现原来过去几十年我都在干考试这一件事,步入社会其实才是人生补短板的开始。包括建立自己的三观、如何面对择偶等重大人生选择……

所以我拥有不了的,我希望孩子从小就可以得到。女孩子不一定要成为学霸,但一定要“富”养,这个“富”不是拿钱砸,而是“丰富”孩子的眼界和阅历,让她可以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当然,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如果她不喜欢培训班,那我也会做减法少报几个。

口述人:周女士

人物档案:海淀妈妈,女儿上初二,一年报班费6万至7万

“咱们都是考试考上来的,孩子至少要能上我这样的211”

我有个上初二的女儿。孩子刚出生时,可能是出于妈妈的生理性反应,我真觉得自家孩子是天才,也没打算要报班。

直到孩子上三年级离小升初越来越近时,我有点慌了。因为根据我的观察,在北京小升初能上牛校的,要么是拼孩子,要么是拼家长。

于是,从三年级起,我开始给孩子报各种考证的培训班,其实这个时点在同龄人中已经算晚的了。没想到,第一次带孩子上奥数班,就上到晚上9点钟,回家没撑住我就发烧了。

你能想象吗?奥数班上,教三四年级孩子鸡兔同笼的解法,反正我心理上是接受不了,至少我在孩子这么大时根本没学过。

但不报班又怎么拼孩子呢?我出生于黑龙江,如果在我们老家可能稍微一努力成绩就能名列前茅。但这是在北京,跟孩子在同一起跑线竞争的人都在报班,竞争太激烈了。至少我认识的同龄人中,99.99%的妈妈都给孩子报了培训班。

有的家长更厉害,就算孩子成绩排名靠后也能想办法弄去牛校。但我们没背景,如果不买学区房可能连牛校的大门都进不去。于是,我们提前锁定了海淀的学区房,希望为孩子买一张上车的“船票”。

现在孩子上初二了,我也慢慢变得佛系了。咱们毕竟都是考试考上来的,我自己从外地考到北京更是不容易,因此只希望孩子高考时能上我这样的211。

但即使是这样一降再降的目标,在北京要实现也不容易。很多人都以为北京高考分数低,但北京好大学的招生名额有很多是给外地的。就连北京土生土生的富二代、官二代都在报培训班,我们“考二代”怎敢让孩子自然生长?

所以目前,我只给孩子报了和她学业相关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4个培训班,大概每年花费六七万左右。

说实话,我这水平在海淀妈妈中只能算普通。我们家一年报班的费用,大概占到家庭支出7%-8%的水平。像诸如人大附中这类头部学校的家长更恐怖,给孩子报大师班,名师授课按小时计价,一小就得800-2000元。

谁会不心疼自家娃啊?我家孩子从早上6点睁眼一直学到晚上11点甚至更晚,周末两天又要上校外培训班,老惨了。但大环境拽着你必须往前走,没办法。

我想,如果高考的大环境没有变,就算校外培训班消失,家长们也会想方设法从线下转战到线上给孩子报班,或者干脆把老师请到家里来教吧。毕竟留在北京的外地人,对孩子都是有要求的,怎么样也不能比自己上的大学差。

专家看法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唯分数论和培训机构焦虑营销是校外培训热主因

为什么这么多家长疯狂报班?不约而同选择的背后,主要是出于两个原因。

第一,用分数、排名评价学生,造成的培训需求。人和人相比都想获得更多竞争优势,当公立应试教育无法区别孩子的分数时,家长就会寻求校外培训提高孩子的竞争能力。

第二,培训机构的焦虑营销,刺激家长如果我不报班就会输给别人。过去两年,培训机构疯狂进行焦虑营销,加重了社会的攀比从重情绪。

那是不是应该全部取缔校外培训?如果我们把合法规范的校外培训机构都关了,但需求始终就在那里,反而会倒逼不合法的培训机构野蛮生长。

现在中小学生的负担极其沉重,要破除学业负担“校内减、校外增”的怪圈,这三件事必须要做。 第一,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当评价体系不再只是应试化和单一化,家长们相应就减少了报学科培训班的需求。

第二,规范校外培训。通过合法资质准入等,改变培训机构虚假宣传、焦虑营销的乱象。

第三,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学校在课后服务、调动教师积极性上要多下功夫,校内需求满足了校外自然就没市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