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狂涨500亿,小米手机业务与造车可否兼得?

来源: CSDN 2021-02-23 22:58:46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8143 bytes)

【CSDN 编者按】造车,造车,全世界都在造车!百度造车大热之后,雷布斯也有加入的趋势。小米模棱两可的回应让人遐想联翩。给我的感觉是,造车行列小米肯定是要加入的,关键是啥时候正式立项,从哪些方面着手……

整理 | Carol 责编 | 张文

出品 | CSDN(ID:CSDNnews)

2 月 21 日晚间,小米集团(01810.HK)发布公告称,注意到近日若干媒体有关本集团拟进入电动汽车制造行业的报导,小米集团一直关注电动汽车生态的发展,并就相关行业态势进行持续评估及研究。小米集团就电动汽车制造业务的研究还没有到正式立项阶段。



近日,小米要造车的消息又在业内掀起一阵讨论的热潮,小米集团股价闻风而动,盘中涨幅一度超 10%。



而实际上,一直以来小米都没有亲口承认过自家要开始造车的消息。在过去传出造车消息时,也是直接否认称“谣言”,不过这次则是保守回应:“一直关注电动汽车行业生态和持续评估中”,只是暂未立项。

这也难怪,造车如今仿佛已经成了另一个风口,自碳中和概念提出以来,包括新能源、能源替代方面的产业链都纷纷“传来捷报”,而小米也先后投资了“蔚来”、“小鹏汽车”等电动汽车公司、导航地图相关的企业也包括在内。不仅如此,在汽车领域系统软件方面也有研发和投入的动作,这一系列动作在外界看来也有着比较大的入局动机。

小米真的会在近期入局“造车”吗?

小米造车,机会大吗?

造车与造手机,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虽然小米早已进军智能家居、智能生活领域了,但是造车领域一直迟迟不能下定论,也是有一定的考量的。小米造车可能更需要等待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机会。目前国内芯片供应紧张,手机中高端市场出现一定空白,小米在手机市场仍有大把机会,无论在中国还是外国,都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小米或许应该优先抓住自己的核心市场。

一直以来,小米对于造车这件事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态度,但本次公告上也明确表示了“持续关注和评估该领域”,说明想法还是有的,只是什么时候做、怎么做,还得认真考量。

如今的智能手机和智能汽车的发展,可以说是处于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小米在手机界是有名的“性价比杀手”,而在汽车界,许多主打性价比的车型在宣传自己的卖点时都标榜自己是“车界小米”,从侧面反映出大众对于汽车的“性价比”的追求,这样看来,小米造车实际上是不少人的众望所向。

那到底是大家更希望小米造车,还是小米更希望进入造车领域呢?从目前的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来看,2020 年 Q3,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 1.3%,Q1 同比下降 11.7;Q2 同比降幅高达 16%,这是智能手机行业有史以来最差的表现。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20 年受到疫情的影响,国内全年智能手机出货量为 3.08 亿,比 4 年前减少近一半,触及出货量天花板,增长停滞。



小米虽然已经跻身智能手机行业世界前三的位置,但也要面临全球手机销量增长陷入停滞泥沼的困境。

与智能手机市场不同的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在近两年可谓是如火如荼。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文件要求,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将在 2025 年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 2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智能汽车极有可能成为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个超级流量入口,而这个入口,整车厂的机会也许会更大。

手机市场or智能汽车市场,鱼和熊掌可否兼得?

虽然现在已经不是造车的第一风口期,但在亲身上阵造车之前,小米其实已经陆续在汽车领域进行布局。不仅投资了地图厂商凯立德,也通过旗下顺为资本先后对国内造车新势力的蔚来和小鹏汽车进行了投资(以跟投为主)。

在 2019 年,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中国研发中心更是与小米智能语音助手“小爱同学”达成了合作。不仅如此,在这之后小米还参与了车载系统服务厂商博泰的 B 轮融资,并注册了“小米车联”的商标。

这些年来,小米在 IoT 智能家居领域持续发力,小米的"IoT 设备”激活数量全球领先,小爱同学、智能音箱、车载摄像头等等,都可以迁移到车场景中。智能汽车可以说是 IoT 互联网市场最后一块巨大的蛋糕。

更值得关注的是,小米集团在春节前对技术体系进行了一轮架构调整,小米人工智能部与技术委员会合并,人工智能部总经理、AIoT 战略委员会副主席叶航军将出任技术委员会主席,而原技术委员会主席崔宝秋则调任小米清河大学校长,崔宝秋是小米集团的核心管理成员,2016 年一手搭建了小米的 AI 研发团队人工智能和云平台部门,这一系列动作被解读为是在为小米造车的铺垫

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公司主要负责的其实是在软件层面的工作,如特斯拉,卖车的利润没有互联网收入高,软件的成本利润空间比硬件更大。

在这场造车大潮中,也已经卷入苹果、百度等科技巨头。随着百度宣布确定与吉利汽车的汽车合资公司 CEO 人选,其股价在过去一个多月商场超过 60%。如同这次小米造车的传闻一样,小米股价涨幅一度超 10%,市值一度站上 8000 亿港元。现实的诱惑也摆在眼前。

但不同的是,小米在自动驾驶、车联网领域并没有太多积累,在最关键的汽车智能化上没有核心竞争力。造汽车和造手机难度不在一个量级,小米在手机制造领域的经验也难以复用在汽车上,并且即使在现在开始造车,最快也得等到 2025 年上市,届时原本汽车界的传统车企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大军早已扑面而来,新品牌再去与传统车企抗衡又将面临无法想象的压力。

据新造车业内人士透露,以后的智能汽车将会高度消费电子化,相当于把手机搬到汽车上,苹果和小米造车都不难预见。

如果小米非要造车,更大的可能是通过收购一家车企来切入市场,借用车企现有的制造和工程资源,而非从头自研。

小米造车何时成真?你怎么看小米进入智能汽车领域?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