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餐饮行业、娱乐行业、奢侈品牌等都受到大规模冲击,但是同样也有在今年异军突起的,除了大家都知道的新媒体行业,白酒行业也在闷声发大财。
2020年白酒龙头贵州茅台股价突破1800/股的大关,总市值超过2.2万亿,成为A股市值最高的企业。而排在老二的五粮液市值也达到了9000亿关卡,登顶历史最高点。
可以说,白酒行业整体都是在向上发展。但提到白酒,大家一定对江小白不陌生,曾经多少个寂寞的夜晚,看着江小白瓶身上的文字,触动了心底的那份涟漪。
而在行业发展如此好的态势下,本该大展身手的江小白,却为何像突然消失了呢?
营销99分,产品10分
在大众眼中,白酒以年份久为优,越是存储得久,就越好喝,正是因为这种认知,很多白酒品牌,将目标锁定在高端、高龄人群。
江小白的创始人陶石泉却看到了年轻人对白酒的需求更大,市场潜力大,于是便诞生了江小白,一款适合年轻人的白酒。
而除了对标人群的不同,真正让江小白爆火的是那一句句印在瓶身上引发年轻人共鸣的文案。
靠着文案成为白酒行业破局者的江小白,那一句句心灵鸡汤,戳中了无数年轻人的内心,更是被大家追捧为可以疗愈的国民神酒。
文案有多好呢,小编摘录了几个,大家可以看看:
1. 成长就是将哭声调成静音,喝酒就是将情绪调成震动。
2. 再好的过去,回忆的次数多了,味道也就淡了。
3. 青春不朽,喝杯小酒。
4. 陌生人分两种,不认的和假装不认识的
是不是听了也有点感触?可以说,如果给白酒行业营销打分,满分100的话,我觉得江小白绝对能达到99分,剩下的1分不给怕他们太骄傲。
那一夜爆红后的江小白,为什么现在却消失匿迹了呢?如果说营销有99分,那么产品却只能给10分。
在大路上,你随便问个人:
你听过江小白吗?
听过啊。
那你喝过吗?
没有!
你问10个人,绝对有9个是这样的回答,这就是江小白的现状。知名度跟销售量完全成反比。
早在18年,就有媒体报道,江小白销售业绩达到了20亿,虽然看起来很大,但是要知道白酒行业市场容量已高达7000亿了,江小白这点只能算是蝇量级,甚至都不如一些二线品牌。
那么,在品牌知名度达到了一线后,为什么销售却提不上去呢?这背后有什么原因?
过度追求知名度,忽略产品本身
这营销做的太好其实也不是件好事,品牌上去了,大家自然对其产品的期望值就高,但是江小白的产品却让太多 人失望了,过度的营销为江小白带来了大量的关注,但是其产品本身却并未俘获大众的味蕾。
虽然营销手段很重要,但是真正让产品受市场欢迎的还是产品本身的质量。就拿茅台、五粮液来说,能占据行业龙头位置,靠的是靠数百年的工艺、口感、味道的 积累。
过度追求品牌的知名度,而忽视产品本身,必然会失去市场。
靠情怀吃饭不能长久
江小白一开始就对标的年轻人市场,与其说是满足年轻人的需求,其实是变相对现在社会上的人心理现状的一种贩卖。
现在社会,年轻人普遍很丧,而江小白瓶身上的文案正好能引发当代年轻人的共鸣,但是这种丧文化贩卖对于一个品牌来说并不是长久之计。
就拿我们自己来说,不开心了,有多少人去喝酒,还是去便利店买酒,然后正好看到江小白的一句文案,击中内心,买了回去。我想这种情况应该是少之又少。现在的我们更愿意直接点外卖,甚至直接开启网抑云模式,压根就 没酒的事。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都过了追情怀的年纪,自然对这些心灵鸡汤也就无感了。
所以,江小白这种靠情怀的场景式消费,很难转化为销售数字。
产品创新不足,核心竞争力缺失
江小白其实也很清楚自己的弊端,所以也在研发新的产品,之前就推出过全新水果味系列产品,但是并没有让江小白摆脱困境。
这种只改变形式的创新,只是换汤不换药,不会有多大效果。江小白真正缺的是核心的竞争力,江小白的创新只是从产品种类上改变了,并没有在自身白酒的口感和质量上下足够的功夫。真正的创新必须结合用户的需求,才会有市场变现的结果。
酒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口感,而不是颜色或者文字。江小白只有挣脱文案的束缚,找到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创新点,才能重获新生。我们也由衷期望能见证一个新的江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