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这个大佬是很多人都比较熟悉的,他曾经15次成为亚洲首富,并且掌握着香港大部分经济产业,他在人们的眼中似乎神一样的存在。
李嘉诚的投资手段很独特,他总是能够把握住机会在地产行业中捞得一大笔财富。从2011年开始,李嘉诚就开始抛售内地资产,引起争议。然而现在出现3个消息,大家又觉得李嘉诚这次猜对了,不过两种人可能要面临损失。
第一个消息就是购房者买房的热情逐渐消失。
我们知道,我国商品房销售火爆主要是因为购房者的热情高涨。此前不管房价多高,也无法阻挡老百姓买房的脚步,一些楼盘甚至出现了排队买房或者一房难求的场面。
但是根据一份调查显示,如今虽然房地产行业已经复工复产,但是购房者的买房热情却逐渐减退,其中不想买房的人数比例达到45%,而取消购房计划或者延期购房的人数比例达到80%。
第二个消息就是新政策的严格控制。
虽然央行曾经实行了小幅度降息的政策,表面看上去会拉动购房需求,但实际上国家实施的房产政策却依然非常严格,从根本上遏制了住房商业化。而银保监会实施的住房不炒的政策也让开发商获取资金的渠道变窄。
第三个消息就是经济内循环。
这段时间以来,经济内循环得到很大的关注度,而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会给行业带来影响。经济内循环跟自产自销有些相似,而发展动力就是消费和扩大内需,那么消费水平的高低就跟消费者收入的多少紧密联系在一起。房价高了,自然而然会让人们产生经济压力,那么消费水平就无法提高。
与此同时,这两类人可能要吃亏,第一类就是开发商。
我们知道,在上半年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下,房地产行业陷入了低谷,开发商们的腰包瘪了,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全国50家大型房地产公司拿地数量同比减少38%。
相对而言,那些资金充足的大型房地产企业受到的影响并不大,毕竟他们的知名度高,而且有着强大的资金做后盾。所以一些房企开始通过线上销售或者线下打折的方式来销售房产。而那些小规模房企的处境就不太好了,因为他们对贷款的依赖性很大,而国家实行的政策对他们产生了一定的制约。
除此之外,由于小型房地产企业的名气不足,因此很多购房者对他们的楼盘会产生质疑,进而降低了购买欲望。
第二类吃亏的人群就是炒房者和投资人。这几年,虽然房地产拥有很多新的投资机会,但是像过去那样快速捞金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投资人越来越多,而蛋糕却越来越小,当投资者的回报跟投入不成正比的时候,很多人往往会打退堂鼓,有的人甚至搭上了自己的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