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的走势可以说是跌宕起伏,在周初大家还觉得风平浪静,好像还能涨一点,但是很快随着周二周三周四,市场是连杀三颗阴线,而且阴线的幅度是渐次增强,直接从3400点杀回到了3200点。
从调整力度上而言,这周与7月前2周可谓冰火两重天,单周下跌达到5%即169点。
行情的调整让很多投资者,尤其是新入市的股民措手不及。接下来行情怎么看?遇到反弹机会是不是要尽快抓住?专注基本面研究的李萤老师在本周四晚间直播表示,不要短时间就急着去抓反弹,要等关键的时间窗口!那么具体的时间窗口是什么时候?不可错过财咖的直播部分整理;以及如何能在波动中找到更宽广、长线的机会?
李萤
我对这个市场的一个短期调整之前是给大家做出了非常明确的提示的。
因为经济数据出来以后,我们发现其实有一些产业恢复超预期,比如像基建、房地产,交投都开始活络起来了;
但是消费,特别是居民的一般消费感觉很弱,餐饮、旅游也没有起来;即使不少有恢复,但管理限制得非常的严格。
如果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去判断,这么多钱撒下去后实体经济的表现并没有特别理想的话,再撒钱还有用吗?于是会出现迟疑。
另外,大家可能感觉身边的各种小白都开始在推荐股票了,
可见情绪开始高烧过热,不得不警惕这个市场是否已经出现了诸多的获利盘。再加上产业资本的减持
,在港股上社保减持了交通银行套现2.3亿港元……
还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允许用杠杆,所以杠杆资金的力道就非常的大,一旦它们要出货要平仓,过程就非常的坚决。
所以在中国的股市当中,每一次大家看到大波动,见底,基本上没有圆顶的,都是尖顶,咵咵几下就给你调整下来,就给你定下来了。接下来我们看到的除了融资融券之外,杠杆资金之外,还有基金的赎回也开始出现了很明显的迹象,赎回是一个连锁反应,因为大家在抛售获利盘的时候是非常容易的,
但是如果你让我们去卖掉亏损的股票,亏到肉里的股票,那就非常难。
之前在本周的文章中我花了很大篇幅在讲市场可能会从牛市的单边市变成大波动形态的逻辑(点击此处可回顾)。但是现在我们要谈的是整个市场接下来该怎么走,格局会是什么样的状况?
时间节点:调整会持续到7月下旬
我们认为从时间上来说,这个变化可能会持续到7月下旬,也就是7月25号之后。在7月25号之前,哪怕明天后天有反弹,都不建议大家短时间急着去抢。
因为我们要等到7月25号两个时间窗口,一个是关于流动性的决议,会不会有政策上的拐点,这个是很重要的。一定要等这个决议出来,要看到这个态度,最高层的一个态度。
第二,7月22号是科创板解禁,有一些投资者就很想去追中芯国际;我们中签了以后,周四上午基本上都在87块钱上方就全部走掉了,为什么?将来会有机会的。7000亿的市值已经顶到最高峰了,同步参考港股,当时是暴跌了22%了,我不知道这个幅度是针对突破3000点的调整,还是针对回到2800点的调整?因为有杠杆资金有获利盘的时候跌起来是很猛的。
中芯国际长期走势
但是我知道在时间上,可能接下来的几天下跌的速率和斜率会有所改善,但是流动性的决议出现之前,我们认为至少机构都会非常的谨慎。所以在这样的态度下,在7月25号时间周期之前,我们不建议大家过度的激进。
而且接下来还会走出一个老乡别走的行情——接下来还有故事,还有题材……因为游资的那种亢奋是不会一下子就退出来的。
空间的节点:调整的幅度在3000点之上
接下来我们对四季度以后的行情怎么观察,怎么看?我个人觉得就看几个点:首先流动性可能会出现一个小小的拐点,相对有所收敛;但是收敛的幅度不会很高。
因为7月份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就是从7月份开始要发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在要发特别国债和专项债的时候,钱一下收紧了,没有钱能出来认购特别国债和专项债,那就是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所以有声音、但是要等靴子落地,问题不是很大。
第二,一旦要发特别国债和专项债的时候,我们不希望利率一下子拔的太高了,反而在这个时候可能会有利率下行的一些对冲机制,这时候它会形成一个安全点、平缓点。
因为发国债实际上是要把流动性拿走的,在这个时候要是一下子双边收紧流动性的话,市场是吃不消,是受不了的。
所以我大概率认为从空间的节点上来看,调整的幅度在3000点之上,不会去计算成比例。这是我个人的这样的一个判断。那么也就是说八九月份还会有局部的试探性行情,不会有特别大的了,有特别大的它是违背一个我们市场建设的基本初衷的,因为谁都希望这个市场走慢牛。所以我反复在讲那句话,我不希望看到全面股市,不希望看到大家进来股市当韭菜。要知道2015年全面牛市时,中国家庭赚钱的只有千分之5,所以全面牛市这种疯狂炒作,其实是对市场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
将来还有那么多的公司要上,一下子大家人全跑了,全部跑光了,这个市场就没的玩了。
分析数据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
还有一个重要时间窗口
所以接下来会在敏感的时间窗口有震荡拉锯,整合了之后,再去找四季度机会、甚至从四季度开始找跨年度的市场行情的机会。在位置上,我们认为一个时间窗口是7月份,另一个时间窗口是10月下旬。10月下旬很可能就会对7月份的流动性的定调进行再定调,那时候就会去看看新冠会不会反扑,如果循环反复就一定还有更宽松的政策;如果没有,那就埋头搞经济,把经济复苏、经济基本面的逻辑慢慢走出来。
那么10月下旬时间窗口基本上是应对明年的市场的定调。因此做指数、基金指数,ETF基金的朋友们要注意了,可能就是在10月下旬的时候又可以开启你的新一轮定投。当然现在对于定投的投资就不要动,只去做一个暂停,然后到10月份再慢慢的再启动。因为中国股市未来是一个十几二十年的产业,我说此后30年,投资收益在权益市场上、在资本市场上一定会比房地产高,这个 flag已经立了很长时间了。
我讲的一个很基本的逻辑,大家应该能看到整个储蓄是在搬家的、整个银行的非标资产的配置是在发生根本的变化。
过去银行的非标资产买什么呢?都是在买债,买这个地方发的债、那个地方发的债,地方的政府债各种债;现在的非标资产打破了刚兑以后,它叫净值类产品。净值类产品是什么意思?实际上就是变相跟指数的基金、跟股份基金挂钩,实际上就是不再做之前债券产品,而是去做权益产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