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印边境局势紧张的牵连,近期印度主要港口扣留来自中国的集装箱,要求提供额外的清关材料。但是印度人违背国际经贸规则的这一做法,首先引起了苹果斯科戴尔等美国企业的强烈不满。代表美国企业的游说团体,美印战略伙伴关系论坛,6月24日致信印度商务部,抗议印度政府缺乏透明度的贸易管控措施,认为这将扰乱美国企业的正常商业运营。

据美印战略伙伴关系论坛的调查显示,从6月下旬开始,印度当局突然叫停了印度主要港口和机场对来自中国的商业货物的清关工作。虽然印度政府没有下发任何正式文件,但是印度海关的官员却几乎同时、基于各种理由扣押了来自中国的集装箱,并要求贸易商提供额外的清关材料。措手不及的贸易商只能够暂时将货物留在港口或机场,或去做印度政府官员的工作,或去准备新的材料。美印战略伙伴关系论坛表示,印度政府采取的这一措施缺乏可预测性和透明度,是一个“非常令人担忧”的信号,同时该组织还怀疑印度政府是为了扣押货物而扣押,即便贸易商提供了新的清单材料,他们可能还会以其他理由阻止这些来自中国的货物进入印度。

印度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私自采取新的非关税贸易壁垒,破坏国际贸易秩序是非常愚蠢的举动。中国现在是与美国旗鼓相当的全球顶级贸易国,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纠纷尚且不能通过贸易报复手段来解决,印度单方面使用这些贸易报复手段,不仅解决不了中印在边境地区的复杂矛盾,还会让自己在经济领域受到新的伤害。

中国是印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印度在制药、电子、汽车等多个重要制造业领域都严重依赖来自中国的零部件。这次印度海关阻碍中国货品正常清关,美国人首先跳出来就是因为苹果手机、戴尔电脑和福特汽车的零部件,都要在中国生产制造,再通过跨国贸易的方式运往印度进行组装。印度切断这种国际贸易,会让在印度的美国工厂停工,既损害了美国制造商的利益,也会损害了印度工人的利益。反倒是中国的制造商已经完成了零部件的加工,而且已经正常发货,损失并不像印度人那么大。

最近两年印度一直希望利用中美之间的矛盾,吸引更多的美国跨国公司到印度设厂,在印度形成制造业的全产业链。印度人的理想非常丰满,但是想要实现难度何其之大。一方面,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确实有一些跨国企业开始把工厂迁出中国,但是他们的第一选择是东南亚国家,而不是印度。另一方面,中国制造历经40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和水平,苹果、戴尔、福特等美国知名企业所使用的零部件有很多并不是美国制造商生产的,而是中国企业一手设计制造的。比如歌尔股份提供的麦克风,欣旺达提供的锂电池,苹果手机一样不可或缺。

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工厂,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既是改革开放40多年发展的成果,也是建国70多年不断积累的结果。印度人指望通过美国等西方国家施舍,就建立一套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就想取代中国人的地位,简直是痴心妄想。一心想发展制造业的印度,现在还没有多少本钱,就想站出来挑战中国在制造业领域的地位,下场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