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产业在2020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由于未能达成减产协议,世界两大石油供应国沙特与俄罗斯先后宣布增产,正式打响价格战。国际油价应声下跌,最低时逼近30美元低位,创下2016年来的新低。
卖方主动打响价格战,对买方来说本是好事。但据英国媒体报道,世界最大石油企业沙特阿美公司,近日拒绝了三家来自亚洲的炼油厂增加4月原油供应的要求,其中两家是中国炼油厂。
原油与原油也是有区别的
根据消息人士的说法,此次沙特增产的目标旨在抢占市场,打败竞争对手,增产的原油以轻质油为主,中质油和重质油供应有限。
沙特对中方所出口的原油虽然数量极多,2019年全年达到了6845万吨的水平,超过俄罗斯成为了中方第一大石油供应国。但是其油品多为中质油和重质油,轻质油较少,因此才会选择拒绝来自中方的追加订单。
中东的乱象至今未绝
换言之,此次沙特增产原油,更多的是为了抢占欧洲而非亚洲的市场。如果沙特方面不改变对华出口原油类型成分比例,那么中方的油厂即使有意增加购买量,也只能从其他国家寻找货源。
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吊诡的情况,理论上来说与沙特降价增产以抢占更多市场的初衷不符,背后却是中东地区长期地缘政治博弈的集中体现。
欧洲人极为重视自身的能源安全
简而言之,毕竟沙特是美国和西方国家的盟友。据统计,2018年欧洲原油加工量约为1278万桶/日,而2019年中方原油进口量为1016万桶/日。考虑到欧洲需要进行石油战略储备,因此可以肯定即使到了2020年,欧洲市场仍是一片较中方来说更大的蛋糕。
另一方面,虽然美国一直不停地在欧盟与俄罗斯之间制造对立情绪,但是2019年俄欧间的关系还是出现了一定的提升,当然这其中相当多的原因是由于德法两国希望借助俄罗斯来控制欧洲能源市场,在此不过多说。
疫情令全世界的消费骤降
正因如此,在欧洲市场上,沙特与俄罗斯是最直接的竞争对手。事实上,在冷战时期,沙特之所以站在美国一方就是因为苏联在石油出口的问题上是自身的直接竞争对手。
而了解了这些再来看此次价格战:沙特矛头针对的是俄罗斯,目标是欧洲能源市场,深层原因是沙特财政压力迫使其需要更多的金钱来解决国内外的困境。当然,更进一步地说,美国页岩油大开发所带来的身份转变,以及新冠疫情所导致的全球消费减少也都刺激了沙特的财政,促使其做出增产降价的决定。
中国需要更加坚定地走向世界
归根到底,中方目前并没有左右中东局势的能力,在沙特眼中不过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大主顾,与衣食所系的西方国家差了一个级别。沙特增产并没有考虑到中方的需求。
这也告诫我们,要想提升决定性影响力,还有很多长的路要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一次沙特的决策,会成为对我国的鞭策,不失为一件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