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最大的民企业巨无霸,一年入账2800亿

  众所周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除了国企,各省各地也都相继涌现出众多的民营企业。例如广东的华为,浙江的阿里巴巴、江苏的苏宁等著名的民营企业。它们的崛起不仅为本省的经济起到了带动作用,也很好地为我国富强崛起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而山东省作为我国经济第三大省,其经济实力在国内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在《2019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山东共有61家企业上榜,占据着全国12.2%的份额。当地不仅拥有着海尔与青岛啤酒这两个闻名全国的品牌,还诞生了山东最大的一个民营企业魏桥创业集团。

据榜单显示,它以近3000亿元的年营收(约2844亿元)超过了美的、万达、小米等民营巨头,排在山东第一、全国第14名的席位。其中,美的、小米分别以2618亿元、1749亿元排在全国第16、24的名次。

山东最大的民企业巨无霸,一年入账2800亿,低调超越美的万达

虽然同比去年,这一数据无论是民企数量,还是魏桥创业集团的名次都是有所下滑。据相关数据显示,在《2018中国民企500强》榜单中,山东共有73家民营企业上榜,并且魏桥创业集团已3595亿元的营收排在中国民营企业第5位,仅次于华为、苏宁、正威国际、京东。尽管如此,这依旧无法掩盖山东与该企业的实力,山东依旧是那个全国经济第三,魏桥依旧是那个山东第一民企。

魏桥创业集团始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现已是一家集纺织、染整、热电以及有色金属等产业于一体的特大型民营巨无霸。官网数据显示,公司从2012年至今连续8年入选世界500强。截至目前,旗下拥有11个大型生产基地,产品远销全球各地。魏桥创业集团能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离不开前掌门人张士平多年来的辛苦经营。上世纪40年代,张士平在山东省邹平出生。由于家境贫困,初中毕业后就出来闯荡,六十年代进入魏桥油棉厂工作,干过推车、抗棉等累活杂活。凭借吃苦耐劳的品质,十几年后担任厂长一职。

山东最大的民企业巨无霸,一年入账2800亿,低调超越美的万达

彼时,买卖棉花是我国严格控制的产业。因此,工厂除了旺季进行加工之外,其余时间员工都处于赋闲状态,严重影响了工厂的效益。恰在此时,国内开放了粮油收购。张士平抓住这个机遇,收购棉籽、大豆、花生等原材料,做起了油料加工的业务。在他的带领下,仅用了四年魏桥利润就跃居全国棉麻行业第一名。引来同行业纷纷效仿之后,他把目光放在毛巾项目,大赚了一笔。可惜好景不长,国内棉纺织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行业利润直线下滑,甚至亏损不断。为此,国内开始限产压锭,调整行业供需关系。在整个行业低迷的时候,魏桥不仅没有停手,反而陆续投入上百亿元,不断扩张生产规模。之后,随着市场态势开始好转,公司的营收节节攀升,到2004年达到231.25亿元,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棉纺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魏桥在很早之前就开启了多元化战略。当年,随着公司的纺织业务越做越大,经常遇到电力不够的问题。为此,张士平决定成立自己的热电厂,不仅能解决用电难的问题,还能大幅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进一步加强纺织主业的市场竞争力。

山东最大的民企业巨无霸,一年入账2800亿,低调超越美的万达

除此之外,魏桥热电厂发电量不仅能满足纺织主业,还剩余不少电量。为此,张士平决定进军电解铝行业,凭借极低的用电成本,魏桥电解铝业务同样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使得其规模不断壮大。此后,公司逐步打通了从上游原材料到氧化铝、电解铝,再到下游铝材料加工的整个产业链,成为全球铝业数一数二的龙头。

纵观魏桥创业集团的发展,其多元化过程是从原来的业务基础上延伸,并未像一些企业那样进行盲目扩张。从这点来看,公司的多元化战略无疑取得了巨大成功。今年5月,张士平先生病逝,其子张波成为新任掌门人。在他的带领下,集团会走向何方还有待时间验证。

×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