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莎豆亩产量较高,随着育种技术提高,亩产最高可以达到700公斤,每100公斤油莎豆可榨油18~20公斤;只是,油莎豆目前投入产出比有点低,目前每公斤的种植成本最低在7.0元左右,如果作为食用油推广,没有价格竞争优势,很难助力大众餐桌用油,所以油莎豆只是大豆油料补充。
油莎豆为什么量产困难?
种植面积小,量产不大;据54团数据,自2017年试种3000亩油莎豆以来,目前,五十四团油莎豆扩种到1.61万亩,是全国单体面积较大的油莎豆种植示范基地。亩产量全国平均在300~450公斤,实际上普通的油莎豆一般出油为15~20%,投入产出比有待提高。
油莎豆量产的局限性,首先收货难;油莎豆体型小,类似花生豆,且油莎豆地下同茎的连接力不强,收获时容易脱落到土里,而且现在没有合适的采收设备,基本靠人力采收,比较耗时耗力。
其次是晾晒难,储存难;采收回来的油莎豆含水量高,且外壳坚硬,自然晾晒时间需要三周至一个月的时间。且北方收获时间在10月份,气温很低,自然晾干有很大难度。另外,油莎豆中有比较高的脂肪和糖(淀粉),晾晒和储存过程中容易发生霉变,仓储的时候也极易吸引虫害。
总体来看,油莎豆产业在国内还处于发展初期,并未形成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