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我整理关于 “弘历进出指标” 的几种流传说法 + 来自源码/网友分析的“可能”计算逻辑。因为官方没公开标准算法,所以这些都是基于用户反推或社区分享,可能有误差,仅供参考。
一、通用构成要素(多数说法共通点)
“弘历进出”多数人认为是一个 趋向型指标,主要由三条线构成,代表不同周期/趋势强度:
- 白线:短期价格变动轨迹(短周期 EMA 或平均成本线之类)
- 黄线:中期价格走势
- 绿线(有时叫“生命线”):趋势方向线,用来判断中期趋势的强弱和方向
此外,“共振带”(或叫“支撑/压力带”)也常被提及,是白线/黄线/绿线某种区域的带状结构,对价格的回撤或突破有压力/支撑作用。
二、流行算法/源码重构部分
以下是社区或博客中流传的对“弘历进出”可能实现的公式/伪代码。其中一篇在 “通达信版弘历软件指标” 中写了大致结构:
关键计算步骤(重构)
- 计算短期 EMA
比如:EMA(CLOSE,8) —— 白线或短期趋势线 - 计算中期 EMA
比如:EMA(CLOSE,20) —— 黄线或中期线 - 再在中期上做一次 EMA 平滑/延迟(可能是绿线方向线)
比如:“对中期 EMA(或对黄线)再做一个长一点周期的 EMA”作生命线/趋势方向线。 - 判断信号逻辑
- 当 短期线(白线)上穿中期线(黄线) 且绿线方向向上 → “加仓”或买入信号。
- 当短期线下穿中期线,或者三线空头排列 → “止损”或卖出信号。
- 关注绿线状态(生命线):股价在绿线之上/之下,以及绿线是向上还是向下。这个用来判断当前趋势是“上升趋势”、“回调”、“反弹”、“下降趋势”。
- 共振带/支撑压力区的作用
- 白线/黄线/绿线之间的带(或它们与股价之间的区域)常被看作支撑或压力区域。若股价向上突破共振带,压力区被突破即可能有上涨;若从上往下回落到共振带,就可能得到支撑。
- 若白线过快远离黄绿线,乖离过大,可能短线获利筹码重,意味着风险要控制。
三、一个伪代码示例(基于流传)
下面是一个综合上面碎片说法写的“伪算法示例”,帮助理解指标内部可能运算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