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后代生养在了外国,后代同中国没啥感情,我的家也就跟故土渐行渐远,每当想起,意难平。
我这代人经历过中国困难时期,也目睹过祖父辈们面向黄土背朝天的辛辛苦苦还一贫如洗的生活,那时一面是民风淳朴,另一面是生活所逼的冷酷以至残忍。我们小时基本没资格上桌吃饭,白饭青菜这些好东面都是留给大人吃的,并不是没爱,而是资源的一种合理分配。主劳力没劲干活,全家就倒了,小孩饿一饿,吃差点家倒不了。那时女婴被人嫌弃,我听过被扔在路边盼人抱养的女婴,在雨夜从响亮的哭声到没声的过程,第二天被人发现死在路边。现在想起还是钻心的痛。当时我没能力,现在有点能力了,却又帮不上忙,因为中国已经改头换面,这些触目惊心的伤口,早已自愈。但是,我还是意难平。
我也是附炎趋势的动物,中国贫穷时我抓住机会毅然决然地出国,享受人家发展的成果。三十多年后,又想回国呆呆,享受祖国这些年来的发展成果。我对祖国的发展没一点贡献,想去摘人家的桃子,有点惭愧,有点失落,想贡献点什么又没啥可贡献的。“子欲养而亲不待”,现在是子欲养而亲比你还强壮,无需你养,失去寻求心理平衡的机会,有点意难平
苦难的民族,凭啥不能发展,我希望这块古老的土地重新焕发耀眼的光芒,我祝福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公平地同地球上所有的人竞争下,生活越过越好。我的后代回不去了,在这块古老的先辈土地上可以说是断后了,我无可奈何。不能既要又要,总有遗憾,这就是生活。然意再难平,在现实面前,在时间的冲刷下,还是会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