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洛說】
2025-08-15
兩大企業瘋搶以太幣:BitMine 與 SharpLink 的市場佈局
近來,以太坊(Ethereum, ETH)市場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收購潮,兩家美國上市公司——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 與 SharpLink Gaming——正在以驚人的速度與規模大舉買入 ETH,意圖將其納入公司資產核心,甚至挑戰成為全球最大 ETH 國庫持有者。
BitMine:劍指全球最大 ETH 持有者
BitMine 的策略簡單且直接:募資 → 買幣 → 長期持有。
-
透過多輪股票發行(ATM 發行),BitMine 已籌得數十億美元資金,並計劃進一步募資 高達 250 億美元。
-
截至目前,BitMine 已持有 約 120 萬顆 ETH,按當前市場價格計算,市值接近 50 億美元。
-
公司目標是在中長期內持有 高達 450 萬顆 ETH,約佔整個 ETH 供應量的 5% 以上,這意味著 BitMine 將在以太坊網絡中擁有極高的影響力。
-
這種行動模式,被外界比喻為「以太坊版的 MicroStrategy」,因為後者曾以同樣方式成為比特幣(BTC)企業持倉王。
SharpLink:用 ETH-per-share 維護股東價值
SharpLink 的步伐同樣迅猛,策略則更注重與股東回報掛鉤。
-
公司近期完成 3.89 億美元融資,並明確表示幾乎全部資金將用於購買 ETH。
-
僅在一週內(7 月 28 日至 8 月 3 日),SharpLink 就斥資 2.645 億美元買入 83,562 顆 ETH,平均入手價約 3,634 美元。
-
截至目前,SharpLink 持有超過 52 萬顆 ETH,市值超過 19 億美元。
-
公司引入 “ETH Concentration” 指標,即每 1,000 股股份對應多少 ETH,並以此作為股東價值增長的衡量標準,形成了與資本市場的直接聯動。
為何企業押注 ETH?
這兩家公司的行動背後,反映出大型機構對 ETH 長期價值的共識:
-
ETH 的多重用途:除了作為支付與交易媒介,ETH 還是去中心化金融(DeFi)、NFT、市場交易費用(Gas Fee)以及質押獲取收益的核心資產。
-
質押帶來穩定回報:目前質押 ETH 的年化收益率約在 3%–5% 之間,對於持有大量現金的企業而言,是一種低波動且能增值的資產配置。
-
稀缺性與需求增長:隨著以太坊網絡升級與應用增長,市場普遍認為 ETH 長期供應將愈發緊縮。
對市場的潛在影響
-
短期價格支撐:BitMine 與 SharpLink 的大規模買入行為,直接推動市場買盤,對 ETH 價格形成支撐。
-
長期籌碼集中:當越來越多 ETH 被鎖定在企業金庫與質押合約中,市場流通量減少,未來價格波動可能加劇。
-
引發模仿效應:如同比特幣的企業持倉潮一樣,ETH 也可能迎來新一輪的企業級「囤幣」浪潮。
結語
BitMine 與 SharpLink 的激進布局,不僅是資本市場對以太坊價值的投票,也為未來 ETH 價格走勢埋下了伏筆。隨著這兩家公司持倉規模不斷擴大,ETH 的市場生態或將進入一個由大型機構主導的新時代——而對普通投資者而言,這或許是值得密切關注的長期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