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洛說】
2025-08-11
四次慢牛之後的暴漲——比特幣高點或將遠超 25 萬美元
從月線圖觀察,比特幣自 2011 年以來,已經歷了 四次明顯的慢牛階段,每一次慢牛的結束,幾乎都伴隨著一次驚人的暴漲。
圖中黃色虛線標註了這四段慢牛:
-
第一次(2011–2013):價格從數美元緩步爬升至百美元,隨後短期內暴漲至 1,000 美元。
-
第二次(2015–2017):經歷長時間橫盤後,從 200 美元漲至 1,000 美元,隨即加速衝上近 20,000 美元。
-
第三次(2019–2021):從 3,000 美元慢牛到 10,000 美元,最終飆升至 69,000 美元。
-
第四次(2023–2025):這輪慢牛從 15,000 美元附近啟動,目前已突破 120,000 美元,仍在延續中。
為什麼慢牛後會暴漲?
-
籌碼沉澱
長時間的慢牛,讓早期進場者逐步鎖定倉位,拋壓減輕。 -
市場情緒醞釀
價格穩定上升會吸引更多關注,等待突破的情緒一旦釋放,就可能形成資金集中湧入的「加速段」。 -
宏觀資金環境
每一次暴漲幾乎都伴隨著寬鬆的資金面,無論是全球貨幣政策、ETF 上市,還是機構入場,都會成為引爆劑。 -
減半效應
每輪慢牛基本都發生在減半前後,供應減少與需求增加的結構性矛盾,使價格更容易出現脫離常態的上行。
這一輪可能不止 25 萬美元
如果複製前幾次慢牛後暴漲的幅度:
-
第一次:慢牛末端到高點 ≈ 10 倍
-
第二次:慢牛末端到高點 ≈ 20 倍
-
第三次:慢牛末端到高點 ≈ 7 倍
即使採取最保守的 3 倍測算:
-
慢牛末端(2025 年初)約 85,000 美元
-
3 倍目標價 = 255,000 美元
但若參照歷史平均漲幅(約 12 倍),高點甚至可能逼近 100 萬美元。
結語
歷史不能保證未來,但市場的結構性行為往往會重複出現。這一輪慢牛的規模與延續時間,已經超過過去三次的平均水準,25 萬美元或許只是保守預測。如果你相信比特幣的長期價值,那麼在這個階段,耐心持有比頻繁交易更可能帶來超額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