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回顾一下传统QE的原理
QE(量化宽松) = 中央银行扩表
操作步骤如下:
-
美联储购买国债或MBS(资产)
-
向市场注入基础货币(银行准备金或现金)
-
市场获得更多“钱”,利率下降,资产价格上升,经济刺激
简单说:央行“凭空印钱”,买资产注入流动性。
二、稳定币的发展路径 vs QE
稳定币并不是央行印的钱,但它发展起来后,实际产生了“功能等价”的货币注入效果,甚至更快、更灵活。
稳定币的“类QE”过程如下:
1. 铸币过程 = 注入新货币
-
例如,用户用 10亿美元的T-bill 或美元换取等额USDC
-
这10亿USDC就像是“新印出来的美元”,可以立即在链上使用
-
这些币会被投入交易、杠杆、支付、套利 → 放大市场资金
类似QE第2步:央行印了钱,市场开始活跃
2. 储备结构 = 实质购买美债(和QE一样)
-
Circle、Tether等发行机构通常将铸币所获资金投入短期美债、回购协议、商业票据等
-
这本质上是民间通过稳定币渠道替央行买国债,为财政输血
类似QE第1步:央行买国债,释放流动性
只不过,现在变成了**“稳定币公司”买国债,发链上美元**
3. 流通速度更快 = 更强的货币乘数
-
稳定币不像银行准备金那样被锁死在银行系统
-
它们可以24小时、全球流通、无监管壁垒地参与金融交易
-
其“货币乘数效应”远高于央行QE释放的基础货币
一枚USDT可以质押→借出→交易→再质押…,资金“翻倍跑”,几乎无中介摩擦
关键结果:稳定币发展 = 非官方QE × 超高速度 × 去监管
项目 | 传统QE | 稳定币发展 |
---|---|---|
执行者 | 美联储 | 私营稳定币发行商(如Circle) |
操作路径 | 买国债 → 印钱 | 收法币/国债 → 铸币 |
流动性释放方式 | 银行系统放贷慢慢释放 | 直接进入市场+DeFi快速流通 |
货币性质 | 中央银行准备金/现金 | 现实中等同美元的数字货币 |
受监管程度 | 高度受管控 | 极低或监管空白 |
效果 | 刺激经济、提高通胀、推升资产价格 | 几乎完全一样,甚至放大得更快 |
三、2025现实:川普政府为什么推动稳定币 = QE 目的
-
绕开美联储:财政部主导,通过稳定币释放“财政支持”而非央行操作
-
释放链上流动性:快速刺激加密市场、科技股、Web3投资
-
支持美债融资:稳定币机构买入T-bill,起到QE替代作用
-
支持选举繁荣:通过“币市通胀”带动股市上涨,营造经济欣欣向荣假象
最终总结:
稳定币的本质是:民间资本以国债等抵押资产为基础,自行铸造数字美元流通在链上。其机制类似QE,其效果甚至比QE更快、更广、更不受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