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奈何花落去】----穆迪降级美债有感

本帖于 2025-05-19 07:05:34 时间, 由普通用户 轻携秋水揽星河 编辑

美债曾是世界上最安全的资产,如今在三大评级机构的评定下黯然落下华丽的帷幕,令人唏嘘......

评级机构的评定就像医生的诊断,第一次诊出病来,shock是最大的,之后的医生再出同样的诊断,也就麻木了。市场对评级的反应不会像当年标普第一次降级那么剧烈,可是,对诊断结果反应不剧烈并不等于病就好了,目前更值得的关注的是病有没有希望治好,有没有可能继续恶化。

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这一个月悄悄扩大了

5月,美联储通过其系统公开市场账户(SOMA)在两天内购买了总计约348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包括204.7亿美元的3年期国债和148.3亿美元的10年期国债。这是自2021年量化宽松(QE)高峰期以来最大规模的两日国债购买操作

尽管美联储并未正式宣布重启QE,但此次大规模购买被市场观察人士称为“隐性QE”,因为其效果类似于通过资产购买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这些操作可能是为了支持财政部的国债发行,防止收益率过快上升,或应对市场流动性紧张的迹象。

之前美联储的QE是应急措施,在危机模式下使用,如2008金融危机和2020新冠危机。2023年硅谷银行倒闭联储局部放水,也是危机模式。联储在常规状态下直接买国债还是头一回,那是不是意味着,美国发新债赎旧债已经无法通过市场来消化了?以后越来越大的债务规模都要靠联储来干预才能继续运作了?

这可不是一个good sign。长期来看,靠印钱来维持一个国家的运转是不可行的,结果会导致对美元的信心崩溃。放水就是对美元的稀释,在今年上半年美元大跌的基础上,联储如果大规模放水,短期内撑得住债市和股市,但抵不住美元继续下跌;中期会引发通胀,这个联储不得不考虑。

4月份通胀数据不错,接下来通胀会不会飙不太好说。盘点一下现在的关税率,比之川总接任前,全球基础关税10%,钢铝25%,汽车25%,中国30%(包括基础关税和芬太尼税)。这些新加的税率对市场的影响是什么?要等下面几个月的数据来说话。影响通胀的主要因素是房租,汽油,食品,然后才是日用品。油价在降,房租的价格跟进口相关不大,同时,消费者信心指数降到30年最低,大家不消费了,通胀自然降低。所以总体能引起多大通胀,还真不好说。

国债问题迫在眉睫,联储可以接盘,市场暂且无忧。然而,靠印钱过日子总有行不通的那一天,那就是通胀再起的时候。联储必然要抗通胀,不可能继续放水,那时候还有什么办法?

希望川总再来几个中东之行,搞几个trillion回来救救急;或者如海湖庄园协议所提议,能重组国债,无息延期至100年,那就是真正的MAGA了。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