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T是一个技术指标,简单说,它通过看10天内上涨的股票比下跌的多多少来判断市场是不是要大涨。如果这个比例从很低(低于40%)快速涨到很高(超过61.5%),就触发ZBT信号,通常意味着牛市要来了。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个信号在2025年4月是不是靠得住,有没有“破绽”。
为什么ZBT让人觉得市场会涨?
- 历史很牛:ZBT信号不常出现,从1945年到现在只有19次,但每次出现后,标普500指数6个月或12个月后都涨了,平均一年赚23.4%,从没失手过。所以它很像个“必涨”的信号。
- 最近有苗头:2025年4月,纽约股市的ZBT指标从0.38涨到0.53,离触发点0.615不远了。这说明很多股票都在涨,市场看起来很有劲。
- 大家都一起涨:ZBT信号意味着不只是几只大股票在涨,而是很多股票都在涨。这种“集体发力”通常说明市场很健康,涨势可能更持久。
ZBT可能不靠谱的地方
- 大股票拖后腿:虽然很多股票在涨,但像标普500里的大公司(比如科技巨头)却在跌。比如2024年7月,纳斯达克的广度数据很好,但大股票被卖,导致市场没继续涨。这说明ZBT可能掩盖了大股票的弱势,而这些大股票对指数影响很大。
- 经济环境不好:过去ZBT信号有时遇到美联储加息或通胀高的时候就不灵了。2025年,如果美联储因为通胀继续加息,市场可能会受压,即使ZBT信号很强也不一定涨。
- 涨太快容易回调:ZBT信号需要市场从“很冷”快速变成“很热”,但涨得太猛容易过头,市场可能会短时间内跌一跌,增加波动。
- 数据有点局限:ZBT主要看纽约股市的数据,但现在科技股(很多在纳斯达克)对市场影响很大,占标普500的30%。如果只看纽约的数据,可能会漏掉纳斯达克的真实情况,信号就不准。
- 信号可能“假的”:不是每次ZBT信号都管用。比如2022年有个信号,但因为美联储政策紧,市场没涨起来,瞎折腾了一阵。2025年1月也有个差一点的信号(73.34%,没到73.67%),看起来像要涨但没成,容易让人看走眼。
- 有些行业很弱:标普500里重要的行业(像科技、工业、通信)最近有些股票跌得凶,这些行业占指数40%以上。如果这些关键行业不给力,整体市场可能也涨不动。
ZBT信号听起来很厉害,历史上也确实很准,但现在用它看2025年的市场得小心点。它的优点是历史战绩好、最近好像又要触发,但问题是大股票不配合、经济可能有麻烦、涨太快容易跌、数据不全、信号可能不准,还有些重要行业在拖后腿。所以,ZBT不是万能的,不能光靠它就觉得市场肯定涨。最好再看看其他指标(比如行业表现、股价趋势)和大环境(比如美联储会不会加息)来判断。
ZBT信号就像一群人在赛跑,很多人(小股票)跑得很快,喊着“我们要冲了!”但标普500的成绩主要看几个“大块头”(科技巨头)。如果这些大块头跑不动甚至往后退,整个队伍(指数)的成绩就不行。ZBT虽然看到很多人跑得快,但没注意大块头掉队,所以它喊“牛市来了”可能有点太乐观。
AI相关大公司(像英伟达、微软、谷歌)下跌对ZBT信号的冲击很大,可能让信号不准、牛市不稳,甚至完全没戏。2025年4月,如果AI龙头因为高利率、需求弱或竞争激烈而跌,即使ZBT触发,标普500也可能不涨。ZBT没抓住AI股票对市场的超大影响力,所以不能全信。建议看看AI公司的具体表现(财报、股价趋势)、科技指数(XLK),以及经济环境(利率、AI需求),来判断市场是不是真会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