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
中国称将出台大规模财政刺激措施,但依然未透露具体数字
中国财政部长蓝佛安表示,中央财政在提振支出方面还有“较大”空间,同时承诺将采取近年来力度最大的措施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负担、支持陷入困境的房地产市场,并为大型银行补充资本,即应对中国经济中一些最棘手的挑战。
“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中国财政有足够的韧劲,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可以实现收支平衡,完成全年预算目标,” 蓝佛安说。“请大家放心。”
周六中国股市休市,因此在缺乏具体数字的情况下,蓝佛安的承诺是否足以缓解人们的担忧,这一点仍有待观察。人们担心中国政府在应对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急剧放缓方面行动过于缓慢。
本周早些时候,随着人们对大规模刺激措施的预期高涨,股市曾大幅飙升,但在国家发改委周二举行新闻发布会,但没有宣布任何政府措施的规模和范围相关细节后,股市又大幅回落。
在财政部宣布将于周六举行新闻发布会后,人们再次燃起希望,不过中国大陆和香港两地股市的基准股指本周均大幅收跌。
财政部现已概述其计划,尽管没有给出一个总体数字,股票投资者又回到了周初的状态:等待政府公布更多细节。经济学家和市场策略师现在表示,具体数字可能要到本月晚些时候才会公布,也就是在负责批准预算调整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批准任何刺激计划之后。
尽管没有透露任何具体的财政刺激数字,但财政部谈到了一系列他们正在关注的挑战,特别是中国地方政府日益沉重的债务负担、对银行资本水平的担忧,以及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困局。
财政部表示,将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许多地方政府此前利用表外融资工具在基础设施项目上大举支出。蓝佛安没有透露限额的规模,但他称,这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地方政府存量债务问题已成为中国经济学家最担心的问题之一。
此前,随着中央政府调控房地产行业,土地出让收入大幅减少,而这是地方政府一个主要收入来源,许多地方政府因此陷入了严重的财政困境。而在土地出让金减少的同时,新冠疫情的暴发也打击了政府的税收收入。
没有人知道中国地方政府究竟累积了多少隐性债务,但经济学家估计,地方政府的存量隐性债务规模在7万亿至11万亿美元之间,约为中央政府债务规模的两倍。一些经济学家估计,其中高达8,000亿美元的债务面临较高的违约风险。
蓝佛安周六表示,将允许地方政府使用专项债券发行所得从开发商手中收购存量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以及从开发商手中回收闲置存量土地。经济学家此前已经提议通过这两项举措缓解困难房企的流动性压力。专项债通常用于为国家主导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资金。
此外,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周六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政府将发行特别国债,支持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此前受到投资者密切关注的发行规模,廖岷并没有透露具体数字。
在此次发布会之前,已经有经济学家和策略师对预期中的刺激方案的具体金额进行了预测,预期数额在人民币1万亿元至3万亿元之间,相当于1,420亿美元到4,250亿美元。一些人对中国经济需要财政支持的所有关键领域进行了加总,得出的数字约为人民币10万亿元(合1.42万亿美元),相当于去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8%左右。
尽管野村(Nomura)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等一些人早些时候曾预测,未来几年内每年刺激计划规模的上限可能为GDP的3%,但上海保银投资管理(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Zhiwei Zhang)表示,蓝佛安周六的表态暗示,明年中国政府可能将财政赤字提高到这一水平之上。
在周六的新闻发布会后,高盛(Goldman Sachs)的王立升和他的同事向客户表达了对刺激计划规模仍缺乏具体细节的一些失望。
他还写道,不过,在过去几周里,很明显决策者已经在采取更大力度、更加协调的宽松措施,以刺激国内需求(尤其是消费)、推动通胀回归正常并重树信心;财政刺激有望担起重任。